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

陈抟
  • 姓名:陈抟
  • 别名:字图南,号扶摇子
  • 性别:
  • 朝代:五代宋初
  • 出生地:亳州真源(今属安徽毫县)人
  • 出生日期:871年11月25日
  • 逝世日期:989年8月25日
  • 民族族群:

陈抟[ tuán ](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五代宋初道士,养生家。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属安徽毫县)人。生于唐末,早年读经史百家之言,有拨乱济世之志。后唐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不仕,隐居武当山,后移华山云台观,少华石室,研习《易经》和养生术。与华阴隐士李琪、关西逸人吕洞宾为友。他善解人意,知人祸福,又善睡,常百余日不起。他以山水为乐,屡辞征召。显德三年(956),后周世宗召为谏议大夫,他固辞不受。宋太平兴国(976—984),他曾两度至京城,宋太宗恳求济世安民之术,他建议宋太宗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为太宗所赏识,赐号希夷先生。他著有《无极图》,此为宇宙生成图式,《先天图》,为六十四卦图式。他认为万物一体,只有一大理法超于万物之上,宣扬一种神秘主义。其学说,后经周敦颐,邵雍的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他对于《老子》、《庄子》还丹之事颇有研究,其《指玄篇》八十一章,即言导养和还丹之事,并创坐式导引,称“十二月功”。他精于易学,所著《龙图序》,讲述八卦、象数之学,阐明了龙图未合,既合的变化,宣扬了神学目的论和天人相通说,奠定了先天象数学的思想基础。陈抟著述颇多,著有《易龙图》、《九宝指玄篇》、《人伦风鉴》各一卷;另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及诗六百余首,均亡佚。现存题名为陈抟作品的有《阴真君还丹歌注》收入《正统道藏》,《易龙图序》收入《安岳县志》等。


〔正 史〕


陈抟字图南,亳州①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②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③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周世宗好黄白术,有以抟名闻者,显德④三年,命华州送至阙下。留止禁中月余,从容问其术,抟对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乎?”世宗不之责,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既知其无他术,放还所止,诏本州长吏岁时存问。五年,成州刺史朱宪陛辞赴任,世宗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


太平兴国⑤中来朝,太宗待之甚厚。九年复来朝,上益加礼重,谓宰相宋琪等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与之语,甚可听。”因遣中使送至中书⑥,琪等从容问曰:“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教人乎?”对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事、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古今,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琪等称善,以其语白上。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端拱⑦初,忽谓弟子贾德异曰:“汝可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憩焉。”二年秋七月,石室成,抟手书数百言为表,其略曰:“臣抟大数有终,圣朝难恋,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如期而卒,经七日肢体犹温。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


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笺其指。抟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诗六百余首。


能逆知人意,斋中有大瓢挂壁上,道士贾休复心欲之,抟已知其意,谓休复曰:“子来非有他,盖欲吾瓢尔。”呼侍者取以与之,休复大惊,以为神。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夜宿云台观。抟中夜呼令趣归,沆未决;有顷,复曰:“可勿归矣。”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死,食顷而愈。


华阴⑧隐士李琪,自言唐开元中郎官,已数百岁,人罕见者;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幸华阴,至云台观,阅抟画像,除其观田租。


又有许琼者,开封鄢陵人。开宝⑨五年,子永罢庐县尉,诣匦上言:“臣年七十五,父琼年九十九,长兄八十一,次兄七十九,欲乞近地一官,以就荣养。”上览奏,召永讯之,即命迎其父赴阙。琼得封于讲武殿,上顾问⑩久之,悉能奏封,而词气不衰,言唐末以来事,历历可听。上悦其父子俱享遐寿,赐袭衣、犀带、银鞍勒马、帛三十匹、茶二十斤,授永鄢城令。是时,澶密齐沂莱江吉万州、江阴梁山军,各奏八十以上吕继美等二十九人,并赐爵公士,真宗时,凡老人年百岁以上者,州县以名闻,皆诏赐衣帛,米麦,长吏存抚之。


《宋史·隐逸列传(上)》卷四五七


震经学深醇(11),有《汉上易解》云:“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惇颐,惇颐传程颢、程颐。是时,张载讲学于二程、邵雍之间。故雍著《皇极经世书》,牧陈天地五十有五之数,惇颐作《通书》,程颐著《易传》,载造《太和》、《参两篇》。臣今以《易传》为宗,和会雍、载之论,上采汉、魏、吴、晋,下逮(12)有唐及今,包括异同,庶几道离而复合。”盖其学以王弼尽去旧说,杂以庄、老,专尚文辞为非是,故其于象数加详焉。


