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

- 姓名:范蠡
- 别名:字少伯
- 性别:男
- 朝代:春秋
- 出生地: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三户(今河南淅川西北)人
- 出生日期:公元前536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448年
- 民族族群: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三户(今河南淅川西北)人,越国著名军事家。初为楚国贤才,因政治腐败,不被重用,遂假装癫狂。楚平王时,范蠡受到宛令文种的知遇,两人先后弃楚赴越,被越王封为大夫。越王勾践即位初年,不听范蠡劝阻,兴兵伐吴,兵败夫椒(今江苏苏州西南),被围于会稽山,面临亡国之灾。范蠡提出暂时屈辱求全的策略,实现吴越和议。从此,范蠡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振兴越国,并提出“按师整兵,待其坏败,随而袭之”的灭吴方针,多次阻止勾践提前攻吴。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8年),范蠡随勾践兴师伐吴,大败吴军于笠泽(水名,在今苏州南部由太湖东流入海),进抵吴都姑苏城下。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越军攻克姑苏,吴王夫差自杀,吴亡。范蠡以功封上将军。为避免功高震主,招惹灾祸,遂浮游五湖,经商致产,先后滞留于齐国等地,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富翁,最后老死于定陶。
〔正史〕
范蠡事越王勾践①,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②,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千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③,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④之利。居无何,则致资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镒,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⑤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闲时入见楚王,言“某星某宿,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⑥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仪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
《史记》卷四一
〔注 释〕
①越王勾践:春秋末越国国君,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②会稽之耻:越王勾践即位后,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一役中,遭吴军反击,被迫退保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范蠡建议勾践向吴乞和,才避免全军覆灭。③陶:今山东定陶西北。④什一:十分之一。⑤生:使其活下来的意思。⑥且:将要。
猜你喜欢的书
政治中的人性
英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费边社的主要政治理论家沃拉斯(Graham Wallas)著,成书于1908年。这是一部在现代科学,特别是在政治学中有着广泛影响的著作。从柏拉图到18、19世纪的大多数政治思想家在进行政治思维时,总是从“人是理性的”这一假设出发,他们所建构的政治理论自然也是以这一假设为基础,沃拉斯则是最早用新的视角来审视政治、研究政治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力图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政治,试图突破传统政治学的僵化状态。在这部著作中,沃拉斯揭露了西方民主制度的种种弊病,指出传统基于“人是理性的”这一假设之上的民主政治理论是不科学的,传统政治思想家从这种“唯理智论”的假设出发往往对人们的政治行为寄予假性的期待,从而构造出一些非现实的民主政治理论。沃拉斯在实际政治中发现,大多数人的政治行为是非理性的,是基于本能和情感之上的。他认为人性由理性和非理性两部分因素组成。人性的非理性因素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基础,人类文明发展的唯一希望在于人类理性的胜利。但是,现存的西方民主制度无助于人类理性的胜利。作者提倡政治学要研究人的行为,这对后来的行为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裙钗之战
《裙钗之战》是以小说体栽描绘的法国一段内战史,是大仲马的一部鸿篇巨著。十七世纪中叶,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年幼当政,王太后安娜公主垂帘听政。由于前总理黎世留去世而指定马扎里尼红衣主教继任,加速了法国政经的内外交困,激起部分王家显贵和宫廷大臣们的反对,继而发生首都和外省区的武装叛乱。在反叛斗争中,国王和王太后们逮捕了王族孔代亲王为代表的反叛头面人物,而不屈服的孔代亲王夫人却联络外省叛党,据守波尔多,与王太后为首的宫廷展开了一场女人策划的裙钗之战。本书所描写的故事就是从王太后讨伐孔代亲王开始的。大仲马这位蜚声世界的小说家,一展他独特的叙述与描写技巧和超凡的艺术才情,在这一历史天幕下,绘声绘色地为我们导演了一出战争与阴谋,女人策划,男人打仗,同室操戈,两败俱伤的历史悲剧。然而,无情的战火并没有泯灭人世间的纯真爱情。王太后欣赏的绝代佳丽娜农和孔代亲王麾下的女顾问、美貌绝伦的康贝子爵夫人,却同时偷偷爱恋上王家军军官卡诺尔……然而,由于敌对双方的报复心理,卡诺尔被孔代亲王夫人判处绞刑。由于阴差阳错,两个年轻女人几乎得以成功的拯救计划反而落空……内战,击碎了两个女人的温凉情梦,留给读者们的是一片慨叹和惋惜……
苹果树
《苹果树》是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创作的中篇小说。作者以荡气回肠的抒情笔触与细腻真切的心理刻画,抒写出一个令人动情的爱情悲剧:大学生艾舍斯特在旅行中遇到天真纯朴的农村姑娘梅根,与她在苹果树下定情,答应和她一起去伦敦结婚。后来他到托尔基取钱、为梅根选购衣服时,遇到了门当户对的女孩斯苔拉,艾舍斯特逐渐对自己和梅根的感情怀疑甚至后悔。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终于抛弃了梅根,和斯苔拉结了婚。令艾舍斯特没有想到的是,梅根却因此而殉情。
古钢表
在一般人的眼中,霍桑的性情要被看做是相当古怪的。他最厌憎无聊的应酬。
他常说我国的有闲阶级里面,有一种专门应酬不作别用的人才。他们靠着祖先的余荫,无所事事,生活的方式只限于今天李家请客,后天张家答席;或是王某三十大庆应当去应酬几副扑克,赵家如夫人开吊,又得去敷衍几圈麻将。“不作无益事,怎遣有涯生?”便是他们的人生哲学。结果影响了那些意志薄弱的后辈,弄得社会的风尚奢靡好闲,正当的社交反不容易推行开来。所以凡是什么具庆、弥月一类的会集,霍桑不顾人家的“矫情”“古怪”的批评,总是一概谢绝。
彦周诗话
一名《许彦周诗话》。宋人许顗撰。1卷, 137则。顗字彦周,襄邑(今河南睢县)人。生卒年未详,约生活于北、南宋之交。成书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开宗明义谓:“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若含讥讽,著过恶,诮纰缪,皆所不取。”既阐发了对“诗话”体例的理解,也标明了本书的撰述主旨。其中所引述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语、论诗宗江西诗派观点,谓“作诗须除浅易鄙陋之气”。品评诗人和作品能别出心裁而又相当中肯。
了堂惟一禅师语录
元惟一说,宗义、省端等编,卷四为后录。南岳下第二十二世,嗣竺元道。四卷。元·了堂惟一撰,门人宗义等人编纂。收在《万续藏》第一二三册、《禅宗全书》第四十九册。了堂讳惟一,别号芥室,受法于竺源妙道,嗣法弟子有呆庵普庄。本书卷一收有庆元路延庆寺语录、台州路紫箨山广度寺语录。卷二收庆元路天宁寺语录、天童寺语录、颂古、赞语、自赞。卷三收偈颂、小佛事。卷四为后录,收赞、偈、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