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沁

徐沁
  • 姓名:徐沁
  • 别名:字楚公、野公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徐沁,明清之际画论家。字楚公、野公,自号委羽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其绘画美学思想,认为山水画具有“以笔墨之灵,开拓胸次,而与造物争奇”的审美功能。要表达大自然之美对于人的情感反应,并非只求描摹其表面形似的特征;“当烟云灭没,泉石幽深,随所寓而发之,悠然会心,俱成天趣,非若体貌他物者,殚心毕智,以求形似,规规乎游方之内也。”又提出“画学与禅宗并盛”(《明画录》卷二)的命题。对山水画分为南北宗的风格特征,尤其对南宗“以士气入雅者”的特点,极为重视。认为人物画,应以“形模为先”。“气韵精神”是在“造微入妙”的基础上,达到“各极其变”的效果。强调历史人物画写实的重要性:“至于传写古事,必合经史。衣冠器具,时各不同。”“绘经史事,状貌服饰,必与时代吻合,洵推能品。”(《明画录》卷一)又认为道释画具有永恒的魅力,著名的画家也是著名的道释画家:“古人以画名家率由道释始,号顾、陆、张、吴,妙绩永绝,而瓦棺《维摩》,柏堂庐舍,见诸载籍者,恍乎若在。试观冥思落笔,倾都聚观,辇金输财,动以百万,此岂后人所能及哉?”(同上)重视画家的审美激情、灵感的作用,要求从不同题材出发选取不同表现方法,欣赏不同绘画的风格审美特征,如人物画的“遒劲”、“秀逸”,宫室画的“窈窕”、“华整”,山水画的“苍秀”、“清润”、“宕逸”、“疏淡”、“萧散”、“古雅”,花鸟画的“隽逸”、“清淡”、“秀雅”等。其绘画美学,特别重视不知名画家的史迹记载及为士大夫鄙为“匠气”的“界画”,认为“画宫室者,胸中先有一卷《木经》,始堪落笔,昔人谓屋木折算,无亏笔墨,均壮深远空,一点一画,皆有规矩准绳,非若它画,可以草率意会也。”反映其时代艺术深入于民间及深受广泛欢迎的实用审美倾向。著有《明画录》八卷。

徐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入世之初

入世之初

《入世之初》于一八四二年二月脱稿,同年七月二十六至九月四日在《宪政报》上连载,题为《招摇撞骗的危险》。一八四四年六月由杜蒙书屋出版单行本,分上、下两册(下册附有中篇小说《假情妇》),篇名改为《入世之初》。一八四五年编入《人间喜剧》十六卷本第四卷,属“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本篇由作者的妹妹洛尔提供素材,主旨在表现年轻人的成长及其心理特点,因而作者曾经考虑用《青年们》作为标题。小说以温和的态度批评了年轻人爱慕虚荣、贪图享受,喜欢吹牛说大话等弱点,也描写了他们通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如何从所犯错误中接受教训,逐步变得成熟、老练起来。作为风俗史家的巴尔扎克,善于结合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地位来分析和刻画他们的性格。特别是首尾呼应的两次公共马车旅行,巧妙地勾画出了从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时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面貌和他们的变化发展,并充分显示了作家在对话中塑造形象的才能。

天学会通

天学会通

一卷。清薛凤祚撰。是书本穆尼阁《天步真原》而作,在于介绍推算交食之法。其法按年月日时度数,逐次检取角度加减而得食分时刻方位,堪称简捷精密。有乾隆朝刊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招远县续志

招远县续志

四卷。清陈国器、边象曾修,李荫、路藻纂。陈国器,道光年间任招远县知县。边象曾,道光间曾任招远知县。李荫、路藻招远县志,自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张作砺创修后,又已二百余年未经续作。陈国器莅任后,就集邑中绅士,倡议设局修志,分负采访之责,广搜佚文,博谘近事,历数月而续志成。《招远县续志》道光二十六年 (1846)刻本。全书四卷,志目为:星野仍旧、灾祥续、沿革仍旧、疆域仍旧、山川、桥梁附续、城池仍旧、公署续、学宫仍旧、祀典续、乡都、坊市附续、古迹仍旧、寺观仍旧、风俗仍旧、物产续、赋役续、封建仍旧、职官续、科贡、封荫、武科附续、人物续、列女续、仙释续、艺文续。此志体例、记事,全袭旧志,只增近事而已。然简陋芜杂。

崔公入药镜注解

崔公入药镜注解

元末明初王道渊 (玠) 注。唐末五代人崔希范于五代撰《入药镜》,教人采先天气,运后天气,烹炼精气神,修炼内丹。王道渊逐句详释,劝人行火退符之间,务在存诚。末尾更附《挂金索》

般若心经句解易知

般若心经句解易知

般若心经句解易知,一卷,清王泽泩注解并序。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宋北印土沙门施謢译。三宝尊菩萨造,释大域龙树菩萨所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