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釚

徐釚
  • 姓名:徐釚
  • 别名:字电发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吴江(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1636
  • 逝世日期:1708
  • 民族族群:

徐釚[qiú](1636~1708)清代词人。字电发,号拙存、虹亭。吴江(今属江苏)人。国子监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所分撰列传,“高洁缜密”,为人称道。康熙二十五年,当外转,乞归。后以原官起用,推辞不就。


徐釚博学多能,尤以词著称。其词集曾被朝鲜贡使仇元吉以金饼购去,足见名声之盛。他的词主要表现羁旅之思、伤时之感、怀古之情。叶方蔼评论他的词“锦丽幽深,耐人寻味”(《清史列传》卷71)。例如〔凤栖梧〕《春草》上阕:“帘纤丝雨春阴重,嫩草平铺,低把金鞍鞚。绿遍天涯无半缝,怜伊岁岁和愁种。”文辞凄丽,感情含蓄,很有代表性。此外,如〔摊破浣溪纱〕《秦邮道中》、〔减字木兰花〕(垂鞭欲暮)、〔蝶恋花〕《客中感春》等都具有这种特点。不过,他也有少数豪放之作,如〔满江红〕《吴越故宫吊钱武肃王用岳忠武韵》、〔望海潮〕《登吴山绝顶》等。


徐釚也工诗。早期作品体格华秀,中年以后,风格趋于爽朗遒劲。七古和七律佳作最多,如《送方尔止还金陵》、《题方邵村画青藤古坞图》、《晚发京口》、《登丹凤楼和杨铁崖原韵》等。七绝中有的也颇有韵致,如《十八滩》:“万壑千峰送客舟,槎牙怪石水交流。岭猿莫更啼深树,只听滩声已白头。”写滩声之可畏,用猿声来衬托,效果强烈。从内容上说,其作品除题赠、写景之外,也有些抒写了兴亡之感,如《真乘寺散步有感》:“不堪指点前朝事,犹有胡僧话劫灰。”《淮行》:“莫向韩祠怨衰草,汉家陵庙已荒丘。”均流露出民族感情。他还有一些歌咏清朝宫闱之事的诗篇值得注意,如《拟唐人上皇西巡歌》、《凉州词》、《宫怨》等。


著有《南州草堂集》30卷、《菊庄词》2卷和《续本事诗》。编有《词苑丛谈》12卷,此书是词学理论和资料方面的重要著作。

徐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嫌疑

嫌疑

侦探小说,发表于1953年,《嫌疑》是《法官和他的刽子手》的续篇。小说的情节开始于1948年12月27日,表现的主题是战争罪行。如果从传统侦探小说视角来看,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简直像童话一样。但这样的拯救正是作品表现的意图所在:“凡是关系到大家的事,只有大家才能解决。任何个人试图自己去解决关系到大家的事的努力都必然会失败。”显而易见,贝尔拉赫在这里被看成失败者,他试图独自揭穿埃门贝格的英雄行为失败了,因为没有人相信他的控告是真的。而战争罪犯埃门贝格无疑也心里明白,不仅是他,而且许许多多的人都会对贝尔拉赫的怀疑做出这样的反应,正如他所说的:“这不应该意味着在瑞士会存在战争罪犯吧!”而贝尔拉赫给了不仅让埃门贝格,而且让自以为是的瑞士人感到无地自容的回应:“凡是在德国曾经发生的,只要一出现某些条件,便在任何国家都会发生……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民族会是例外。”这部小说不仅一反传统侦探小说的俗套,而且饱含着不容忽视的社会批判因素。

台湾通志

台湾通志

台湾省志。不分卷。清唐景崧修,蒋师辙、薛绍元撰。书稿修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唐景崧,字维卿,亦作薇卿。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卒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广西灌阳人。同治进士。中法战争期间会同刘永福黑旗军援越抗法,战后晋升台湾道道员、迁台湾布政使、署台湾巡抚。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唐景崧反对割让台湾,并被推为总统。后日军侵占基隆,唐景崧弃台内渡。著有《请缨日记》。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建省,设局修志,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成稿十之六七,适日军侵台而中辍。有原稿本、抄校本传世。约五十五万字。

