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

徐贲
  • 姓名:徐贲
  • 别名:字幼文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常州(今属江苏)
  • 出生日期:1335
  • 逝世日期:1380年
  • 民族族群:

徐贲(1335-1380年),字幼文。其先蜀人,徙居常州(今属江苏),再徙吴(江苏苏州),居城北齐门外,故又自号北郭生。贲与余尧臣、杨基、张羽、王行、王彝、宋克、吕敏、陈则、释道衍并称高启之“北郭十友”。曾为张士诚所礼聘,不久即辞去,与张羽避地吴兴间。张士诚被明太祖灭后,徙居临濠,与杨基相邻。太祖洪武七年(1374),被荐至京。洪武九年春,奉使廉访晋、冀,直达雁门、代郡,行程五千馀里。及还,检其囊橐,惟纪行诗数首。太祖悦,授给事右。改监察御史,巡按广东。又改刑部主事,迁广西参议,以政绩卓著,擢为河南左布政使。大军征洮泯,过其境,坐犒劳不时,下狱瘐死。贲诗多模山范水之作,有些作品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寄托感时念乱、悲天悯人之情。其诗注重法度,特别是长篇古体,结构完整,气脉一贯,字句熨贴,足以补其才气不足,但有时不免规行矩步,显得拘谨。如《杨孟载画竹》诗先从真竹写起,其次写江南处处有竹,所以竹不足贵,然后写自己对竹之爱和竹之用途,重申爱竹成癖,最后才写道:“竭来并州苦寒地,沙土扑面心烦懑。宁无寒草共山花,惟觉忿疏俗吾眼。胸中尘气久已积,对此汾河讵成浣。君心抱有渭川思,挥洒风烟意闲散。封图远送邀我题,措辞苦涩颜何赧。”此诗条理分明,立意完整,几乎与竹相关的人事全都说到,但缺少灵气、韵味。其诗之佳者多为短章小诗。这些作品有民歌风韵,风格婉丽,含不尽之意,如:“鳞鳞水溶春,澹澹烟销午。不见唱歌人,空来荷叶浦。何处寄相思,停舟采芳杜。”(《过荷叶浦》)“江声千里万里,客路长亭短亭。后夜相思何处? 芦花明月沙汀。”(《送别沈德虔》)“梦里绿阴芳草,画中春水人家。何处江南风景? 啼莺小雨飞花。”(《记梦》)其七绝更是词采绮丽风韵凄朗:“檀板朱丝出砑声,停杯齐听月当楹。分明自是凉州曲,不解何人最有情?”(《月明听胡琴》)这些诗于景物中深藏着哀怨。有《北郭集》。传附见《明史》卷二八五《高启传》。

徐贲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临症验舌法

临症验舌法

《临症验舌法》二卷,题为西吴杨云峰先生所撰。上卷述其验舌之法,首列临证验舌为准统 论一篇,提纲挈领。下列分虚实,分阴阳,配藏府,决死生各篇,殿之临证以验舌为准结论一篇。

同乐院燕青博鱼

同乐院燕青博鱼

简名《燕青博鱼》。杂剧剧本。元李文蔚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剧将《续夷坚志》中王君和故事移之燕和。金赵秉文《同乐园诗》有“过却清明游客少,晚风吹动钓鱼船”句,盖“同乐院”所本。剧写梁山燕青因超假受杖,气忿失明。下山医眼流落汴梁,欠债乞讨,被杨衙内走马撞倒并殴打。得燕和之弟燕顺救助,为施针灸,双目复明,遂结为兄弟。青借本钱贩鱼,至同乐院以鲜鱼为赌注,冀博数钱。遇燕和来博,赢鱼复还之。会杨衙内过,嫌青不避,砸其鱼担。燕青怒而痛殴之。和慕青拳脚,询知乃梁山好汉,便结为兄弟延养家中。和妻腊梅与杨衙内有奸,值中秋,约杨幽会于后园,为青发见,约和捉奸,杨跳窗而逃,寻复领差人至,逮和、青下狱。二人越狱出逃,杨领兵追赶。时燕顺已投梁山,闻讯下山搭救,正遇和、青于途。遂共捉奸夫淫妇押上梁山处死。剧情为《水浒传》所无,却与杨雄、石秀杀潘巧云、裴如海事相类。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酹江集》本传世。

安阳

安阳

《安阳》一书是李济先生晚年对殷墟十五次发掘以及后续殷墟发掘资料研究的一本总结性著作,它不但结合文献记载和小屯文化的层位关系,确定了这一带是商朝后期的自盘庚迁殷直到商纣王灭亡这一时期的都城,而且还发现了商代的宫殿遗址和帝王的大墓以及各种类型的墓葬、祭祀坑、车马坑以及铸铜、制骨作坊等重要遗迹。殷墟出土了大批包括珍贵的甲骨卜辞(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陶器、骨角牙器等文物,为研究殷商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书是作者在79岁高龄时撰写的其一生中最后一部著作。《安阳》一书共分为十五章,本书前半部分主要讲李济先生在1928年至1937年主持安阳殷墟的15次发掘及其后殷墟发掘资料的研究和出版。这些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确立了殷商文明是整个东亚地区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文明,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它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直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考古发掘之一。

普明香严禅师语录

普明香严禅师语录

《普明香严禅师语录》是清代普明香严禅师言论集,含开示、问答、法语等内容,不仅有对禅宗经典的精解、心性剖析等佛法义理阐释,还有对弟子修行的指导及生活中禅意开示,继承临济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传统,语言简洁生动,以活泼机锋、巧妙公案启发悟性,将修行与生活相融,是研究清初临济宗发展、禅师思想及当时禅宗历史演变的重要资料,丰富了禅宗文化宝库。

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

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

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卷上,新罗元晓造,日本静照题记。

芝苑遗编

芝苑遗编

芝苑遗编,三卷,宋元照著,道询集,日本讷翁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