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章

石子章
  • 姓名:石子章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大都(今北京)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石子章,生卒年不详,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作家。王国维认为他与元好问、李显卿为同时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又寻找出其不少生平材料,认为他乃石晋后代,名建中,于金亡后曾随使西域,并曾与元好问、李显卿有诗作赠答。故《录鬼簿》将其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贾仲明为其所作吊词称:“子章横槊战词林,尊酒论文赏知音。疏狂放浪无拘禁,展腹施锦心。”于此可见其性情之一斑。不误其散曲[八声甘州]亦自我描绘说:“十年往事,也曾一梦到扬州。黄金买笑,红锦缠头。跨凤吹箫三岛客,抱琴携剑五陵游。风流,罗帏画烛,采扇银钩。”可证贾氏所述“疏狂放浪”之言不虚。其所作杂剧今知有二种,现存者一种:《秦翛然竹坞听琴》;仅存残曲者一种:《黄桂娘秋夜竹窗雨》。另存有散曲套数一套。《太和正音谱》谓其词“如蓬莱瑶草”。就其现存《竹坞听琴》一剧观,关目紧凑集中,抒写情感细腻,颇富诗情画意,其风格略近马致远文采一派。其生平事迹见钟嗣成《录鬼簿》、朱权《太和正音谱》、元好问《遗山集》卷九、李庭《寓庵集》卷二、臧懋循《元曲选》。

石子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中极大戒

中极大戒

中极大戒:中极戒是元始天王授给太上高圣道君,以传太微天帝及太极高仙。此戒共三百条,称“中极三百大戒”。中极戒的内容非常详细,从言行举止到传授戒箓,无所不包,可谓道教最为详细的戒律之一。但中极戒中有的内容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则应区别对待。持初真戒时能毫无过犯,方许授中极戒。

关窍要旨

关窍要旨

曰 " 如是 " ,盖谓所授功诀也。曰 " 我 " ,无名氏之自谓。其曰 " 闻 " 者,盖明得自口授也。授道而隐姓氏,品高而志谦也。得取寂体而精味之,仙道人道,剖示昭然。

裴少俊墙头马上

裴少俊墙头马上

一作《鸳鸯简墙头马上》。简名《墙头马上》。杂剧剧本。元白朴作。四折,旦本。系据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增饰而成。裴尚书之子裴少俊休妻而留下女。千金回家后父母亡故。少俊骑马路过总管李世杰花园,和李女李千金隔墙以诗赠答,遂相爱慕而私奔,居裴家后花园7年,并生一子一女。后被裴尚书发现,强令少俊中进士后,去接她回来,她坚决不回。裴尚书夫妻去恳求,她仍不允。最后由于两个孩子的哭声打动了她,她才与少俊团圆。剧中塑造了大胆追求爱情的少女李千金的形象。她有别于其他杂剧中的大家闺秀:率真、泼辣,敢于蔑视封建礼教而私奔,还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没有闺阁女子的犹豫和软弱,而具有民间市井女子的性格特征。清代梁廷柟批评她出语“浅露”、“无状”,然而这正是这一人物可爱的地方。全剧富于喜剧性,通过戏剧冲突展示人物性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剧本唱词优美,刻画人物细腻动人。

重编天台诸文类集

重编天台诸文类集

重编天台诸文类集,卷十,宋如吉编。

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

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

全一卷。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佛入于帝释岩,为金刚手讲说礼拜弥勒菩萨之作法及根本大明。

禅林宝训

禅林宝训

凡四卷。南宋净善重编。又称禅门宝训、禅门宝训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收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惠南至十六世佛照拙庵等宋代诸禅师之遗语教训,凡三百篇,各篇终皆记其出典。本书始为妙喜普觉、竹庵士圭二禅师于江西云门寺所辑录,经年散逸,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净善得之于老僧祖安,因惜其年深蠹损,首尾不备,乃寻之语录传记,加以重集,即现行之禅林宝训。本书之注释书有张文嘉校定之禅林宝训合注四卷、行盛着之禅林宝训拈颂一卷,智祥之禅林宝训笔说三卷等。此书古来即盛行于禅林,每被列为初学沙弥之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