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时

- 姓名:刘应时
- 别名:字良佐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四明慈溪(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刘应时,宋代诗人,字良佐,号颐庵居士,四明慈溪(今属浙江)人。名儒刘继宽之子,生平经历不详。有《颐庵居士集》二卷。范大成深赏其诗,《闻范至能匄祠》有“酷爱新诗成异遇,每于广坐语诸儒”之句。陆游序其诗,举“颇识造物意,长容吾辈闲”、“日晏犹便睡,犬鸣知有人”、“世事不复问,旧书时一看”、“一夜催花雨,数家邻水村”、“青山空解供望眼,浊酒不能浇别愁”、“觅句忍饥贫亦乐,钞书得味老何伤”之句,谓为“卓然自得”。盖谓锤炼之极,出以自然,无做作之迹。杨万里亦序其诗,赞其“睡魔正与诗魔战,窗外一声婆饼焦”信手拈来、颇涉粗犷之句。盖陆、杨作诗,风格不同,欣赏的角度也就不同。全面权衡,其诗“虽格力稍薄,不能与游等并驾,而往来于诸人之间,耳濡目染,终有典型,较宋末江湖诸人,固居然雅音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然仍具有南宋初、中期的气象与规模,在后来的江湖诗人之上。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九二有传。今传《颐庵居士集序》二卷,有明嘉靖四年刘世龙刻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二一五一至二一五二录其诗二卷。事迹见本集序跋。
刘应时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都尔的本堂神甫
主要讲述了一个主教是如何从默默无闻、潜伏在最底层,受人压抑十余年,在众人都看着他表面即将要死放松了警戒的心、并带着同情怜悯的态度时,一步步靠什么手段最后成功地攀爬上主教地位;又是如何在最无望的时候,翻身攻击的。
丹论诀旨心鉴
题“张元德撰”。《通志》著录。《云笈七签》卷66收录,题为《丹论诀旨心照五篇》,署“南阳张玄德撰”。撰于宋前。述金丹术,称唯铅汞二物为至药,非用四黄八石。
首尾吟
首尾吟,组诗,一卷,135首。为邵雍自创的诗作形式,七律,以“尧夫非是爱吟诗”开篇并结句,首尾连环。富有喜剧气息,曾风行一时。司马光、程颢均有和作。毕亨《题伊川击壤集后》云:“予家食时,手录康节先生《首尾吟》二十余首,读之欣然自得。”至明代,还有“庄昶诸人,转相摹仿”。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元杂剧剧本。简名《任风子》。马致远撰。末本。剧写终南山下甘河镇任屠,浑名任风子,有神仙之分。马丹阳拟度他成仙,先劝化镇上人都不要吃荤,屠户们因而折了本,纷纷往告任风子,并推其持刀去杀马丹阳。任屠不听妻子劝阻,夜入马丹阳家,反为护法神所杀。任向马索头,马令其自摸,则头仍在,于是猛省,决意随马丹阳修道。任屠妻劝其回家,任写了休书,又摔死儿子,立意出家。马丹阳使六贼来考验任屠,又叫任儿子的鬼魂来索命,任屠一一忍耐住了,于是成仙。剧中情节原本《金莲正宗记·马丹阳传》中度脱屠者刘清的故事,纯是宣扬宗教。但因作者富于才情,又是散曲大家,故其中部分曲词典雅清丽,有抒情诗的格调,为元明戏曲家所推崇。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脉望馆抄校本、《元曲选》本、《酹江集》本。元刊本仅载曲词和简单科白。
朝宗禅师语录
十卷,明通忍说。行导编(依驹本印)。一卷缘起上堂,二卷上堂,三卷上堂,四卷小参,五卷小参晚参升座,六卷普说,七卷机缘,八卷请益,九卷法语颂古杂偈佛事,十卷书问塔铭。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
凡四卷。唐代金刚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略称略出经、略出念诵经。乃摘自十万颂广本金刚顶经之精要,故称略出经。与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俱为密宗重要之依据经典。内容大要为对灌顶受法弟子说灌顶入坛者之资格,明示真言持诵之时、处及持诵入定等之法;其次叙述自一切如来之心次第出生三十七尊,略说五相成身观及灌顶法;并言明入坛灌顶之仪则、灌顶护摩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