《宋史·朱震传》


[注 释]


①亳州:今安徽省境内。②涡水:即今豫东、皖北淮河支流涡河。本源承自古狼汤渠,今源承自贾鲁河。③后唐长兴:后唐明宗李亶年号(公元930—933年)。④显德:后周世宗柴荣年号(公元954—958年)。⑤太平兴国:北宋宋太宗赵匡义年号(公元976—984年)。⑥中书:官署名。唐始置。⑦端拱:北宋宋太宗赵光义年号(公元988—989年)。⑧华阴:即今陕西省华阴县。⑨开宝:宋太祖赵匡胤年号(公元968—976年)。⑩顾问:询问。(11)醇:形容程度之深。(12)逮:到。

猜你喜欢的书

过河入林

过河入林

这是海明威于1949年去意大利旅行和打猎回国之后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坎特威尔上校躲在有作者本人的影子。全书描写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主人公在战后不久去意大利的福萨尔塔重访他当年作战负伤的地点,去威尼斯游玩,与朋友们一起打野鸭子,并着重描写了他与美丽的意大利姑娘蕾纳塔之间毫无功利目的纯真爱情,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人类前途的关心,以及对人生的价值、爱情与死亡的思考。本书书名取自美国内战时期南军将领托马斯·杰克逊临死前所说的话,表现了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也名括他本人--视死如归的坚强性格。

罐头厂街

罐头厂街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海湾的一条海滨街道上。20世纪40年代初,那里以生产沙丁鱼罐头为主要特色,故称罐头厂街。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一位名叫医生的海洋生物学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并没有看不起邻居们赌徒、商贩、妓女、流浪汉,在他眼里,这些人很健康,干净得让人诧异。另一组人物,马克和他的伙伴们是一群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随遇而安地栖居在罐头厂街,他们的生活简简单单,既不掩饰自己的欲望,也不被金钱腐蚀心灵,为人真诚、乐于助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美国历史上动荡的十年,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使得社会各个阶层都感受到了压力,并动摇了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念,整个社会陷入了精神危机。《罐头厂街》中的这种理想生活状态是斯坦贝克为处在危机中的美国人所建立的价值体系。 《罐头厂街》首版于1945年,是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大萧条时期蒙特利地区底层阶级的精神面貌。

魏晋风度及其他

魏晋风度及其他

本书收录了鲁迅一些虽无学术文章的形式,但实则有着深刻的理论见解,而且在现实中也的确起过重要作用的杂文、序跋和译文附记等。作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目,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鲁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

侣山堂类辩

侣山堂类辩

《侣山堂类辩 》是张志聪集同学友生及诸门弟子数十人, 在侣山堂讲学, 探讨医理, 讲论方药, 钻研中医学术之专题论文集。书中充分反映了张志聪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张志聪主张:先难后易,苦志力学,主张反循序渐进法,以苦志力学为前提,先难其所难,后易其所易;辩异知同,举一反三,主张治学不为表面异同所迷感,要得其纲领,一以贯十,十以贯百,而后举一反三以引申之;共同研究,集思广益,十分重视发挥集体智慧,常集诸家一得之见,后人谓之开集体创作之先河;维护旧论,师不泥古,认为《伤寒论》未遭秦火之劫,虽经王叔和编次,但其义理首尾相贯,如神龙出没,为张仲景原旨。

金匮要略论注

金匮要略论注

二十四卷。清徐彬(生卒年不详)撰。徐彬字忠可,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清代医学家。曾从师于江西喻昌,颇得师传,深谙张机学说。曾撰有《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等著。《金匮要略论注》撰成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徐彬将古代著名医学典籍《金匮要略》整理编次为二十四卷 (原书分三卷)。每卷列一种病证,在原文之下分列“注曰”、“论曰”,以明要旨。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且颇重实际,故为医家称道。该书有光绪五年 (1879)扫叶山房藏版刊本,1937年上海书局据此印行。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阿那邠邸有七子。无笃信於佛法众。彼不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亦不改杀生。亦不改不与取。亦不改他淫。亦不改妄语。亦不改饮酒。尔时阿那邠邸长者告彼七子言:汝等。今可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亦莫杀生。莫不与取。莫他妻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