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铿

冯铿
  • 姓名:冯铿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广东潮安人
  • 出生日期:1907年10月10日
  • 逝世日期:1931年2月7日
  • 民族族群:

冯铿(1907年10月10日-1931年2月7日),左翼作家。女,原名冯岭梅。广东潮安人。1929年2月,同其丈夫许峨来上海。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参加革命斗争和与共产党人的交往,思想觉悟迅速提高,文学创作也出现新面貌。同年冬,创作小说《乐园的毁灭》(载1930年2月10日《拓荒者》1卷2期)。作小说《突变》(载1930年5月10日《拓荒者》1卷4、5期合刊),两篇的主题都是妇女的命运和出路,作品指出:要生存只有“合力”、“组织”、“反抗”。1930年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为左联发起人之一,后在左联工农工作部服务。同年5月,作为左联代表,和柔石、胡也频一同出席“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听到苏区代表的报告,了解不少苏区斗争的情况。大会结束后,写了小说《小阿强》和《红的日记》,这是我国左翼文学中第一批歌颂苏区斗争的文学作品,具有开拓的意义。1931年1月,上海《妇女杂志》17卷1期发表她的小说《贩卖婴儿的妇人》,依然响彻妇女解放的呼声。同年1月17日被捕,和同一时期先后被捕的23位中共党的干部和左翼作家一同囚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在敌人狱中,虽遭到严刑拷打,仍坚贞不屈。同年2月7日,她和23位同牢战友同时惨遭杀害。为抗议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冯铿和李伟森、胡也频、柔石、殷夫5位左翼作家,同年4月,左联编辑出版了机关刊《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刊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被难同志传略四——冯铿》、《被难同志的遗著<红的日记> (冯铿)》,以示抗议和纪念。同年10月,日本四六书院出版纪念5位中国左翼作家的专集《中国小说集<阿Q正传>》,卷首有李伟森、宗晖、冯铿、殷夫4位烈士肖像。书中收有日译的冯铿小说《女同志马英的日记》 (即《红的日记》,田佐夫译),并附译者撰写的《冯铿小传》及作品简介。1933年2月7日是冯铿等5位左翼作家被害2周年,鲁迅作《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沉痛悼念牺牲的青年战友。

猜你喜欢的书

痘治理辨

痘治理辨

痘疹专著。明汪机(石山)辑。刊于嘉靖十年(1531年)。此书系辑录钱乙、陈文中、魏直等医家有关痘疹论述,参以己见编成。于痘疹学术理论尤推崇魏氏。全书包括痘辨、痘图、痘方3部分。阐述痘疹病因、预防与饮食起居宜忌、痘疹与伤寒异同、痘症轻重顺逆、不治之证等。并论述痘疮初出、出迟、不出、痘出未透、痘出太盛、陷伏倒靥、痘疮变黑证治及诸兼变证治,并述及治痘药味品性制法;书中绘有痘疹各阶段形态图16幅,选录方剂150余首。论治用温里法,或用攻里法,皆随证变通,不拘旧说。现存《汪石山医书八种》本。

灵宝众真丹诀

灵宝众真丹诀

灵宝众真丹诀,撰人与时代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书中载外丹法八种:即还魂丹法、紫金丹砂法、金碧丹砂变金粟子法、羽化河车法、金华黄芽法、几公白法、九转炼铅法、神化金丹法。每一法皆列举用药、炼制程式及服法、功效。所用药物多为铅、汞、雄黄、矾石等矿物药,亦有兼用草木药者。

崔公入药镜注解

崔公入药镜注解

元末明初王道渊 (玠) 注。唐末五代人崔希范于五代撰《入药镜》,教人采先天气,运后天气,烹炼精气神,修炼内丹。王道渊逐句详释,劝人行火退符之间,务在存诚。末尾更附《挂金索》

思玄庸言

思玄庸言

一名 《桑子庸言》一卷。明桑悦撰。桑悦,字民怿,常熟 (今江苏省常熟县) 人。成化元年 (1465)举人,官至柳州府通判。桑悦以才名吴中,为人怪妄,敢以大言以欺人。书看过之后旋即焚弃,说:“已在吾腹中矣。”尝以孟子自比。并自夸地说:举天下文章,惟有桑悦。后丁外艰归,不复出。桑悦居家其间更加狂诞,乡人虽很看重他的文采,但对其所为却很不以为然。著有《桑子庸言》、《思玄集》等,其所著之书,颇盛行于世。此书是桑悦居长沙时所作。只一卷,二千字左右,自以为穷究天人之际,而实际上却没什么精奥之处。有《学海类编》(道光本、影道光本》本、《娄东杂著全集》本、《百陵学山》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 《百陵学山》本补印 《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均题名为 《思玄庸言》。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全译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全译

凡八卷。唐代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乃释迦如来于耆阇崛山,为文殊师利、弥勒等诸大菩萨叙述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计分序品、报恩品、厌舍品、无垢性品、阿兰若品、离世间品、厌身品、波罗蜜多品、功德庄严品、观心品、发菩提心品、成佛品、嘱累品等十三品。关于本经之传译,据卷首御制序载,此经梵本系唐高宗时代之师子国王所献,逮元和年间,始由般若三藏等八人奉诏译之,复由谏议大夫孟兰等四人修饰而成。

圆觉经直解

圆觉经直解

圆觉经直解,二卷,明德清解并跋,有宗密略疏序,程梦旸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