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应

玄应
  • 姓名:玄应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玄应,唐代僧。籍贯、年寿不详。博闻强记,深谙音韵文字训诂之学。唐贞观十九年(645),玄奘自西域归来,成立译场,师亦参与译经之业。贞观末年,奉敕撰成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世称玄应音义。后世研习音义者,莫不以之为范准。此外,其着作尚有摄大乘论疏十卷、辩中边论疏、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大般若经音义三卷等。[续高僧传卷八、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慧苑音义序、大唐内典录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八]

玄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空军飞行员

空军飞行员

本书是一本关于空中飞行员所见所思的小说,是圣·埃克苏佩里的飞行三部曲之一。本书主要讲述了圣·埃克苏佩里从航空的角度探索人生与文明,他从高空中发现人类只是生存在一个大部分是山、沙、盐碱地和海洋组成的星球上,生命在上面只是像瓦砾堆上的青苔,稀稀落落地在夹缝中滋长。文明像夕阳余辉似的脆弱,火山爆发、海陆变迁、风沙都可以使它毁灭无遗。这些形成圣埃克苏佩里的看法:人生归根结蒂不是上帝赐予的一件礼物,而是人人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人的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

强蚁

强蚁

作者是松本清张 。《强蚁》是以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想要害死自己丈夫的豪门妻子伊佐子为中心,讲述充满欲望的男男女女为谋己利互相利用,在犯罪的过程中引起更多犯罪的故事。伊佐子虽嫁入豪门却从此与自由和幸福无缘,她无权支配家里的金钱更时时被丈夫和用人监控,这样的生活再也忍受不了。她做局杀害自己的富豪丈夫以求得全部遗产,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早已经陷入丈夫的防御之中,最终一无所获。

旧京遗事

旧京遗事

地理杂志。明末清初史玄撰。一卷。玄字弱翁,吴江(今属江苏)人。是书以明末北京生活习俗为背景,叙述宫中遗事轶闻及民间生活习俗。约当崇祯年间成书。一万三千余字。首言北京外城、内城、紫禁城规格、各门设置及南北京帝庙所祀诸帝贤臣名相异同及所在位置。对万历以来神宗、熹宗、崇祯诸帝性格爱好及皇亲势派、宫中选婚、日常风习等皆有记载。涉及刑典者如阉党魏忠贤弄权,设东厂、西厂,寻事杀人。他如宫中端午、重阳赐宴;京中祭祀、课税、灾异、民情;妇女服饰、民间饮食、伎艺等皆有详载。亦记宫中打稻之戏,宫人饰演农夫贩妇, “田官”征税等。是书可供研究明宫遗事、北京风俗参考。有民国十八年(1929) 铅印本。

中国文学评论

中国文学评论

《中国文学评论》收录了李健吾先生从事创作以来,对中国文学发表的一系列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选取自1949年以前,按创作或发表时间排序,尽量保持了作品原貌。书中评论的对象广泛,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以及众多知名与不知名的作家作品。李健吾以其独特的文学视角和敏锐的批评洞察力,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精彩点评。《中国文学评论》不仅展示了李健吾作为文学评论家的卓越才华和独特风格,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启示。它既是文学爱好者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窗口,也是文学研究者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参考。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领略到李健吾先生深邃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批评眼光,也可以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义山杂纂

义山杂纂

轶事小说集。又名《杂纂》。旧题唐·李商隐撰。 《直斋书录解题》小说家类著录,一卷; 《宋史·艺文志》小说家类有李商隐《杂纂》一卷,又李义山《杂稿》一卷,疑即一书。今存《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唐人说荟》本、 《唐代丛书》本、 《忏花盦丛书》本等,均题《义山杂纂》。关于此书作者,鲁迅怀疑为诗人李商隐作。《直斋书录解题》评其内容为“里俗常谈鄙事,可资戏笑,以类相从。今世所称‘杀风景’,盖出于此”。共四十一类,分别用“必不来”、“不相称”、“羞不出”、“怕人知”、“不嫌”等作标题,每题下所记皆社会知识与人生经验之谈。

女三字经

女三字经

清代兴国朱浩文星源撰。光绪二十六年(1900)听雨堂刻本。专为教育妇女恪守封建道德品行而作的女子训教书。全书包括叙议意、女道章、妇道章、母道章、懿范章等五章。仿效宋代《三字经》体例,以三字句白话文形式,训教女子要三从四德,做贤妻、良母、孝女、节妇,告诫人们女子一生下来就要教诲她学礼法、守闺房、少出门,“七八岁,讲伦常,十岁后,做女工,刀剪缝,蚕织事,无不通”;“十四五,将做媳,门内事,件件精,露头面,人贱轻”;“十八九,出嫁时,一切事,父母命,莫差错,谨顺从”;对待丈夫要“视为天,一切事,听夫婿,义最重,职当全,夫怒责,忍吞声,不生育,劝纳妾,休嫉妒,丈夫死,女要守,死事小,失节大;”要妇女“事翁姑,首敬顺,不并立,言必从”。总之要女子“讲三从,说四德,能终身,为准则”。在懿范章中,还列举众多“女范”、“妇范”、“母范”,要妇女效仿。《女三字经》三字一句,对仗工整,押韵顺口,节奏明快,便于记诵,在民间流传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