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

- 姓名:拿破仑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69年8月15日
- 逝世日期:1821年5月5日
- 民族族群:
拿破仑(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国资产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破落小贵族家庭。1779年进巴黎军事学院学习,1785年任炮兵下级军官。受启蒙思想家、特别是卢梭的影响,大革命爆发后一度接近雅各宾派。1793年12月在土伦战役中初露锋芒,被破格晋升为准将,成为法国革命军中最年青的将领。1794年热月政变后被囚禁14天。1795年秋因镇压王党叛乱有功,被任命为内防军司令。1796年春被任命为远征意大利方面军司令,率领右翼军突入意大利,连败奥军,迫使教皇和奥军先后投降,法奥签订《康波福米奥和约》,使第一次反法联盟实际上瓦解。1797年夏协助巴拉斯破获王党叛乱阴谋。当年12月奉调回巴黎,被任命为对英作战司令。第二年率军3万进攻埃及,占领亚历山大港,攻进开罗城。又入侵叙利亚,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血洗雅法城惨案。1799年10月返回法国,11月9日在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自任第一执政,颁布了《共和八年宪法》。1800年5月再次出征意大利,6月在马伦哥战役中击败奥军,迫使奥军撤出意大利。次年签订《吕内维尔和约》,迫使奥地利承认法国的胜利。1802年4月与英国签订《亚眠和约》,迫使英国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第二次反法联盟崩溃。同年8月修改宪法,任终身执政。1804年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肯定了1789年大革命的原则,用法律形式把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固定下来。同年5月18日,议会决定拿破仑为法兰西帝国皇帝。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典礼。称帝后又颁布刑法典和商法典。率军于1805年10月取得乌尔姆战役的胜利,11月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2月2日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10万俄奥联军,取得他最引以自豪的一次胜利,使第三次反法联盟瓦解,26日与奥签订《普莱斯堡和约》。1806年建立了包括德意志西部和西南部十几个邦的“莱茵同盟”,造成对普鲁士的致命威胁。当年10月在耶拿战役和奥斯塔特战役中大败普军,进入柏林。1807年6月在弗里德兰战役大败俄军,后率军直指俄国边境。7月分别同俄、普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使第四次反法联盟瓦解。至此,拿破仑直接和间接霸占了欧洲大陆西部和中部,成为法兰西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瑞士统治者和“莱因同盟”的保护人。对外战争的性质逐渐变为争霸和奴役的战争。1806年秋颁布“大陆封锁令”,企图在经济上困死英国。1808—1814年入侵西班牙半岛,屡受挫折。1809年与前妻约瑟芬离婚,另娶年仅18岁的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莎为皇后。1812年5月率50万大军进入俄国,遭到俄军和俄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惨败。1813年普、奥、俄等组织第六次反法联盟,10月16日莱比锡决战中因萨克森军叛变,拿破仑失败。1814年4月6日被迫签署退位诏书,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法国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拿破仑逃出厄尔巴岛,利用人民对复辟王朝的不满情绪,率千余人于3月1日在法国南部登陆。20日进入巴黎,重登帝位。英、俄、普等国立即组织第七次反法联盟。6月18日在比利时滑铁卢一战,拿破仑惨败。6月22日被迫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病逝。1840年遗骸被运回巴黎。
猜你喜欢的书
西线无战事
