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安卿

- 姓名:岑安卿
- 别名:字静能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余姚(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286
- 逝世日期:1355
- 民族族群:
岑安卿(1286~1355)元代诗人。字静能,因其所居近栲栳峰,遂自号栲栳山人,余姚(今属浙江)人。与李孝光、危素友善,一生未仕,从他的《灌畦》诗看,是位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有诗说:“我穷不出门,颇觉天地窄”(《会资敬庵诗》),正是他终身的写照。作有《三哀诗》,分咏里中三位宋遗民,顾嗣立说“寄托深远,有俯仰今昔之思焉”(《元诗选》),意谓诗中含有不忘故宋意,而清四库馆臣已辨其非,指出了他的穿凿之处。《四库全书总目》称他“志行高洁”,“其诗戛戛孤往,如其为人”。其五言诗质朴,《笔精》认为“平淡不类元习”,即无秾丽之习,但缺乏文采,时有议论,诗味较淡,虽有清新有味如“蛩鸣深巷静,月昃半明楼”之句,却乏完美可诵之篇。相形之下,其七古写得较好,气势流畅,也有文采,如《凤凰台》、《谢李仲容见赠》诸诗。他学李贺,除《伤心行用李长吉韵》这样直接仿效的作品外,如《逢秋》从意境到风格到用语都与贺诗相近。著有《栲栳山人集》三卷,系其邑人宋禧编辑,宋曾为安卿题像,叙其生平,附于集中,其生平事迹又见《(万历)余姚县志》卷一六、《元诗选·初集》小传、《新元史》卷二三八。
岑安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八十天环游地球
长篇小说。凡尔纳著。作于1873年。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笔调幽默轻松,在故事的阅读中,读者虽然免不了不时地替主人公福克先生担忧,但又可以惬意地饱览世界各地的风情民俗、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它的成书时间是1872年,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一部名作。小说叙述英国人福克先生与朋友打赌,立誓在80天内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俱乐部的其他成员对此摇头不信。福克为实践赌誓,冲破重重险阻,有时乘马车,有时骑大象,有时则改乘套帆的雪橇,极尽人类智慧。一路上,由于仆人路路通的莽撞、旅行指南的不确切、对某些国家风俗习惯的不熟悉,福克曾遇到很多意外的障碍,最令人生厌的是,一位密探怀疑他是抢劫一家银行的主犯,在旅途中寸步不离地监视,无形中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福克的绊脚石。所有这些,都被福克机智而巧妙地应付了过去。旅行中,福克虽时间紧张匆促,但却不失其优雅风度,处处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印度他救出一位年轻的寡妇,回到伦敦后,她成为福克的妻子。福克本以为自己晚到了24小时,但情急中他忘记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圈,正好在时差上节约出24小时来。他的如期而至使俱乐部成员大吃一惊。
医宗必读
中医门径书。十卷。明李中梓撰。成书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本书卷一为医论及图说,其中医论十四篇,详述医学源流及业医应有的知识,代表作者学术思想的“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和“水火阴阳论”即在其中,图说则论述了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卷二为脉诊、色诊。卷三卷四分草、木、果、谷等十类论述常用药物三百五十余种。卷五至卷十,论伤寒及内科杂证三十六种,每种病证均先取《内经》之说,次采各家名论,并参以己见,对其病因病机、脉象症状,治法方药等详加论述,其间每有独到见解。如对“伤风”主张防治兼顾;“积聚”证治疗分初、中、末、三法;“肿胀”分寒热虚实之辨;“心腹诸痛”从部位的不同分析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等,对临床都有指导意义。