程川

程川
  • 姓名:程川
  • 别名:字鄜渠,号春云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程川,清学者。字鄜渠,号春云。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后官县丞。尝受学于敷文书院。治学严谨,专宗朱熹。所著《朱子五经语类》八十卷,凡论《易》四十卷,《书》九卷,《诗》七卷,《春秋》三卷,《礼》二十一卷,每论列总论于前,论旧说得失于后,其馀则以经文为序,并注某人所录。条分缕析,至为明白。另著有《运木集》。

程川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维洛那二绅士

维洛那二绅士

《维洛那二绅士》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喜剧,首次出版于1623年。剧作主要通过意大利维洛那城二绅士的故事,反映爱情和友谊的主题,字里行间充满了乐观精神,渗透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生活的浓厚气息,闪烁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意大利维洛那有二年轻绅士:凡伦丁为正面人物,行为高尚,爱情专一,被放逐做了绿林强盗首领,仍不失绅士风度。普洛丢斯为反面角色,喜新嫌旧,出卖朋友,但最后悔过,回归旧我。两对男女各成眷属,喜剧以团圆告终。

采芹录

采芹录

四卷。明徐三重撰。此书共四卷,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大致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持论较为平实,无激烈偏驳之见,也无恩怨毁誉之私,胜过明人所作的说部文献,也胜过徐三重所作的其它语录。徐三重在此书中力主均田、限田之议,且反覆引据,持之颇坚,他说:“限田一事,均产平役,节富右贫,最为治安善政。昔人每苦救荒之策无奇,窃谓荒策亦孰奇于此。……大抵天生斯人食以此土,以一方之土养一方之人,是土与人常相均者也。”并引汉董仲舒、北魏李安世、唐陆贽、牛僧孺、宋刘正、谢方叔、元陈天麟等力主均田、限田之事例加以论证,表现出对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等社会现实的不满。其它如论漕粟,则驳丘浚海运之非;论养兵则驳徐阶塞外不可屯田之谬,皆有卓然高明之论。其他之论,也多笃实近理,切于实情,实可谓留心经世之学者。有旧写本及《四库全书》本,《中国丛书综录·子部·杂学类》有著录。

上清帝七书

上清帝七书

第一书。清光绪十四年十月八日(1888.11.11)呈递。请求光绪帝内修政事、讲求变法,慎左右、通下情,以期十年致强,二十年雪耻。是书以大臣阻难,未能上达。第二书,1895年5月2日,康有为邀集十八省一千三百余名举人,联名上书朝廷,向清政府提出变法的建议,史称“公车上书”。第三书。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六日(1895.5.29)上呈都察院,十一日(6.3)上达光绪帝。详述变法方策,认为欲雪国耻、保疆圉,自应富国、养民、教士、治兵。光绪帝读后,深受感动,立命阁臣誊抄副本数份,发各省督抚会议奏复。第四书,清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八日(1895.6.30)上呈,力言变法体要及先后缓急之事。是书以顽固派拒绝代呈,未能上达。有上海时务报馆石印本。第五书,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三日(1898.1.24)上呈。请求光绪帝采法俄、日以定国是;集群才而谋变政;听任疆臣各自变法,以举庶政。并告诫说,如再不锐意更张,“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对光绪帝震动很大。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八日(1898.1.29)总理衙门代呈。极言“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之理,继请光绪帝取法日本,全面维新,并提出了全面维新的纲领。故宫档案《杰士上书汇录》存有真本。第七书,译纂((俄彼得变政记))成书呈请代奏折。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金刚界仪轨、莲华部心念诵仪轨、莲华部心仪轨、莲华部心轨、莲华部仪轨。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内容记述金刚界曼荼罗诸尊之念诵供养法,依序明示成身会、羯磨会、三昧耶会、供养会等诸尊之印契真言;古来多以此仪轨配于广本金刚顶经初品六会之曼荼罗。又不空所传译之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二卷即此仪轨之同本异译。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元魏菩提流支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同《思益梵天所问经》。而不列品。

沙弥罗经

沙弥罗经

一卷,失译。同五母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