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

哈耶克
  • 姓名:哈耶克
  • 别名: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99年5月8日
  • 逝世日期:1992年3月23日
  • 民族族群: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又译为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英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当代西方最著名的 新自由主义者。197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899年5月8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18 ~1921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因受奥国学 派经济学家F·维塞尔和L·米塞斯的影响而 研究经济学;192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1~ 1926年担任奥地利政府执行凡尔赛和约的临 时法律顾问。1923年获维也纳大学政治学博士 学位。1927~1931年任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 所长,1931~1950年任伦敦经济学托克经济科 学和统计学教授,并在1938年加入英国国籍。 1940年获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50 年起任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伦理学教授。1962 年以后任德国弗莱堡大学政治经济学终身教 授。此外,他还先后担任过斯坦福大学、阿肯色 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州大学、开普敦大学和 萨尔斯堡大学客座教授。


其主要著作有:《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 (1929)、《物价和生产》(1931)、《货币民族主义 和国际稳定性》(1937)、《利润、利息和投资》 (1939)、《资本纯理论》(1941)、《通向奴役之路》 (1944)、《个人主义和经济秩序》(1948)、《约翰· 斯图亚特·穆勒和哈利特·泰勒》(1951)、《科 学的反革命》(1952)、《自由宪章》(1960)、《哲 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1967)、《法律、立法 和自由》(3卷,1973、1976、1979)等。


哈耶克因研究货币和经济周期理论而成 名。他提出了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经济周期 的根源在于信贷变动所引起的投资变动。在30 年代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实践中,他认为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以后,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没有价格机制和自由竞争,无法实现 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可能有好的效益,而且容易 导致独裁政治,使人们失去自由。他的《通向奴 役之路”是反对社会主义、鼓吹新自由主义的代 表作,被称作“新自由主义的圣经。1947年10 月,由哈耶克等人倡导,总计39名经济学家、哲 学家、法学家和历史学家在瑞士的蒙贝尔兰成 立了蒙贝尔兰协会。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学术和 政治组织,是新自由主义的大本营。哈耶克任第 一任会长。


20世纪60年代以后,哈耶克的活动日趋 频繁,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和经济学等 更广泛的领域研究自由问题,探讨了自由、正 义、平等的概念,并研究如何才能实现保证自由 的理想社会。随着战后经济增长所积累的矛盾 的激化和“滞胀”的发展,新自由主义又以凯恩 斯主义批判者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


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西方学术界有相 当大的影响。他是新奥地利学派、伦敦学派、伦 敦—芝加哥学派和弗莱堡学派共同的重要代表 人物,是新自由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家,并被 认为是与凯恩斯革命格格不入的极端保守的经 济学家。他曾在1944年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 士;1970年被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4年被授予东京立教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1971年被授予维也纳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 1972年被授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研究员。

猜你喜欢的书

穿越扬子江峡谷

穿越扬子江峡谷

《穿越扬子江峡谷》记录了阿奇博尔德·约翰·利特尔在十九世纪80年代,乘船由武汉到重庆的考察经历,具体内容有宜昌及其市郊、扬子江帆船、夔州、丰都与涪州、重庆初印象等等。书中不仅描写了沿路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描写了清朝末期的人文情况。可以说,《穿越扬子江峡谷》是一本研究清代末期自然与社会的佳作。

