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英

- 姓名:朱自英
- 别名:字隐芝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句曲朱阳里(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人
- 出生日期:976
- 逝世日期:1029
- 民族族群:
朱自英(976-1029),宋代道士,字隐芝。句曲朱阳里(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人。幼年即习道,师从玉晨观道士朱文吉。十一岁时,得度为道士,与张绍英同隐居于积金峰,服气咽炼,乃至辟谷不食。后渡江云游,访师问道。尝拜混元皇帝于亳州,礼正一天师于青城山,逢陈铁脚授之以“金鼎九转,飞精剑法。”又思三茅《道藏》阙伪不全,故载游濑乡,校雠太清古本。及返还故山,得“九老仙都君印”,济人利物,孜孜不倦。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嗣掌教门,为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曾为真宗祈嗣,得生仁宗,由此颇得二帝尊宠。宋仁宗天圣初(1023),奉诏至京师,馆于昭应宫,亲授上清经戒法箓予仁宗之母明肃皇后刘氏,且撰《章献明肃皇后受上清毕法篆记》,详述此事,得赐号“观妙先生”。后累表求归,诏送还山,自此称疾不起。朱自英传有《上清大洞真经》六卷并作序。
朱自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印第安酋长
羽毛是印第安部落里权力的象征。这部《印第安酋长》中,“老铁手”来到印第安人领地绘制地图。在部落间的冲突中,阿帕奇人的酋长“好太阳”饮弹身亡,美丽的姑娘“丽白”为追求白人的文明与爱情却被白人杀害。年轻的酋长温内图踏上了复仇之路……《印第安酋长》为“爱因斯坦最爱读的悬疑探险小说”之一。《印第安酋长》作者卡尔·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游记探险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受到了众多世界名人的赞誉,他书中鲜明的色彩和扣人心弦的悬念,显示了小说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永恒魅力。他是最伟大的作家。
数度衍
中国清代数学书。方中通撰,共24卷,附录一卷。成稿于顺治辛丑(1661),但到康熙丁卯(1687)才刊刻于广东思州。全书二十三卷,分订八册。大致内容如下:卷首:数原、律衍、几何约、重学解;卷一:珠算;卷二、三:笔算;卷四:筹算;卷五:尺算;卷六至卷八:勾股章;卷九至卷十四:少广章;卷十五:方旧章;卷十六:商功章;卷十七至卷十八:差分章;卷十九,均输章;卷二十:盈朒章;卷二十一:方程章;卷二十二:粟布章;卷二十三:九章解法。书中对清初流行的“四算”,介绍较详。其弟中履在序中说:“合四法而论其长,则珠之加减,笔之除,筹之乘,尺之比例”。正确地指出了“四算”之长。其内容以西法为主,杂以中法,大抵集辑诸家之长,而增损润色,衍为此编。对“珠算”专写一卷,其内容有:加法、减法、因乘法、因乘定位法、定身因乘法、归除法、无除法、撞归法、归除定位法、定身归除法、商除法、折半法、乘除捷法、流法、乘除新法。后附“正珠乘除新法”。其中“乘除新法”,为“金蝉算”之发展,增加了五倍折半法。“正珠乘除新法”,系其子方正珠创立的方法,实乃今日之补数乘除法。
厦门志
福建地方志。清周凯修,凌翰等纂。十六卷。凯字仲礼,一字芸皋,浙江富阳人。嘉庆进士,历官知府、分巡道员。 凌翰,孝廉,官闽清县教谕。是志始修于道光十年(1830),成于十二年(1832)。首载厦门、御碑亭、朝天宫等八图,及御制碑文、扁额。次为分域、兵制、海防、船政、台运、关赋、番市、艺文、职官、选举、列传、风俗、旧事等十四门,含街市、津澳、城寨、岛屿、港澳、潮信、风信、台澎海道等一百零二目。约三十万字。为厦门第一部志书。
山家清事
宋·林洪撰。所谈之事,亦俗亦雅,将相鹤、种竹、酒具、泉源、插花、诗筒、食豚……统统列入清事范畴。
地藏菩萨本愿经译注
梵名Ks!itigarbha -pran!idha^na-su^tra 。凡二卷。略称地藏本愿经。唐代实叉难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读诵此经可获得不可思议之利益,消灭无量之罪业。计分十三品: (一)仞利天宫神通品,(二)分身集会品,(三)观众生业缘品,(四)阎浮众生业感品,(五)地狱名号品,(六)如来赞叹品,(七)利益存亡品,(八)阎罗王众赞叹品,(九)称佛名号品,(十)校量布施功德缘品,(十一)地神护法品,(十二)见闻利益品,(十三)嘱累人天品。
略授三归五八戒并菩萨戒
全一卷。唐代澄照赞。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五册。本经记述授三归依、五戒、八斋戒及菩萨戒之行仪。五戒、八戒各设八门,八戒之戒相系依据长爪梵志经;菩萨戒不设别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