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斌

- 姓名:汤斌
- 别名:字孔伯,别号荆岘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河南睢州 (今河南睢县)
- 出生日期:公元1627
- 逝世日期:1687年
- 民族族群:
汤斌(公元1627~1687年),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号潜庵。清河南睢州 (今河南睢县) 人。是清初理学名臣,并以清廉刚正、敢言直谏闻名于顺治、康熙朝。
汤斌家世为“阀阅旧族”,明末已衰败,其父恪守家法,课子甚严。汤斌8岁入塾,恐有辱于先人事业,“遂笃志圣贤之学”。15岁以前,已读完《左传》、《战国策》、《公羊传》、《史记》、《汉书》等书。崇祯十四年 (公元1642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睢阳,汤斌一家避难逃至河北,后迁至浙江衢州,直至顺治二年 (公元1645年),全家人才由江西鄱阳湖返回故乡。汤斌自幼读书成癖,颠迫流离的日子里仍手不释卷,自此,他更是发奋苦读,尤其是致力于经史与宋儒之书,后在乡、州、府试中连连中捷。顺治九年, 汤斌中进士, 授宏文院庶吉上, 后又任国史院检讨,潼关道副使、江西岭北道参政。汤斌施政重变通,他推崇唐文宗时名臣崔郾“初治陕不鞭一人,既迁鄂而严刑不贷”,因时因地而制宜的做法。在任职岭北道参政时,他根据赣南战乱情况,审时度势,设伏大败明旧将李玉廷,有效地阻止了海上渔民军,使这一带局势很快稳定下来。
顺治十六年汤斌因父病故,回家守孝。康熙五年 (公元1666年),他闻听理学大师孙奇逢在辉县夏峰讲学,便投奔其门下,做了门徒。后成为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朱学是统治阶级提倡的官方哲学,汤斌是把朱学理论见诸于实践的倡导者,因而在统治阶级中得到重视。
康熙十七年,清圣祖玄烨决定举办博学鸿词科。汤斌在左都御史魏象枢、左副都御史金鋐的举荐下,应试取中一等,补翰林院侍讲,同编修彭孙通等人共同纂修明史。二十一年任《明史》总裁官。康熙二十三年,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任《大清会典》副总裁官。这年,江苏巡抚出缺,康熙帝因汤斌有操守,特简用,并赐御书、鞍马等。二十五年,升任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再次担任明史总裁。次年改任工部尚书。十月,因病去世。雍正十年 (公元1732年),入贤良祠。乾隆元年 (公元1736),迫溢文正。所著有《汤子遗书》 (一作《汤文正公全集》)传世。
汤斌生活在明清两个封建王朝更替的时代。他的思想体系属于程朱理学的儒家体系,所谓“学术师洙泗,政事慕唐虞”是对汤斌一生学术思想和政治成就的极好概括。
清政权发展到顺治、康熙年间已基本稳定,清朝统治阶级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因而清政权的发展比较稳固。一部分知识分子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 “经世致用” 的原则。“经世致用” 的目的就是摆脱明以来的社会危机,调整濒于崩溃的封建统治秩序,这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而汤斌正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
汤斌为官廉洁自律,恪守职责。在任江苏巡抚期间,曾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整肃吏治,严禁行贿受贿,先后发布《严禁征收钱粮勒索火耗私派之弊以恤民艰以清赋税告谕》、《严禁请托以肃官箴告谕》等文件,并且公开宣布:“本院执行如山,言出必行,断无宽容。”同时,大力开展反贪工作,动员官民进行揭发检举,并且根据揭发检举出来的材料,认真地进行立案审查,相继查处了在所辖区内苏州知府赵禄星、扬州知府张万寿、句容知县陈协浚、宜兴知县蔡司霑、如皋知县卢綖、睢宁知县葛之英、江都知县刘涛、金坛知县刘茂位等人贪污劣绩,并将他们绳之以法。从而狠狠地打击了贪官污吏的气焰,刹住了贪污贿赂的歪风。