在学术上,作者主要继承了张元素、李杲、薛已、张介宾等易水学派诸医家的学术思想,主张脾肾并重,阴阳并重以阳气为主。他认为人身之根本有二,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治先天之本当分水火,治后天之本当分饮食劳倦。水不足而火旺,用六味丸壮水以制阳光;火不足而水盛,用八味丸益火以消阴翳;饮食伤者虚中有实,用枳术丸消而补之;劳倦伤者属虚,用补中益气汤补之。李氏师众取长,持论公允,善于概括总结,如书中明确提出的“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俱要,补气在补血之先”、“阳阴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等论断,即一直为后世所遵。本书内容简易,立论中肯,辨析精详,选方实用,为学习中医的习用之书。
脚气治法总要
二卷。宋董汲(生卒年不详)撰。董汲,字及之,东平 (今属山东)人,少时多病,立志务医。作者对内、儿诸科均有研究,尤擅治小儿痘疹等疾患,著有《小儿斑疹备急方》等。《脚气治法总要》撰成于北宋元祐八年 (1093),原书一卷,《宋史·艺文志》有著录,后散佚,《四库全书》从 《永乐大典》辑出,分为上、下二卷。上卷首先阐述脚气病研究历史,探究病因、病机、病状,论说证治原则。脚气之疾在黄帝时名为厥疾,两汉之间名为缓风,南北朝时称作脚弱,唐代始称脚气。此病皆由风毒湿气而致,但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治疗方式也应有别。接着分为十二篇论,详论上述内容。下卷列疗方四十六首,区分情况,内服外用,十分赅备。此书是一部论述周密、内容丰富的脚气病学专著,也是我国医籍中得以保存的此类著作中最早一部。有《四库全书》本,振绮堂抄本,1958年商务印书馆铅印 《董汲医学论著三种》 (包括本书)本。
关尹子
或作《关令子》,又称《文始真经》,《无上妙道文始真经》。三卷,旧题周尹喜撰。《汉书·艺文志》有《关尹子》九篇,而《隋书》及两《唐志》均无著录,可知其亡佚已久。南宋时此书复出;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记,乃“徐蒇子礼得之于永嘉孙定”,而“未知孙定从何传授”。书首有刘向《叙录》(陈振孙认为其文亦不似刘向手笔),称此书由盖公授曹参,曹参死,以之陪葬。汉武帝时,有方士献此书,作七篇,存于太常;而淮南王刘安“好道聚书,有此不出”,后刘安以谋反得罪,书归刘向之父刘德,刘向即据七篇本与九篇本“除错不可考,增阙断续者”,定为九篇。明学者宋濂《诸子辨》称此书当即孙定伪托,《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或唐末五代间方士解文章者所为”。书分《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九篇,篇目下各缀数语解题。今本作三卷。其书杂采道、儒、释及神仙方技家言,颇有理致,兼富辞采,实属道家要籍。有《说郛三种》本、《墨海金壶》本、《四部备要》本、《珠丛别录》本、《道藏》本、《四库全书》本、《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菊庄词
清词别集。徐釚撰。1卷,收词110阕。徐釚的词,格调华秀而趋于苍老沉着,声调谐合而不戾于古。“便娟芊丽,已轶花间草堂而上,称贵轻婉而戒浮腻”(丁澎序),如[蝶恋花]《客中感春》、[卜算子]《春恨》等。也有少数感慨豪宕之作,如[望海潮]《登吴山绝顶》、[念奴娇]《题陈其年乌丝词》等。其词用意幽细,造语雅当,多咏怀唱和之作,“艳而不流于靡曼,澹而不入于枯寂”(王嗣槐序),甚为后人称颂。徐釚词与纳兰性德词同为朝鲜使臣购去,传诵域外。集前有丁澎、王嗣槐、傅燮诇3序,吴蔼跋。有《百名家词钞初集》本,《清名家词》本。
浮石禅师语录
十卷。清代释通贤撰。通贤,俗姓赵,字浮石,当湖(今地不详)人。生有奇特禀性,厌烦薰腥。稍长萌发出家之念,十九岁在越南削发出家,归回故里后,因其父母以独生子苦留,稍又蓄发。后转投佛门,于武原普净庵受沙弥戒。后长住天童寺直至七十五岁圆寂。通贤回首平生,静思往事,自闻佛经,感慨颇多。遂思绪集于笔端,勤功用于著述,将其一生奉佛行法所得,用语录体撰成《浮石禅师语录》十卷。成为他留给后人的一份遗产,现见载版本有清康熙元年壬寅刊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