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囿

程文囿
  • 姓名:程文囿
  • 别名:字观泉, 号杏轩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歙县人
  • 出生日期:1761
  • 逝世日期:1833
  • 民族族群:

程文囿(1761~1833),字观泉, 号杏轩。清代医家。安徽歙县人。生活于乾隆、嘉庆年间。少业儒, 长习方书, 遂精于医学。以医书浩繁, 学者苦难遍阅, 乃积数十年之力, 上自《灵枢》《素问》, 下至历代名家, 采书三百余种, 综贯众说, 去芜存菁, 分类汇编而成《医述》十六卷, 包括《医学溯源》《伤寒提钩》《伤寒析疑》《杂证汇参》《女科原旨》《幼科集要》《痘疹精华》《方药备考》。尚有《程杏轩医案》三集, 录所治疑难病证之验案, 对真寒假热、实证类虚、阴极似阳等证, 辨析尤为精当。治学能融贯诸家之长, 遣药立方灵活多变。

程文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50岁的男人

50岁的男人

少校骑马进了庄园,外甥女希拉丽亚站在公馆外面的台阶上迎接他。他差点没有认出她来,她又长高了,变美了。她向着他飞奔过去,他像父亲一样紧紧拥抱她,他们很快走上台阶去看她的母亲。

鄱阳集

鄱阳集

四卷。宋洪皓(1088—1155)撰。洪皓字光弼,鄱阳 (今江西波阳县) 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中,为秀州司录。累擢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通问使,被金扣留。副使龚投归刘豫,而洪皓独不屈节,遂流窜冷山,居雪窖中。陈王固新甚敬礼之,使教诸子八人。后兀术杀固新,迁浩云中。至绍兴二十年(1143)始归国,留金十五年。后为秦桧所嫉,安置英州。居九年,始复朝奉郎,内徙至南雄州卒,谥忠宣。《四库全书总目》称:“皓大节凛然,照映今古。虽不必文章为重,然其子适、迈承籍学家并掇词科、著述纷纶,蜚声一代,渊源有自,皓实开之。”著有《松漠纪闻》、《帝王通要》、《姓氏指南》等,传称尚有文集五十卷,今皆不传。《鄱阳集》四卷,乃清四库撰官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编次而成。今有《四库全书》本。

马吊牌经

马吊牌经

冯梦龙撰。十三篇。马吊牌,古代博戏之一。始于明代中叶。冯梦龙著《马吊牌经》,记叙了马吊牌的玩法。马吊牌为四人同玩,通常是三人输一人赢,像马之四足吊起一足,所以称马吊牌。牌分四门,即文钱、索子、十字和万字,文钱、索子牌上画钱索图形,十字、万字牌上画《水浒》人像。玩时每人八张牌,其余放置中央,出牌以大压小。每门最大的牌叫赏肩,都是红张;最小的牌叫趣,从副肩到副趣叫做青张。因马吊牌共40叶纸牌,又被称为“叶子戏”,但与唐代的叶子戏名同实异。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又名《太上洞玄灵宝五篇真文赤书》,简称《赤书真文》。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原书二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三卷,收入洞真部本文类。本书列于道教灵宝诸经之首,其上卷所载「五老赤书真文」尤为重要。所谓「五老赤书真文」,是指五方天帝所掌录之五篇天书灵文,即《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九炁青天赤书玉篇真文》、《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三炁丹天赤书玉篇真文》、《中央玉宝元灵元老一十二气黄天赤书玉篇真文》、《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七炁白天赤书玉篇真文》、《北方洞阴朔丹郁绝五灵玄老五炁玄天赤书玉篇真文》。此五篇真文皆为篆文,共688字,据称乃元始天尊所说,出于空洞自然之中,五老掌录,秘于九天灵都之宫。实际只是五篇符咒文字,依法书写吞服,或佩带胸前肘后,可召神摄鬼,禳灾伏魔。此外本书中卷又载《八威策文》(符图),用于召伏蛟龙虎豹山精;有「五老灵符」,刻书佩身可免万灾。本书下卷则详叙五篇真文之功德福报及世人修持之法。总之,本书所述道法以书符唸咒,召神伏魔,辟邪禳灾为主,对唐宋道教有重要影响。

十力语要

十力语要

熊十力论学语录、笔札的汇编。凡四卷。卷一以193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十力论学语辑略》为基础略加修改,并补进四十年代初的若干书札而成。卷二收录了1936至1938年及1940年短札,曾于1940年单印行世。卷三收录了1942至1947年的文章书信和生平自叙,其中阐释《新唯识论》主旨的一些重要文章曾在《哲学评论》、《文哲月刊》、《思想与时代》等刊物上发表过。卷四即以作者于1930年自印的《尊闻录》为基础,增加了部分抗战期间的短札而成。作者在《增订十力语要缘起》中说:“此四卷之书,虽信手写来,信口道出,而其中自有关于哲学思想上许多问题及作人与为学精神之砥砺者,似未容抛弃。”本书对中、西、印文化和哲学均有所论列,从中可以了解作者各个时期的思想变化及“新唯识论”体系萌发、形成、发展的过程。通行本为1947年湖北“十力丛书”本。

运命论

运命论

三国魏李康撰。见《文选》第五十三卷。作者字萧远,生卒年不详,中山(今河北定县一带)人。为人耿介独立而不苟流俗,曾著《游山九吟》。魏明帝异其文,起用为寻阳长,政有美绩。生当汉魏之际,见惯了王朝的更替,政治集团的崛起与覆亡,政治清洗和身家毁灭,他面对这一切百思不得其解,觉得有冥冥的命运在操纵这一切,“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人因而应该“乐天知命”,“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就是全文反复申述的主旨。比起同时代作家阮籍的远迈不群,比起嵇康与命运高傲的抗争,本文作者未免太卑微了,可他的这种思想恰恰是太康作家的先导。文中大量的排比句式一气贯注,滔滔汩汩,气势很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