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

- 姓名:李频
- 别名:字德新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睦州寿昌(今浙江寿昌)人
- 出生日期:818
- 逝世日期:876
- 民族族群:
李频(818—876),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寿昌)人。少师里人方干为诗。时姚合以诗名,频走千里从合学诗,合大为奖挹,并以女妻之。大中八年擢进士第,授校书郎,受辟于黔中幕府,后官南陵主簿。试判入等,迁武功令。频性耿介,刚直守正,颇有政声。以此懿宗嘉之,赐以绯衣、银鱼,擢其为侍御史,累迁都官员外郎。乾符二年,表请为建州刺史。既至,更布条教,民赖以安。翌年,卒于任。归葬永乐州,乡人为立庙于梨山,岁时祭祠。频工于诗,尤长于律绝。用心苦吟,工于雕琢,自言“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北梦琐言》)。宋范晞文颇赏其“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秋尽虫声急,夜深山雨重”等诗句,以为“可与十才子并驱”(《对床夜语》)。元辛文房亦称其“体制多与刘随州相抗,骚严风谨,惨惨逼人”(《唐才子传》)。交游颇广,与李群玉、薛能、郑谷、许棠、张乔、许浑等诗人皆有唱酬。所作有《建州刺史集》一卷,后改为《梨岳集》。《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频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则记《李频集》一卷。《全唐诗》编其诗为三卷,见卷五八七至卷五八九,《全唐诗补遗》三又补其诗二首。此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八又补收二首。《续拾》卷三一亦补诗一首及断句,又重录一首。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卷二○三本传、《唐诗纪事》卷六○、《唐才子传校笺》卷七。
李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阴翳礼赞
《阴翳礼赞》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创作的随笔,发表于1933年底至1934年初。 打破常规的再认识造就了具有反抗性的主体性的重生,使得“阴翳”这一概念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因此,这一审美的升华,以作者自己的知觉、情感以及判断思维为基础的个体,产生了一种瓦解占有统治地位的观念、价值和既定事实的力量。作者在《阴翳礼赞》中运用诸多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譬如日本式的房屋、扫除洁净的古老而微暗的厕所、古老的烛台和漆器等,“礼赞”了日本人的“阴翳美”,即“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夜明珠置于暗处方能放出光彩,宝石曝露于阳光之下则失去魅力,离开阴翳的作用,也就没有美。”可以说作者这样的赞美是对眼前现实的一种超越,打碎了当时社会关系之中物化了的客观性,为读者认识当时的日本开启了崭新的经验层面。
荒政丛书
清俞森编。系宋代董煟、明代林希元、屠隆、周孔教、钟化明、刘世教及清代魏禧七家著述及俞森所撰《常平仓考》、《义仓考》、《社仓考》的汇刊本,计五卷。末附俞森撰《郧襄赈济事宜》及《捕蝗集要》。其中俞森撰《三考》详细地论述了积储对救荒的重要作用及利用仓储进行救灾的办法。
西夏事略
西夏史著作。宋王称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称《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曹溶 《学海类编》 收有此书。按《四库全书存目著录》云:“考验其文,即王称《东都事略》中之‘西夏传’,作者抄出,别提此名,曹溶《学海类编》收之,失考甚矣。”
奉时旨要
清代江涵暾撰。全书以阴阳五行分属,列为七卷。全书共收录了伤寒、中风、温病等六十余种疾病,以阴阳五行为纲,辑《内经》之要言,诸家之正论,并结合著者数十年的实践精华,对所收诸病的病因、病理、症候、诊治等进行了阐述。使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并在每一病症之后附有汤头歌诀,便于读者临床使用。
慈湖诗传
二十卷,宋杨简著。其原书早佚,清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但缺《总论》一卷,《公刘》以下16篇。又从《慈湖遗书》补录《自序》一篇,《总论》四条,《攻媿集》所载楼钥与杨简论《诗》解《书》一通,附于卷首。其他论辨若干条,各附本解之下。 以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之说为本,反复发明。据《后汉书》之说,以《小序》出自卫宏,不足深信。又以《左传》不可据,《尔雅》多误,陆德明好异音,郑玄不善属文,其说偶有附会。但于一名一物一字一句,斟酌去取,往往旁征博引;考核六书,自《说文》、《尔雅》、《经典释文》、史传音注,无不采集;订正训诂,于《毛诗》和齐、鲁、韩三家,以至方言杂说,无不征引。多能折衷异同,而成一家之说。
佛教真面目
编者按:不少读者来信说,《禅》刊上的文章太专,不便于初学者宏观把握佛教的真精神。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佛教,我们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把唐密冯达庵大阿闍黎的《佛教真面目》介绍给广大读者。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它史论兼顾、点面结合,线条清晰,说理透辟,文辞简约,易于大家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