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嘉锡

- 姓名:余嘉锡
- 别名:字季豫,别署猬翁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南常德人
- 出生日期:1884年2月9日
- 逝世日期:1955年1月23日
- 民族族群:
余嘉锡(1884年2月9日-1955年1月23日)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历史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语言学家、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湖南常德人。字季豫,别署猬翁。早年专习经史。1891年定居北京,任辅仁大学中文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并在北京大学教授目录学,致力于《四库全书》提要的考证工作。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门委员。1955年病殁于北京。
余嘉锡治学以目录学著称。执教于辅仁大学期间,曾讲授“目录学”、“古籍校读法”、“世说新语研究”等课程。从17岁时读《四库全书总目》起,钻研该书达50余年之久,终于著成《四库提要辨证》24卷,于1958年由科学出版社印行。陈垣曾评此书说,余嘉锡“并不仅仅限于鉴别版本、校雠文字,而是由《提要》上溯目录学的源流,旁及校勘学的方法,并且能研讨学术发展过程,熟悉历代官制、地理和史学”,“为文则取精用宏,非清代目录学家之专治版本、校勘者所能及”。(《余嘉锡论学杂著序》)此外,余嘉锡还出版有《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论学杂著》等。其中《余嘉锡论学杂著》汇集有关论文、书序、题跋等30篇、读书随笔30条,涉及有关古籍的流传、古代书册的制度沿革、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生卒年月、重要历史文献中所反映的史实以及目录书籍的源流和一般考证校勘的方法等,内容充实,考证详密,如《太史公书亡篇考》、《牟子理惑论检讨》、《晋辟雍碑考证》、《寒食散考》、《小说家出于稗官说》、《殷芸小说辑证》、《宋江三十六人考实》、《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书册制度补考》、《新续古名家杂剧跋》等论文,在研究古代历史、文献、小说、戏剧等方面多有建树。此外,余嘉锡还在《四库提要辨证》中首先对岳飞〔满江红〕一词的真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开启了后人对此问题的考证。
余嘉锡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批评的精神
《批评的精神》是王统照的文艺论文集。内容丰富,涉及文学批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多个方面,谈古论今、中西兼并,理论结合作品实际,有理有据,自由驰骋在文学的海洋里。包含了批评的精神、批评中国文学的方法、文艺讨论、对于诗坛批评者的我见、中国的艺术革命、俄罗斯文学的片面等。
薛案辨疏
医案。明薛己撰。钱临疏。二卷。原案成书于嘉靖八年(1529),注疏年代未详。按病证分为元气亏损、内伤外感、饮食劳倦等二十一类,约八万二千余字。以证为题,每证载若干案例,均为内科杂病证治。每案简述证候、辨证与治法。其中叙述脾胃肝肾亏损的证治颇多。确有独创之处。钱氏疏文,结合薛氏辨治要点,进一步阐明辨证之理,分析理法方药,并详析案中对方药记载不详者,有助于对正文的理解。对薛氏学术思想有所阐发,便于临证研究参考。有乾隆间刻本,民国七年(1918)绍兴药学报社《国医百家》铅印本。
金晶论
金晶论,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书分上、中、下三篇,言内丹之道。其所谓「金晶」者,乃日精月华,亦即铅汞。谓此物只在人身,为人之根本,乃下元正气,又名姹女,亦称玉液。金晶上朝离宫,入于华池,化为津液;下降丹田为血,血传入骨为髓。髓满人壮,髓尽人亡。欲求不老,还精补脑。牢固金晶,勿令走失,依时采捉,以火锻炼,用河车搬载入肾堂,自成大药,号曰七返灵砂,可以延年益命,乃至身超人圣,离凡脱俗。篇末附《金丹大药金晶铅汞龙虎真假歌》十一首。重申前论之意。
花庵词选
南宋黄昇编。是书编成于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自序》云:“唐词具载《花间集》,宋词多见于曾端伯所编。”而“中兴以来,作者继出,及乎近世。人各有词,词各有体,知之而未见,见之而未尽者,不胜称也。暇日裒集得数百家,名之曰《绝妙词选》”。此编据家藏善本选录,“序次随得本之先后,非固为之高下也”(原书卷一○编者按语)。全书前后共有二十卷,收词一千多首。前十卷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唐五代词,收二十六家;其余九卷是宋词,禅林、闺秀词亦入选,收一百零八家,共一百三十四家。后十卷是《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收南宋词人八十九家,其中吴激一家,唐圭璋则编入《全金元词》。集后附有本人自作词三十八首。是编搜罗极富,所用善本,有的早已散佚,例如后集卷五云:刘仙伦“有诗集行于世,乐章尤为人所脍炙。吉州本多遗落,今以家藏善本选集”。今所据善本、吉州本均已失传。故此编向为后世辑词者所重。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朱彝尊《词综》,采撷尤多。书中所选各家,系以小传,间附评语,既可考见词人身世,亦可探究各家词风流派,此为以前选本所无,亦较《乐府雅词》完善。其中有些评语,如评温庭筠“词极流丽,宜为《花间集》之冠”;又如选唐词下有概括性的评述。“凡看唐人词曲,当看其命意造语工致外,盖语简而意深”,此对后人选词颇多启发,如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和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均受其影响。是书选录宋词以苏轼、辛弃疾词派为主,颇具卓识。所选虽有误收,然大都精当,符合宋词发展的客观实际,是一部数量较多、内容较丰富的宋人词总集,对词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有明万历桐源舒氏刻本、汲古阁本和《四库全书》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用影宋本加断句排印。
东南纪事
清邵廷采撰。十二卷。记南明史事。卷一记唐王聿键始末,卷二记鲁王以海始末,均按年叙事,末附以论。卷三至卷十二,则为黄道周、蒋德璟、钱肃乐、张煌言等五十余人传,所记名人事迹,详略不等。书中记绍兴抗清义师特详,颇可依据。
御录宗镜大纲
《御录宗镜大纲》,二十卷,清世宗胤禛辑,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内府刻本。宋代永明禅师撰《宗镜录》,详述诸经之大意与经论之正宗。清雍正帝将其节录为二十卷,编定此书。雍正帝序云:“昔之本录百卷,以此非繁,而今摘若干,较彼非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