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

皮日休
  • 姓名:皮日休
  • 别名:字逸少,后改为袭美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襄阳(今属湖北省)人
  • 出生日期:公元834年
  • 逝世日期:公元883年
  • 民族族群:

皮日休(公元834年—公元883年)唐文学家、诗人。字逸少,后改为袭美,因早年住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襄阳(今属湖北省)人。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在襄阳鹿门山读书,并从事耕褥。咸通四年(863)初离家出游,从襄阳出发沉汉水南下,先后达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抵至京都长安。长期的漫游为后来诗文创作奠下坚实基础。咸通七年(866)春至咸通八年(867)两次应进士举不第,离京都抵苏州,在苏州刺史崔璞帐下为军事判官。由此结识吴中名士陆龟蒙,吟诗唱和,成为诗友。咸通十三年(872)春后,回京都入朝为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复出为毗陵(江苏省武进县)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参加黄巢的起义军。广明元年(880)起义军攻下长安,黄巢称帝,以皮日休为翰林学士。中和三年(883)起义军兵败退出长安,皮日休不知所终。皮日休是我国文学史上唯一参加农民起义的诗人,他的思想中既有正统的儒家思想,又有激进叛逆精神,接受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当是他后来能参加黄巢起义军的思想基础。在文学成就上,与陆龟蒙齐名,人称“皮陆”。创作很广泛,有诗、文及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论述。《全唐诗》中有诗四百余首,作品从内容到风格都很具有时代特色。早期作品继承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现实主义风格,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腐朽,反映民众疾苦,锋芒犀利,具有强烈的战斗性。稍晚作品多流露出伤感哀怨、低沉缠绵的情调。代表作有《橡媪叹》、《农夫谣》、《哀陇民》等。散文创作上推崇韩愈的“文以载道”的主张,强调文学的现实意义,反对浮艳绮丽的文风。政论小品颇具战斗性,如《鹿门隐书》托古讽今,一针见血。新旧唐书无传,五代、两宋的书籍《北梦琐言》、《南部新书》、《唐诗纪事》、《唐语林》、《郡斋读书志》等对其生平略有记载。今存《皮子文薮》。

皮日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言行龟鉴

言行龟鉴

八卷。宋赵善璙作 《自警编》,摘录古人嘉言善行以示鉴戒,张光祖欲为刊行,熊禾以赵善璙所编尚有未及删润之处,希望张光祖补充完善。张光祖乃以赵善璙《自警编》为基础,又取 《典型录》、《厚德录》、《善善录》、《名臣言行录》等书,博采名臣碑志之文,摘选排比,以成此书。全书分类编排古人嘉言善行,眉目清晰,便于阅览。此书不述诙谐和神怪,所记平近无奇,但笃实切理,足资世人所深思。《四库全书总目》谓其书为“布帛菽粟之文,虽常而不可厌者”,颇为有理。此书原本散佚,仅部分存于 《永乐大典》中,清修 《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重新予以编排。其书原序称,全书共分学问、德行、交际、家道、出处、政事、民政、兵政八门,门下又分八十二目,目下分条记述古人言行,共九百五十五条。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时仅存四百七十二条,八十二目无法考证,只存八门,门下分条记事。书中原序又称,每类之中首先记述善行,其次记述嘉言,先实践,后议论。辑本以为,言行各自分编,“则一人之名,一类中先后复出,时代未免颠舛。又一事一人而言行并见,尤难于割裂其文”,因 “以人统事,以时代叙人”,(《四库全书总目》)按时代顺序,将嘉言善行统一编排,眉目清楚,又不失原书本意,颇为有理。此外. 尚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本。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三洞奉道科戒仪范》着录「上清高上元始玉皇九天谱箓」,当即此书。一卷,收入《道藏》正一部。书中列举上界九天一百十三位帝皇之秘讳。每一帝皇有符文一枚,其下注明其名号。如第一帝皇符文之下,注明其名为「混」,号曰「高上空玄元始丈人道君」。据称修道者依法受此谱录,可以「上升帝晨,翱翔九空」。

存神固气论

存神固气论

共一卷。原不录著撰人。全卷属于道经修炼丹法一类著作,盖为宋末元初时期道士所作。全卷分《炉鼎地位》、《阴阳颠倒》、《阴阳老少》等十四小节,并有 《中源篇》作为结尾。各节简要地阐述阴阳五行与人体顺化的道理,论述人体内存神固气全赖于自然界四象五行动静转化的规则。本书节录 《阴阳颠倒》、《五行还返》等八节,藉以理解道家所谓内丹修炼与养生的关系。

庐隐文集

庐隐文集

庐隐著。庐隐,1898年—1934年,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笔名庐隐。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庐隐是“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 “福州三大才女”。本书收 《或人的悲哀》《曼丽》等小说,散文,共计38篇。

秦梦记

秦梦记

传奇小说。唐沈亚之撰,作于太和初年。见于《沈下贤文集》。 《太平广记》二百八十二卷引有此文,但文字稍异。《唐人说荟》、 《唐代丛书》、鲁迅《唐宋传奇集》和汪辟疆《唐人小说》均收有此篇。《秦梦记》是现存沈亚之传奇中的最有特色的一篇。他使用第一人称手法,自叙梦入秦国,先以雄辩之才而受到秦穆公的赏识,后又率兵出征,连下河西五城。凯旋后,穆公嘉奖其功,把寡居的公主弄玉嫁给了他。婚后,夫妻恩爱,享尽荣华。不久弄玉死,沈亚之哀伤不已,作挽歌、 墓志铭以寄哀思。后辞公还家,临行前作别辞二篇。穆公送行,一直到函谷关。

宝云振祖集

宝云振祖集

宝云振祖集,一卷,宋宗晓编并序。大正附于四明教行录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