长篇小说。作者德国著名作家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1898~1970)。本书是他的重要代表作。1983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朱雯译。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流亡曲》、《凯旋门》、《生死存亡的时代》、《里斯本之夜》、《最后一站》等。《西线无战事》是一部著名的反战小说。用第一人称描绘了一批年轻士兵在西线战壕,以及在后方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残忍和恐怖,控诉这次战争毁灭了年轻的一代。19岁的青年保罗·博伊默尔和他的同班同学阿尔贝特·克罗普、米勒·勒尔在校长坎托列克的军国主义煽动下报名参加了自愿兵,到部队后,他们又同另外4个人组成了一个班,经过10个星期的训练后上了前线,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青年学生有了很大变化。他们在战斗中与来自工厂农村的士兵有了接触,成了好友,知道了许多在学校里不知道的事情。他们看到,由于部队大量减员,许多老人和孩子也都被应征入伍。他们对战争产生了怀疑。战斗中,博伊默尔负了伤,康复后又重回前线。不久战争结束。战报连篇累牍地报道:西线无战事。然而,在和平即将来到的时候,7个战友中的最后一个——小说主人公博伊默尔也倒地死去。
唱论
乐学论著。元燕南芝庵撰。不分卷,共三十一节,每节不标题目。内容除简略地列举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作曲家和古典戏曲的主要体制外,大部分是关于宋元两代戏曲声乐理论和歌唱方法。其音乐美学思想,注重歌唱中的抑扬顿挫的格调、停声待拍的节奏,并提出“声要圆熟,腔要彻满”的美学命题。认为“歌之格调:抑扬顿挫,顶叠垛换,萦纡牵结,敦拖呜咽,推题丸转,捶欠遏透。”指出歌唱时,高低转折,要圆转自如。要使其声扬,必先使其抑;要使其声抑,必先扬其声;一腔顶着一腔唱,下句起音,要顶着上句尾声唱;行腔时,要讲究有板有眼,不失尺寸;发声落音,应极为厚实,要求在拖长的唱音上加上美的装饰音;要以情感贯注入声调的表达;歌唱时要有圆润如明珠般的格调,使人在听觉的美感中产生视觉美感。又要求歌唱时要注重蓄气吐气,使唱音刚柔如意,长短合度。其歌唱美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有元杨朝英选编的《乐府新编阳春白雪》附录本,元陶宗仪著《南村缀耕录》收录本,明臧懋循编《元曲选》附录本。近人任讷辑《新曲苑》本,《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收录。
灵棋经
古代占验术书。二卷,旧题汉东方朔撰。或以为出自黄石公,黄石公以授张良,后东方朔传其术;又有题汉淮南王刘安所撰者,“其说纷纭不一,大抵皆术士依托之词”(《四库全书总目》)。《隋书·经籍志》有《十二灵棋卜经》一卷,不著撰人;清姚振宗《隋志考证》引宋刘敬叔《异苑》,云系“晋宁康(373—375)初襄城寺法味道人”所传;其所传法用十二枚棋作占卜具,故又称《十二灵棋卜经》。《隋书·经籍志》载“十二灵棋卜经一卷”;《宋史·艺文志》载“李进注灵棋经一卷”。
续齐谐记
志怪小说集。梁吴均撰。一卷。均有《吴朝请集》已著录。此集收民间传说故事十七则,其中有著名的田真兄弟共议分财,紫荆树枯。兄弟相感,不复解树,荆应声荣茂,兄弟合财,遂为孝门故事。其他如七月七牛郎织女相会,九月九配茱萸囊免灾传说,五月五日以栋叶塞竹筒贮米作粽等等, 《隋书·经籍志》、两《唐志》、 《宋志》、 《四库全书总目》均有著录。 《新唐志》误作吴筠撰。 《崇文总目》和《日本国见在书目》作三卷。常见的版本有《古今逸史》本、《广汉魏丛书》本、 《增订汉魏丛书》本、《顾氏文房小说》本、《五朝小说》本、《虞初志》本、陶珽《说郛》本等,均为一卷,十七篇。
西河词话
词学专著。二卷。清毛奇龄撰。成书于清初。多记明末清初词坛见闻,论述词韵和体制,间附自己所作词、以及同时诸人唱和的词。书中材料,大都是当时词坛实录,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如卷一云:“予少不检,曾以度曲知名,凡坊曲使人争相请教,且尝以己词令唱,故云间徐西厓赠词有云:‘晨消魂,一曲新词,雪儿争唱神仙句。’……皆是实赋。”卷二又云:“建平吴博士送予之江宁,有《念奴娇》词,尝藏之袖间。暨十年后重过其庐,出词读之,则已漫灭不可认矣。其词曰:‘五更初起,装成未,把酒送君烛下。挥手出门正月落,满屋光流如泻。此去江南,他时江北,回首无多话。驱车行矣,可怜独步归舍。 试看地荆榛,君今卜何处?能超罟获。无节望门去路远,天下朱家皆假。田舍粗安,壶浆堪掩,意气长相藉。天涯何限,一时去此秋夜。’”毛奇龄精通音韵、工于度曲,所以书中有许多关于词韵问题的论述,兼以具体例证,对于研究词的音韵颇有参考意义。卷一云:“词本无韵,故宋人不制韵,任意取押,虽与诗韵相去不远,然要是无限度者。予友沈子去矜,创为《词韵》,而家稚黄(毛先舒)取刻之,虽有功于词甚明,然反其古意。”随后,他举出苏轼《念奴娇》调与张孝祥《念奴娇》调,加以具体说明。《西河词话》还记载了笛色谱,如《锦缠道》、《普天乐》、《古轮台》、《尾声》等,因极少见于他书,故很可贵。该书的缺点在于,所记条目,不按时序,不分细目,颇难检索;同时,考证亦有失误之处,如云“宋末有安定郡王赵令畤者”,其“宋末”二字即不确。因为赵令畤生于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绍兴四年(1134年),并非“宋末”。有《西河合集》本、《词话丛编》本。
毗婆尸佛经
二卷,赵宋法天译,佛为苾刍说过去毗婆尸佛四门游观,出家转法轮之事,与长阿含大本缘经之后分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