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麟

沈梦麟
  • 姓名:沈梦麟
  • 别名:字原昭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归安(浙江吴兴)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沈梦麟,元代诗文家。字原昭。归安(浙江吴兴)人。精通《易经》,后至元五年(1339)中乡试,授婺源州学正,迁武康县令。至正年间兵乱四起,他便解职回归归安的花溪故里。刘基常到花溪看望沈梦麟,并赠诗说:“杜陵老去诗千百,陶令归来酒一尊。”明初曾以贤良征召他入朝,他称病不复试。他3次应聘主持闽浙乡试的考试,两次充任会试同考官,明太祖朱元璋待之以礼,并当面称他为“老试官”。他去世时,年已93岁。所著有《花溪集》3卷,由于传本相当少见,顾嗣立辑《元诗选》时未收入他的诗篇。他一生的主要时间都是归隐于乡里,著述相当丰富。由于他死后其家罹祸,子孙谪戍北边,文稿也因之散佚。沈梦麟与赵孟頫同乡,而且是姻亲。他的诗风受到赵孟頫的影响。他的诗以七言律诗最为工稳得体,被时人称为“沈八句”。他的年寿颇高,又亲身经历了元明易代的巨大社会变迁,但他的诗文却比较淡泊。

沈梦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清洁女工之死

清洁女工之死

《清洁女工之死》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著侦探小说,属于“赫尔克里·波洛”系列。麦金蒂太太死了,是被人残忍地击中后脑勺致死的。嫌疑立即被锁定在性格怪异的房客詹姆斯·本特利身上,因为他的衣服上沾有死者的血迹和头发。然而,有些事情不对劲:本特利看上去不像是个杀人凶手。 谜底是否能够从死亡发生两天前的一张剪报上揭开。亡命凶手仍然逍遥法外,赫尔克里·波洛不得不防种种不测,才能在最后发现真相……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道士所作。唐王悬河《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皇人守三一经》,疑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经文称轩辕黄帝往峨嵋山求见天真皇人,皇人授之存思服食要道。皇人称人身之神、血、炁为三一;泥丸、绛宫、丹田(即人体上中下三丹田)为三一之宫;又称五方之精炁为五牙,五牙即五气。修道者若能依法存守三一,服食五牙,割欲绝粒,则能身壮年寿,却邪成仙。故本书名曰「三一五气真经」。经文中又言存守真一之道。其内容已见于《抱朴子•地真篇》。

生天经颂解

生天经颂解

生天经颂解,金元时道士王吉昌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此书为《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之注解。注文以七绝颂诗体写成。逐句解说经义。大抵以性命双修为宗旨,宣扬清静修心,并涉及内丹惨炼。其说本于全真教义。

青城十九侠

青城十九侠

《青城十九侠》,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还珠楼主所作武侠小说。未完,1935年5月起在《新北平报》连载;旋由天津励力出版社按集出版单行本,至1943年10月出版第24集;1947年11月由两利书局出版、正气书局印行第25集。小说第一回曾借矮叟朱梅之口说:“师弟伏魔真人姜庶……执意要创设青城一派,以传本门衣钵。头一代按照先恩师遗偈,共只收男女弟子十九人。”《青城十九侠》即以朱梅的这段话为张本,着力记叙清初青城派剑仙的众弟子罗鹭、裘元、虞南绮、狄胜男、狄勿暴、纪异、吕灵姑、杨永、杨映雪以及纪登、陶钧、杨翊、陈太真、呼延显、尤璜、方环、司明、涂雷、颜虎等十九人修仙炼剑、行道诛邪、开创青城派的武侠故事。

唐才子传

唐才子传

唐及五代诗人传记汇编。10卷。元代辛文房著。本书卷首有写于元年宗大德八年(1304)的引言,即应编成于此时。全书以10卷的篇幅论列了398位唐(包括五代)诗人,其中有专传的为278人,附见的为120人。为一代诗人作列传,在此书问世之前未曾有过,因此,无论从开创意义而言,或是从其资料丰富、涉及面广博而言,本书都是研究唐诗最主要的典籍之一。到清初,本书在国内已无传本,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文,重编为8卷,但仅存有287位诗人的传记。本书自元代问世以来,曾传入邻国,日本尚保存有其元利10卷本,清光绪年间由杨守敬访得日本流传的10卷原本,影印行世,国内才又得见本书的全貌。自1987年5月至1990年9月,中华书局陆续分4册出版了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唐才子传校笺》的原文校勘由孙映逵完成,全书的校笺工作分由20余位学者分工撰写。校笺主要包括:考证原书资料出处,纠正史实讹误,补辑原书未备的重要资料。校笺一问世,立即受到学术界好评,不但提供了该书的通行本,也成为唐诗人生平资料的集大成者。

春秋三传辨疑

春秋三传辨疑

《春秋》学著作。元程端学撰。二十卷。程端学,字时叔,至治进士,官至太常博士。通《春秋》。此书外,另有《春秋本义》、《春秋或问》。是书以攻驳“三传”为主。凡端学以为可疑者,皆摘录经文传文而疏辨于下。大抵先存一必欲废传之心,而百计以求其瑕颣。求之不得,则以“不可信”一语否定。盖不信“三传”之说,创始于啖助、赵匡。其后析为三派:孙复《尊王发微》以下,弃传而不驳传者;刘敞《春秋权衡》以下,驳三传之义例者;叶梦得《春秋谳》以下,驳三传之典故者。至于端学,乃兼三派而用之,并以《左传》为伪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斥其为“妄构虚辟,深诬先哲”。然此书于研求书法,纠正是非,亦千虑不无一得,固不可概屏其说。有《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