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姜

- 姓名:本地姜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广东化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本地姜,真名叫梁凿贵,生卒年月不详,广东化州人。其父是信宜水口禾谷村人,生下本地姜后全家搬到化州梅垌村。是清末民初闻名于广东湛江、雷州、廉江、化州、高州、吴川、电白一带的民间风水大师,与当时任高州府的戴锡伦知府齐名。据传他与戴府各有千秋,戴府擅理气,本地姜专形峦,其寻龙点穴之技出神入化,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
本地姜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比哀兰德
《比哀兰德》主要事实很简单,交织在一起的因素却是光怪陆离;因为人的外部表现可能很单纯,行事可能很无聊,不值一谈,他的精神与情绪的波动永远是复杂的,以比哀兰德来说,周围大大小小的事故从头至尾造成她的悲剧,她遭遇不幸好像是不可理解的;以别的人物来说,一切演变都合乎斗争的逻辑,不但在意料之中,而且动机和目标都很明确,经过深思熟虑的策划和有意的推动:比哀兰德不过是他们在向上爬的阶梯上踩死的一个虫蚁而已。在并无感伤气质的读者眼中,与比哀兰德的悲剧平行的原是一场由大小布尔乔亚扮演的丑恶的话剧。
甫田集
诗文集,明文徵明撰。徵明(1470—1559),名璧,以字行,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此集收诗十五卷、文二十卷,附其子文“行略”一卷。内容有诗、叙、记、赞、字辞、颂、题跋、祭文、书、行状、传、墓志、墓表、墓碑、阡碑等。明刻本。函套后附一纸为耿文光题跋:“右《甫田集》三十五卷,附录行略一卷,明翰林待诏文徵明撰。徵明名璧,以字行。工诗善书画,同游诸人为杨循吉、祝允明、郡族唐寅皆一时名流。其诗文笔法皆有所授,非特一艺之精也,余独服其一介不取可医俗士贪鄙之怀,景行其人心向往之,今山重欲行流连不释,因录其考帖诸跋付之坊友李子俊。光绪壬午(1882)十月十日耿文光题。”钤有“耿文光印”、“星垣”等印。祁县图藏。
陶渊明集
诗文集。东晋陶潜(365—427)撰。七卷。潜字渊明,又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四十一岁任彭泽令,在任八十余日,毅然解官归稳田园,躬耕自资,卒,私谥靖节。或题作《陶靖节集》。始为梁萧统所编,凡八卷。北齐阳休之增《五孝传》及《四八目》,为十卷。南宋李公焕加以笺注,成《笺注陶渊明集》十卷,凡诗四卷,赋一卷,文三卷,《圣贤群辅录》二卷。有影印本。少有“大济苍生”之壮志,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现存诗一百二十余首,凡四卷;传记、辞赋、疏赞和祭文十二篇,凡三卷。诗歌成就突出,内容丰富。
穷鬼传
戴名世著。见《南山集》,收于《清代散文选注》。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时作者以教书餬口,生活困顿,遂写此文以抒不平之气。唐代韩愈曾作杂文《送穷文》以抒愤。此文进一步发挥为穷鬼作传。开头写曾依附于韩愈的穷鬼,九百年后来附于被褐先生(即作者),于是使他“穷于言”、“穷于行”、“穷于辩”、“穷于才”、“穷于游”,动辄得咎,“蒙尘垢”,“忧众口”,一生潦倒。然而穷鬼向他指出,“穷”于先生亦有功:“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往独来而游于无穷”,说明“穷”能锻炼自己愤世嫉俗的倔傲的性格。最后,写穷鬼的功效已成,隐身而去。全篇借为穷鬼立传,揭露社会的黑暗,世态的炎凉,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磊落孤愤之慨,表现了对现实的抗争态度。文中采用寓言手法,寓庄于谐,笔墨淋漓酣畅,曲尽激愤之情。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撰人不详。盖为唐代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为洞渊天尊所说,用于消除瘟疫。内称下界生民遭遇瘟疫,皆因不敬三宝,呵天骂地,心行谄曲,为非造罪。又称五帝使者奉持天符文牒,行于诸般疾疫。患者应低声下气,礼谢辞遣。于家中建立道场,焚香诵经,即可消灾。
搜神记白话文
志怪小说,东晋干宝撰,20卷。原书已佚,现在流行的本子是后人缀辑增补而成的,共收入大小故事464条。作者自称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给鬼神天命观提供例证而作,全书充斥着宗教迷信观念自不待言。但由于所录故事,包含着不少神话传说,有着积极健康的内容,是它的精华所在。象“盘瓠”的故事,就是古代蛮族关于本民族起源的推原神话,“蚕马”的故事就是一个用幻想解释桑蚕起源的优美动人的神话。《干将莫邪》反映了人民的反抗精神,《李寄》写出了为民除害的英雄事迹,《董永》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韩凭夫妇》、《吴王小女》则是为青年男女生死不渝的爱情唱的赞歌。这些故事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但结构完整,行文曲折,富于变化,且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三国演义》、冯梦龙的“三言”、《聊斋志异》等小说从中吸取了不少材料。关汉卿的《窦娥冤》即取材于《东海孝妇》。鲁迅小说《铸剑》、《干将莫邪》,黄梅戏《天仙配》也都源于本书。此为搜神记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