沈氏医案

沈氏医案

医案。清沈璠撰。一卷。璠字鲁珍,上海人。以医为业,治学严谨。曾撰《景岳全书评》,惜未传。晚年整理一生临证验案,于雍正八年(1730)撰成此书,时年七十八岁。书中不分门类,载血证、酒伤、泄泻、痰饮、时症、咳嗽、怔忡、疟疾、疮疾、痔疮、痢疾等外感、内科杂病、妇、儿、外科证治,凡二百十六则,约二万余言。每案简述姓氏、里贯、证候、病因、脉诊、辨治、方药,间附按语。其中有评张景岳咽喉条、痢疾条等治案。末附“论新生儿护养法”、“批景岳全书后”、“评《医宗必读》论痎疟”等医论五则,为沈氏或时人所撰。沈氏反对景岳治病以扶阳温补为主的观点,而多以豁痰清火论治,即或他医诊为虚寒者,沈氏亦常从痰、为火或与郁结论治,确有见地。有一九三六年世界医书局铅印《珍本医书集成》本。

天山牧歌

天山牧歌

诗集。作者闻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出版。收入《博斯腾湖滨》等6个组诗、《货郎送来春天》等九首散歌及叙事诗《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都是以新疆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兄弟民族的生活作为素材写成。诗人用激动的颤音、精巧的构思和带牧歌风味的格调,表现了“各民族生活的变迁”。其中有边疆地区的风貌,有幸福生活的图景,有纯洁美满的爱情,有人民崇高的理想,有对党和领袖的爱戴。占极大比重的爱情诗,如《苹果树下》、《葡萄成熟了》、《追求》等,体现出符合我们时代道德标准的审美观点,是新时代的光辉在青年人的爱情生活中发出的闪光。《天山牧歌》内容新颖,风格清新,抒情意味浓烈,格调轻柔、明快,色彩和声音都有着诗人鲜明的个性。

周礼疑义举要

周礼疑义举要

七卷。清江永撰。江永字慎修,学者称慎斋先生,安微婺源(今属江西)人,为县诸生三十年,后弃举业,课徒授业,着名学者戴震、金榜皆从其受业。好学深思,长于比勘,被后治汉学者奉为先河。江永博通古今,精于音韵,经学、天文、地理、步算、钟律,尤精《三礼》。潜心经学,着述终志。治学以注疏为主,博采众家,融会贯通,力戒空谈。平生着作颇丰,除着有《周礼疑义举要》外,还有《礼书纲目》、《礼记训义择言》、《仪礼释例》、《群经补义》、《古韵标准》、《律吕阐微》、《春秋地理考实》、《乡党图考》、《音学辩微》、《河洛精蕴》、《推步法解》、《江慎修数学》、《中西合法拟草》、《清亡政衍历辨》、《历学补论》。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融会郑玄《周礼》注,参以新说,于经义多作阐发,对《周礼》所涉名物制度多有发明。如《秋官》解“史”,颇合于史实。对历来争议纷纭的“九赋”、“三农”、“四望”、“九献”等解释确切,其《解考工记》二卷尤为精核。于车制尤详,以后解说者,多失其意。江永对天文、地理、算术、律吕精研毕生,因此,《周礼疑义举要》考证详实。许作屏在《周礼疑义举要》序中称“郑康成为《周官》功臣,贾公彦为郑康成功臣,而先生为郑贾之功臣也”。版本有:清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敷文阁丛书本;守山阁本;延古楼黄鉴唐刊本;1791年许作屏刊本;《丛书集成》初稿本。

禅宗公案大全

禅宗公案大全

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断是非的案牍。所谓案牍即指文书而言。官府之文书成例及讼狱论定者谓之案或公案。禅宗公案是禅宗的血脉,是记录中国禅宗的主要文献,也是禅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公案的内容大都与实际的禅修生活密切相关。禅师在示法时,或用问答,或用动作,或二者兼用,来启迪众徒,以使顿悟。这些内容被记录下来,便是禅宗公案。近些年的所谓佛教文化热,很大程度上是禅文化热。为了使大家初步了解禅的知识,本书编者选出二百则公案,加以简单解说,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禅文化,走近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