杨忠愍集

杨忠愍集

三卷。《附录》一卷,明杨继盛(1516—1555) 撰。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今属河北省)人。嘉靖二十六年 (1547年)进士。历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劾大将军仇鸾误国,贬官。后复起为刑部员外郎改兵部武选司,劾权相严嵩十大罪状,下狱受酷刑,被杀。明穆宗即位后,追赠太常少卿,谥忠愍。著有 《杨忠愍集》。继盛以经济气节自负,不屑于文字,后人重其品行,掇拾其遗稿编为《杨忠愍集》凡三卷。最早为隆庆三年 (1509年)王世贞刻本,后明有蒋如苹刻本、孙克弘刻本、林士雅刻本;清则有康熙十二年 (1673年) 杨聪福刻本、康熙三十三年 (1694年)朱永辉刻本,康熙三十七年 (1698年) 章钰敬一斋刻本以及胡范刻本。这些刻本卷帙有两种;一种是正集三卷,附录一卷;一种是将附录也计入在内共四卷,其内容亦相同,均为奏疏一卷,杂文一卷,诗一卷,附录则是行状碑记。今观是集,其文如其人,以质朴见称,披肝沥胆,刚直不阿。其临刑之前所作《遗嘱》虽成于仓促之间,却洋洋数千言,质朴感人。其对诗词虽非所留意,却也时有清新之作。有清康熙年间刻本存世。

樗隐集

樗隐集

元代诗文别集。胡行简撰。《樗隐集》原本久已不见传世,明人焦竑《国史经籍志》收入元明之间的文集相当完备,但也未列入本集。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胡行简诗文若干篇,重辑为《樗隐集》6卷,并将其编入别集类。明人王祎曾为胡行简撰《樗隐记》,据此可知“樗隐”是胡行简居室之名,胡行简曾自言:“樗隐者,吾之托以自志也。樗,不材木也,无所可用,是以能终其天年也。”以上便是《樗隐集》题名的含意。卷1为五七言古诗、五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卷2—3为记,卷4为记、序,卷5为序、说,卷6为铭、题跋、碑、传、墓志铭、行状。胡行简的诗传世不多,缺乏特色;他的文章以记最多,行文简约,文理周密。

好管闲事的人

好管闲事的人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7月初版。收《好管闲事的人》、《或人的太太》、《焕乎先生》、《喽罗》、《怯汉》、《卒伍》、《爹爹》等短篇小说7篇。本集中的作品一类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其中《或人的太太》用第三人称的手法,描写北京城中一位太太“同时爱这个也爱那个”的变态心理。《焕乎先生》记叙一位靠卖文为生的青年作家在纷乱的旧社会里,始终“为一种不可知的命运”所支配的悲剧。《好管闲事的人》描写都市中上层阶级空虚无聊的心态。小说写到《银光画报》的少年编辑从来稿中偶然发现一张少女照片,经理认为“这相像一个我熟的人”,就随手取走。少年编辑怀疑这相片与经理有“秘密”,竟不惜化了两周时间去侦破。最后,当他得知经理根本不认识这相片上的少女时,他自己也“觉得无聊起来”。另一类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其中《喽罗》和《卒伍》带有自叙传的性质。前者记叙“我”小时候被山大王掳上山去,在喽罗中度过5个月“自由自在”的难忘生活。后者描写母亲因家中生活艰难,就在“我”(沈岳焕)13岁半那年,不得不含泪让“我穿上不相称的又长又大的灰布衣服”到辰州去当兵,从此踏上“到外面来猎食”的人生之路。

清夜录

清夜录

一卷。宋俞文豹撰。此书其它书目均不载,惟《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所记皆宋时杂事,叙事次序较为杂乱。而且所叙之事,在其它书籍中多已见到。明陶宗仪《说郛》第三十八卷载有此书,与《四库全书》采进本相比较,仅多出二、三事,所以此本大约是后人从《说郛》中抄出来的,未必是原书。所记以两宋朝廷政事及文人轶事为多。涉及范仲淹、司马光、苏轼等文人。又多涉及时人诗文创作,如宣和间讽世之谑词、张元昊之名句、范仲淹幕僚求荐之诗等。此外亦评论文学,如赞苏轼之《后赤壁赋》而不同意吕祖谦之评、论制诰之文体而批评“务腴悦而极工巧”之骈文等等,可资参考。其书最早版本是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后又有《历代小史》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广四十家小说本。

粤游见闻

粤游见闻

清代禁毁古籍,一卷, 详述明王朝最后的时光,清兵屠金华督师阁部朱大典杀清贼数万逾月城破,督师阁部朱大典举家自焚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