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采

袁采
  • 姓名:袁采
  • 别名:字君载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衢州(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195年
  • 民族族群:

袁采,字君载, 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生活于宋高宗、孝宗时期。衢州(今属浙江)人。隆兴元年进士第三。乾道间,为萍乡主簿。淳熙五年,知乐清县(《永乐乐清县志》卷七),纂县志十卷。九年,知政和县,持己廉谨,著《政和杂志》、《县令小录》(《嘉靖建宁府志》卷六)。今皆不传。又知婺源县(《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廉明刚直,与洪邦直齐名,仕至监登闻鼓院。著述今存《世范》三卷,作于乐清,刘镇为序,《四库全书总目》谓 其“明白切要,使览者易知易从,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全宋诗》卷二四六六录其诗一首。文收 入《全宋文》卷五七二○。事迹见 《弘治衢州府志》卷一○、《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二。

袁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

黄道周撰,明代诗文集,六卷,收录黄道周诸体诗、文、问学之作。卷一,记,颂,碑,序,问业,文,铭,题跋,志铭墓表,列传逸事,尺牍,书示同学。卷二,诗。卷三,诗。卷四,诗。卷五,诗。卷六,麟书记略,诗。

鸟语

鸟语

鸟语,中篇小说,徐訏著。全书15小节,完稿于1950年11月30日,香港夜窗书屋出版。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了一个传奇唯美的故事。「我」由于患了严重的精神衰弱而去乡下回澜村休养。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奇特的女孩子,这个被世人称为「白痴」的女孩子不通世故无法融入尘世,她无法弄懂国语、算术、自然、地理等知识,却有着一颗与自然贴近的心,她能听懂鸟语,能够理解诗中的情趣,并且透过文字进行诗意的赏析……

鸦鸣声

鸦鸣声

走下了若干级宽阔的石梯,迎面,有两条矾石面的柜台,四周环绕过来,围成两个小小的长方形的部分。这是××公司地室中的饮食部。在柜台里面,备有一些简单的茶点,与几种冷热的饮料,供给顾客们的需求。这里的侍应者,都是年轻的女性,她们有着鲜红刺眼的樱唇,有着上过电刑的秀发,也有着纤细的腰肢与纤细的眉毛。她们的每一支线条,都充分显示都市女性的特有情调。由于某种条件的限制,她们的年龄,都在二十七八岁之间。内中有几个,似乎还没有到达成熟的年岁;而她们却借着人工的辅助,努力装点出了成熟的姿态——这像树头的鲜果,原还没有透露天然的红艳,而它们亟于使用一种人造的颜料,涂抹上了鲜明可采的色彩。

宝剑记

宝剑记

明代传奇。李开先作。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人。明代戏曲家。著有杂剧、传奇共9种,今存4种,其中最著名的是《宝剑记》。剧本前有雪蓑渔者(苏洲)序,说此剧“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说明此剧是许多人共同创作之成果,而由李开先总其成。《宝剑记》突出了忠奸斗争的主题使林冲的形象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一改动,和作者的遭遇有关。李开先曾因受严嵩同党的倾轧而罢职闲居,因此,“特借以诋严嵩父子耳”(《曲海总目提要》)。剧中又突出了林冲的“忠君”思想,是作者思想局限性的反映。剧本最精彩的片断是写林冲夜奔梁山的第37出,作者用既疏朗又沉郁的笔调,来渲染环境,加强剧情气氛,抒发了林冲“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的悲愤情怀,和“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的复杂心情,以及“这一去博得个斗转天回,须教他海沸山摇”的斗争决心。作为一个折子戏,至今仍是京昆中优秀剧目。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1卷,隋阇那崛多等译。编号一三五四。

斗南暐禅师语录

斗南暐禅师语录

二卷,清 暐说,普润,法权等录,杨雍建序。南岳下第三十二世,嗣别庵统。依驹本增入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