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翚

- 姓名:刘子翚
- 别名:字彦冲,号屏山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 出生日期:1101
- 逝世日期:1147
- 民族族群: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号屏山,亦号病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未冠游太学,以父荫补承务郎,入真定幕府。建炎三年,通判兴化军,秩满以最闻。以疾不堪吏事,乞闲,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居屏山潭溪,独居一室,终日危坐,意有所得则书之,或咏歌自适,讲学不倦。与胡宪、刘勉之交游,相互切磋学问,朱熹尝从其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刘子翚天资卓异,读书广博,笔力甚高,诗文俱工。如《圣传论》十篇、《维民论》三篇及论时事札子十八篇,都能针对时事而作,四库馆臣称其“辨析明快,曲折尽意,无南宋人语录之习;论事之文,洞悉时势,亦无迂阔之见”,为“明体达用之作,非坐谈三代、惟骜虚名者比”(《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七)。与江西派诗人吕本中、韩驹、曾几等相往还,故其诗歌受江西诗派影响,古风高秀,不袭陈调;近体苍劲卓炼,颇杂禅宗语意(同上书)。《游朱勔园》、《靖康改元四十韵》、《汴京纪事》二十首、《题李忠愍集》等篇,吟咏时事,抒发对国事时局之感慨,风格沉郁。还有一些抒情写景诗,意象生动,风格明快清新,而无道学头巾气。朱熹称其《闻筝》诗“规模意态,全是学《文选》乐府诸篇,不杂近世俗体,故其气韵高古而音节华畅,一时辈流少能及之”(《跋病翁先生诗》)。洪迈论其《吴傅朋游丝帖歌》驰骋痛快,隐含讥讽之意,在近百篇同类之作中堪称绝唱(《容斋三笔》卷二)。著有《屏山集》二十卷,最早刊刻于南宋乾道间,今存明弘治十七年刊本、正德七年刊本、《四库全书》本、清道光十八年秋柯草堂刊本等。《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四首。《全宋诗》卷一九一二至一九二二录其诗十一卷。《全宋文》卷四二五五至四二六○收其文六卷。事迹见朱熹《屏山先生刘公墓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宋史》卷四三四本传。
刘子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禁治产
故事很简单,结尾却很令人意外和震撼。一切似乎在作者的笔下,在读者的眼里,善良正直的,一定会得到大团圆的结局。因为作为法官的包比诺是一个清廉的法官,最后经过认真调查发现,交际花侯爵夫人告早已分居的其夫侯爵是疯子要求禁治产是一场骗局,被事实中高尚的侯爵感动了,并紧紧握着侯爵的手保证:绝对不会让侯爵禁治产的。没想到,在写好报告准备递交的时候,被法院院长叫到了办公室。
梧冈集
诗文集。明唐文凤撰。十卷。文凤字子仪,号梦鹤,歙县(今属安徽)人。与祖元、父桂芳均以文学擅名。永乐中荐授兴国知县,改赵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文凤知兴国,颇有政绩。著有《朝阳类稿》、《政余类稿》、《老学文稿》等。多散佚。是集所收不足十之三四,约九万字。其诗文丰赡深厚,刊落浮华,不失其家法,颇具乃父清谐婉丽遗风。有《四库全书》本,《唐氏三先生集》本。
尊白堂集
宋代诗文别集。6卷。虞俦著。据陈贵谊原序,本有22卷,年久有散佚。《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所收编为诗4卷、文2卷。集名“尊白”,即表示对白居易的仰慕。在《读白乐天诗集》中有“大节更思公出处,寥寥千载是吾师”的句子。《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所作韵语,类皆明白显畅,不事藻饰。其真朴之处,颇近居易,而粗率流易之处,亦颇近居易”。如《劝农》一诗所表现的忧国忧民之心,与白居易的精神极为相通:“平生忧国愿年丰,荒政那知技已穷。千里农桑千里雨,一番桃李一番风。宦游老去春强半,劝相归来日过中。自愧活人无好手,只将水旱祷天公。”散文大多是制诰、札子,其中有些对时政的议论,十分激切。如《上时政阙失札子》内有“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言路之开,社稷之福也”等语,表现了对国事的关切。
锻炼锻炼
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发表于《火花》1958年8月号和《人民文学》1958年9月号。山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9月初版、10月2版;作家出版社1958年11月初版、1960年再版。收入作家出版社1959年8月出版的《1958年·短篇小说选》、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出版的《山西短篇小说选(1949—1979》中。1957年秋,争先社开始整风,副主任杨小四给社里的两个落后妇女“小腿疼”和“吃不饱”贴了一张顺口溜的大字报,批评她们好吃懒做,自私取巧。小说通过“小腿疼”闹社房,“吃不饱”拨弄是非和棉田风波的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农村落后妇女的形象,揭示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复杂性,提出了教育落后农民对于巩固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同时,小说还描写了社主任王聚海对落后妇女一味迁就,而对一些与他想法不同的年轻人则让人家“锻炼锻炼”的错误态度,批评了王聚海式的无原则、怕矛盾、压制新生力量、庇护落后思想的干部,指出了这种“和事佬”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的危害性。在作品中,作者还满腔热情地赞扬了以杨小四为代表的新干部,写了他们敢于理直气壮地维护纪律、坚持原则的好作风。在艺术上,小说善于在对照衬托中刻画人物,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王聚海常常让别人“锻炼锻炼”的口头语,神情毕肖地画出了一个是非不辨、赏罚不明的官僚主义的干部形象。
尊经阁记
《尊经阁记》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的着眼点不是“阁”而是“尊经”,所以文章的重点并未放在其阁之规模、样式及内部结构上,而是阐述儒家经典的作用和意义,抨击不能正确对待儒家经典的现象,从理论上说明了“尊经”的重要性。充分表现了王守仁看问题的思想的深度、角度与一般文人的不同。
遗日摩尼宝经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即《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