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彝

蒋彝
  • 姓名:蒋彝
  • 别名:仁全,字仲雅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九江市
  • 出生日期:1903年5月19日
  • 逝世日期:1977年10月26日
  • 民族族群:

蒋彝(Chiang Yee,1903年5月19日-1977年10月26日),原名仁全,字仲雅,又作重哑,笔名哑行者,原籍九江市,1955年加入美国籍。1922年,蒋彝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化工系,1926年,毕业后,分别任教于江苏海州十一中学和九江光华中学,年底北伐军攻占九江后,他便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白崇禧部进军浙、沪,任政治部书记长。后历任上海国立暨南大学讲师,安徽芜湖、当涂、江西九江三县县长。1933年去英国伦敦,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教授。其间,他特别留意西方人对中国书法和绘画的看法,当他从西文书中了解到西人对这两门艺术有不少错误的概念,感到中国艺术在西方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介绍和解释,于是立志传播这两方面的知识。1937年,蒋彝出版《英国湖滨画记》,一举成名。1938年,中国政府送了两只熊猫运至英国伦敦博物园展览,蒋彝开始画熊猫,被欧美画家称为“熊猫人”,他是第一个通过绘画向英国和世界介绍中国珍贵动物——大熊猫的画家。1939年9月,英国对德宣战,蒋彝一度供职英国情报局,担任翻译。1949年,他由伦敦移民牛津,以著书绘画为生。1955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语文教授,并申请加入美国国籍。1958年任哈佛大学联谊会讲座教授、哈佛大学爱默生特约讲座教授。其间,他还经常为波士顿的披巴德博物馆鉴定收藏中国文物。197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被授予终身教授荣衔。1972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并举办个人画展。1975年回到了阔别42年的祖国,与妻子、女儿团聚。1977年,蒋彝第二次回国访问,同年10月26日在北京首都医院逝世。遵照他的遗言,将其骨灰葬于庐山脚下马回岭公墓,以遂他平生“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夙愿。


蒋彝是国际知名的画家、诗人、作家和书法家。他的画涉及面很广,山水、人物花卉、鸟兽无所不及,一生作画三千多幅,所创画记体裁为世界所推崇。其书法研究有素,篆、隶、行、草各体皆擅,尤其行书见长。旅居海外四十余年,他始终保持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他撰写的英文遗著共25种:《湖滨画记》《战时画记》《约古郡画记》《伦敦画记》《都柏林画记》《爱丁堡画记》《牛津画记》《三藩市画记》《巴黎画记》《纽约画记》《波士顿画记》《日本画记》《中国画绘》《中国书法》《儿时琐忆》《金宝与大熊猫》《金宝在动物园》《明的故事》《鸟与兽》《中国的窗口》《大鼻子》《罗铁民》《野宾》《在缅甸公路上的人》《重访中国》。中文诗集有《蒋重雅诗》《重哑绝句》与《蒋彝诗集》。《中国书法》是他向西方传播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著作。

蒋彝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凡物流形

凡物流形

《凡物流形》是1994年发现的战国道家古佚书,是上博简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曹锦炎整理,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甲本第三简背有“(凡)勿(物)流型(形)”四字,故名。《凡物流形》大概作为早期黄老著作,在继承战国南方道家著作《太一生水》所提出“水(流体)为宇宙之母体和载体的命题”之后,继续深化发展太一(水道)思想。战国时期庄子在《庄子.天地》写道:“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修)反德,德至同于初。”这里所谓“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深刻的意识到“流—物—理—形”这个生成序列,而此“形“乃物(物体)与理(规律)的统一。

残雾

残雾

四幕话剧。老舍编剧。发表于1939年8月至1940年1月《文艺月刊》。剧本写重庆某局冼局长乘国难之机所干的种种劣迹。他见难民朱玉明为母亲治病无力筹钱,要逼她为妾,遭到家人反对。投机分子杨茂臣竭力促成此事,并要冼局长设法让他当采办委员。为从郝培元手中夺取采办大权,他请日本间谍徐芳蜜从中斡旋。冼局长因迷恋徐的美色,又想夺权,同意向她提供情报。不久事发,冼局长被撤职查办,而汉奸徐芳蜜却逍遥法外。最后,冼局长之弟冼仲文痛斥其兄的误国罪行并劝他戴罪立功,为抗战尽力。剧本暴露抗战时期重庆官场中的腐败和丑态。在艺术上,采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典型细节,形成幽默讽刺的风格。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

四十六卷。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官修史书。《辽史》、《金史》末卷原附有简略的国语解;明初宋濂修《元史》,“以八月告成,事迹挂漏,尚难殚数,前代译语,更非所谙”。(《四库全书总目》)此书即厘定辽、金、元三史国语之作。其中“以索伦语正《辽史》凡十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宫卫,附以军名,次部族,附以属国,次地理,次职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门;以满州语正《金史》凡十二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次部族,次地理,次职官,附以军名,次姓氏,次人名,附以名物,共六门,以蒙古语正《元吏》凡二十四卷,首帝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宫卫,附以军名,次部族,附以国名,次地理,次职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门。”(《四库全书总目》)但解释多为臆测,并无根据,其中人名据满洲八旗姓氏对比更属无稽。有《四库全书》本。

了庵清欲禅师语录

了庵清欲禅师语录

了庵清欲禅师语录,九卷,元清欲说,一志、元皓等编,明宋濂序,日本海寿题记,正印跋,附行道记及传。续集至仁序,目录载有行状,末刊入,又云慈云普济禅师语录。集录了庵住开福、本觉、云岩等禅寺的语录,以及举古、法语、普说、偈颂、谣、歌、十二时歌、四威仪、铭、赞、题跋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八套。

心明经

心明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在灵山分卫梵志之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其夫亦出家证果。佛在灵山行分卫,梵志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并其夫亦出家证果。

瞿昙弥记果经

瞿昙弥记果经

全称《佛说瞿昙弥记果经》。佛教经典。南朝宋慧简译。一卷。“瞿昙弥”,佛之姨母大爱道的别名。经中谓大爱道应阿难之请而出家,佛为之授记,是为比丘尼之始。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