汤斌关心民众疾苦。康熙二十四年秋,淮、扬、徐三府再次出现水灾,数十个州县的民众受灾。作为巡抚的汤斌,亲赴灾情严重的清河、桃源、宿迁、邳、丰诸州察看灾情,并且给朝廷上疏如实反映灾情,请求拨款赈恤。康熙得知后,即派户部侍郎素赫前往督赈,使得灾民及时得到赈济。此外,他还兴修水利,减轻人民的负担,任用贤才良士,兴办各州县社学,宣传儒家经典,修建泰伯祠、宋范仲淹祠、明周顺昌祠,毁弃在当地危害极大的五通神淫祠,禁止妇女敛财聚会,迎社赛神,提倡火葬,这些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百姓的欢迎。
汤斌致力于哲学思想研究。他的哲学著作,主要有《理学正宗》、《孝经阐义》、《事亲庸言》及《洛学编》等。在思想渊源上,深受孙奇逢的影响,虽属程朱理学体系,但因他主张“经世致用”,探讨“学术精策”,因而其见解接近唯物主义。但他又过于机械地看待事物,他认为“自古好为之君,必亲君子远小人”,只机械地将历史上的人物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类。汤斌主张进行社会实践,身体力行,从一点一滴做起,反对坐而论道,空谈心性。他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思想界有较大的影响,成为理学代表性的人物。
汤斌在史学上也颇有成就。他在纂修明史工作中,不仅为明史的编写制定了编例,还承担了编写任务,先后撰写了《明太祖本纪》四卷,裁定了《天文志》、《历志》和《五行志》,并撰写了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的人物列传,今有《拟明史稿》20卷存世。他还参与了清代《太宗文皇帝圣训》、《世祖皇帝圣训》的纂修。
汤斌是清康熙年间的一位治世名臣。他以操守廉洁而著称,多次受到康熙的表彰。当他病逝时,康熙特意遣大臣予以祭奠,并说: “汤斌任巡抚时,廉以自守,特加擢用。忽闻溘逝,深轸朕怀。命由驿还榇。”后祀于陕西、江西、江南名宦祠。
猜你喜欢的书
雪地上的女尸
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专为圣诞节准备的大餐。前菜:《梦境》和《弱者的愤怒》。神秘富翁近日来反复梦见自杀,他向多方求助但最终仍未逃出死亡的魔掌;一桩看似已了结的命案,死者的妻子却一口咬定真凶另有其人。主菜:《雪地上的女尸》和《西班牙箱子之谜》。波洛应大人物之邀前去追回王子失窃的宝石,却在做客的家庭里遭遇雪地命案;几位上流社会的男女们常常一起聚会,这一次狂欢过后,其中一位竟死在客厅的箱子里。还有饭后冰淇淋:《二十四只黑画眉》。年迈的亨利每周二和周四都去同一家餐厅吃晚餐,跌下自家楼梯那天他也去了,只不过点了完全不同的食物,波洛认为死亡的秘密就藏在黑莓派里。
祝您有个好胃口。
昭德新编
杂著。北宋晁迥撰。3卷。此书为作者晚年居住昭德坊时所作,故以名书。大旨劝人为善,掺入了一些佛教思想,可借以了解宋代的政治、伦理思想与佛教的影响。宋初承唐遗俗,士大夫多究心于佛典。晁迥晚年也受其影响,遍读经史百家及释老典籍,掇拾有关治道、劝善及风俗习惯等论述及遗文轶事,积累成编。因其居于昭德坊,故称《昭德新编》。晁迥生前此书未传,其五世孙晁溯搜集家集,从著名史学家李焘处得到此书。南宋庆元中曾有刊本,明嘉靖时又有重刊本.
太虚心渊篇
太虚心渊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前半篇为序说,后半篇载五言绝句四十三首,以解释序说之意,主要论述观心见性之道。谓我性既肇,禀受无殊,圆明澄莹,恶种不萌。唯逐缘滞因,贪恋尘欲,意昧识迷,乃背生趣死。若能浇善根,洗诸垢,以心观心,以性观性,内观我心无心,外鉴物形无形,令一性净洁明白,无挂无念,圆若秋月,湛若白云,得空空不住,实实无相,便可入净境,明见大道。此书受《清静经》及佛教心性说影响,显而易见。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4《灵宝中盟经目》著录《上清高上太上道君洞真金玄八景玉箓》,为六朝符箓。本文盖其中一部分。述佩符诵经以升仙。
宋词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大辞典》精选276位词人1001首代表作,以目前优秀宋词版本为底本,同时参照中华书局《全宋词》,从创作匠心、艺术特色、词史地位三大角度,重新阐释宋词创作艺术特点,更好地把握了宋词全貌。词作鉴赏与文化解读相得益彰,引人入胜。本书符合当代阅读习惯,选录经典品评,结合今人研究,全新解读宋词。
纯备德禅师语录
清广德说,智远等编。卷首收序;卷一收住彝陵州黄陵月峡禅院语录、住大悲禅院语录、小参、法语;卷二收法语、机缘、颂古、联芳、诗偈、偈、佛事、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