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坰

- 姓名:吴坰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吴坰[jiōng],宋代笔记作家。一作吴炯。江左(泛指江苏南部、浙北一带)人。生卒年未详,约生活在南北宋之交。靖康年间寓京兆祥符寓舍,被掠,建炎末避地无诸城。绍兴十三年(1143)为枢密院编修官。逾月,除浙西提举。著有《五总志》、《丛语》等。《五总志》作于建炎末,多记北宋琐事,论诗亦有可采之处。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吴坰少时曾见过黄庭坚,所述江西诗派事,较后人为切近。
吴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荀子研究
本书通过对荀子文本的分析和姓氏的考订,对《荀子》一书的真伪进行了考证。进而,从荀子性说和儒家,荀子的心理学和道家,荀子的名学和墨家,荀子的天论和道家的天道、墨家的天志、阴阳家的五行,这些方面阐述了荀子思想的根源和特点。并且,在文中还广泛涉及了荀子对于其他诸子的研究和批判,体现出荀子思想作为后起思想的进步性。
五百灵官爵位姓氏总录
道书。一卷。不题撰人。道教原有一位护法神,名为王灵官。“五百灵官”之说,出自武当山。传说净乐国王太子(即后来的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之时,国王命大臣率五百众,传启王命,部众忽僵仆不能举,同声要求愿从太子学道,后来五百部众得证仙位,成为五百灵官,今在武当山南岩官尚存五百尊明塑饰金铜铸灵官像。本书即为五百灵官神之名位谱录。曾刊入《重刊道藏辑要》斗集。今编入《藏外道书》第十八册 “传记神仙类”。
公是先生弟子记
理学书名。北宋刘敞(世称公是先生)著。据刘敞墓志,《弟子记》本作5卷,《郡斋读书志》作1卷,后《四库全书》本厘定为4卷。《四库全书总目》称:是书“文格古雅,与敞所注《春秋》词气如出一手,似非其弟子所能。故晁公武《读书志》以为敞自记问答之言,当必有据也。”据此,乃敞自记讲学中问答而托名于弟子。其内容大旨在发挥孔孟正统儒学思想,攻击王安石者甚多,对二程、苏轼、欧阳修等学说亦予以排斥。所见在当时独成一家之言。如认为“道”与“仁义礼智”无别无二,“弃仁义礼智则安用道?”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对“学不可行者”、“言不可用者”,君子则“弗取”、“弗询”。又以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语攻击王安石自命为“圣人”,等等。对宋代学术流于空谈心性颇有纠弊的作用。是研究刘敞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有宋蜀中刊本、乾道七年(1171)江溥重刊本、淳熙元年(1174)赵不黯增补本及《知不足斋丛书》一卷本等。
宝楼阁经梵字真言
宝楼阁经梵字真言,一卷,梵字,汉文标题,日本显耀题记,一〇〇五B 。
七佛父母姓字经
一卷,失译。增一阿含十不善品之别译也。
阿含正行经
佛说阿含正行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五根为贼,五根相欺,及说十二因缘,诫持五戒,修四念处,得度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