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

萧伯纳
  • 姓名:萧伯纳
  • 全名:乔治·伯纳德·萧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爱尔兰都柏林
  • 出生日期:1856年7月26日
  • 逝世日期:1950年11月2日
  • 民族族群:

萧伯纳,全名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英国剧作家。1856年7月26日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小公务员的家庭。从小爱好音乐和绘画。童年时由担任神职的叔父指导学习,1870年在都柏林美以美教会中学毕业,因家境困难,未能继续升学。1871年到一家地产公司当抄写员,后当会计。1876年他移居伦敦母亲处,一面为《明星报》和《星期六评论》周报撰写音乐和戏剧评论,同时勤奋读书并尝试写作小说。


1879年他写出第一部小说《未成熟》,但遭到出版社审稿人的拒绝,当时未能出版。1884年费边社成立,他加入该社,并成为该社的组织者之一。此后,他写了大量关于社会问题的文章和小册子,编辑和写了《费边社会主义论文集》,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1884至1888年,他完成了5部长篇小说:《业余社会主义者》(1884)、《不合理的婚姻》(1885)、《凯雪尔·拜伦的职业》 (1885—1886)、 《无理之结》(1885—1887)和《艺术家的爱情》(1887—1888)。


从90年代开始,在易卜生作品的影响下,萧伯纳由小说创作转向戏剧创作。1891年他发表了《易卜生主义的精华》,评论易卜生的戏剧创作。1892年他发表了他的第一个剧本《鳏夫的房产》。从这时起,到1950年他的《为什么她不肯》止,在长达50余年的过程中,萧伯纳共写了51个剧本。


在20世纪以前,萧伯纳发表了10个剧本,分别收入3个戏剧集。第一个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收有《鳏夫的房产》 (1892)、 《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和《荡子》(又译《好逑者》) 3个剧本。前两个剧本提出了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刻画了几个卑鄙的资本家人物。第二个戏剧集《愉快的戏剧》,收有《武器与人》(1894)、《康蒂坦》(1894)、《风云人物》(1895)和《难以预料》(1896) 4个剧本,提出了文明人类关心的问题,如真、善、美等。第三个戏剧集《为清教徒写的戏剧集》,收有《魔鬼的门徒》(1897)、《凯撒和克丽奥佩特拉》(1898)和《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1897) 3个剧本。其中前两个是历史剧,而《凯撒和克丽奥佩特拉》是较好的一个。


进入20世纪以后,在萧伯纳所写的大量剧本中,比较重要的有:《人与超人》(1903)、《英国佬的另一个岛》(1904)、《巴巴拉少校》(1905)、《医生的困境》 (1906)、 《皮格马利翁》 (1913)、 《伤心之家》(1919)、 《圣女贞德》 (1923—1924)和《苹果车》(1929)等。


由于对人类文化的卓越贡献,萧伯纳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1年他访问过苏联,在莫斯科度过他的75寿辰。1933年他访问美国和中国,在上海他会见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林语堂等人。


晚年,萧伯纳过着隐居生活。1950年11月2日因跌伤不治,在伦敦近郊逝世,终年95岁。

萧伯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黑色帷帘

黑色帷帘

黑色悬念小说代表作。故事源于脑后重重的一击,男主人公回到家里仿佛已隔绝数个世纪。他依稀觉得自己曾被人陷害成为一起谋杀案的疑犯。伴随洗净嫌疑的点点回忆,过去的生活片段像梦魇一样在脑里出现。他极度害怕自己就是真正的凶手,由此陷入十分绝望的境地。但随着记忆的寻回,故事的真相也一点点水落石出。

三峰集

三峰集

朝鲜王朝初期学者三峰郑道传的文集。14卷7册。木刻版。此书包括作者的诗、赋、词、乐章、杂文及《朝鲜经国典》、《经济文监》等几乎所有的著作。初刊本由曾孙文炯发行,可是已散失。1791年由规章阁增刊。此书为研究丽末鲜初历史以及研究朝鲜建国历史的重要资料。1961年国史编纂委员会以《南朝鲜史料丛书》第13卷出版发行。

广志

广志

杂书、二卷。郭义恭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于《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杂家类。又一本十卷,著录于《通志·艺文略》杂家类。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书名《广志》,盖广《博物志》之书,故多记四方动植物产、山川泉石、异域风俗,散佚。清马国翰有辑本。

黄帝四经译注

黄帝四经译注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的道家黄帝学派的著作。书的四篇释文、注释单行本于1976年出版,书题是《经法》。此书指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所出帛书中的四篇佚书,原来和《老子》乙本合抄在同一卷上,发现于1973年。唐兰先生提出,此四篇佚书即《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四经》。全书均用韵文写成,各篇题目分别是:《经法》、《十六经》、《称》、《道原》。《经法》论以法治国,《十六经》讲政治、军事策略,《称》提出施政执法应注意的问题,《道原》是论述道的专章。《经法》分9节,《十六经》15节,各节都有标题。《称》、《道原》不分小段。此书成于战国时期,出土的帛书则是西汉时所埋藏。此书是黄帝学派著作,出自道家。各篇均以道作为理论基础,道被说成宇宙的本原、万物的灵魂、思想行为的准则。主张文武并用,刑德兼行,以法为符,无为而治,实行保民、爱民和养民政策。承认等级制的合理性,并极力加以维护。提倡慈惠爱人,诚信谦卑、节俭寡欲,反对纵欲和聚敛财富。将战争划分成为利、为义、为行忿3种,认为只有义战才能得到拥护。用兵上讲求师出有名,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扬长避短。上述观点与道家老、庄一派差异较大,而与文子甚为相近,申不害、慎到著作中亦有与此书类似之处。《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之书计12类26种,首列此书,后亡佚。

黄遵宪诗集

黄遵宪诗集

「黄遵宪」诗词全集、诗集(33首全)

佛说断温经

佛说断温经

佛说断温经,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