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议潮

张议潮
  • 姓名:张议潮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沙州燉煌
  • 出生日期:799
  • 逝世日期:872
  • 民族族群:

张议潮(799~872),唐后期领导沙州等地人民摆脱吐蕃贵族统治的首领,沙州归义军节度使。一作张义潮。沙州燉煌(今甘肃敦煌县城西)人。自安史之乱后,吐蕃贵族乘虚攻占河西、陇右地区,当地人民长期对吐蕃贵族的奴役进行反抗。唐后期,吐蕃统治集团内部连年发生乱事,大中二年(848),张议潮率领沙州(今甘肃敦煌县城西)人民起义,驱逐吐蕃守将,自摄州事。此后一二年间,议潮修治兵甲,且耕且战,收复甘(今甘肃张掖)、肃(今甘肃酒泉)二州。三年,秦(今甘肃秦安北)、原(今宁夏固原)、安乐(今宁夏中宁东南)三州和石门(今宁夏海原东南)等七关人民,在唐军的配合下,也摆脱吐蕃统治,以其地归唐。五年正月,议潮所遣告捷的使者到达长安,宣宗任命议潮为沙州防御使。同年八月,议潮兄议潭入朝,献上沙、瓜(今甘肃安西东南)、伊(今新疆哈密)、肃、鄯(今青海乐都)、甘、河(今甘肃东乡西南)、西(今新疆吐鲁番东)、兰(今属甘肃)、岷(今甘肃岷县)、廓(今甘肃化隆西)十一州图籍。宣宗遂于沙州置归义军,领沙、瓜等十一州,以议潮为节度使。不久,加授左仆射。大中十一年,在议潮的影响下,吐蕃将领尚延心以河、渭二州蕃部归唐,唐以尚延心为河、渭等州都游奕使。懿宗咸通二年(861),议潮率蕃汉兵七千人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七年,北庭回鹘首领仆固俊战败吐蕃,以西州归议潮。八年,议潮入朝长安,诏授(检校)司徒、右神武大将军(一称统军),并赐庄宅。议潮既留居长安,即以族子淮深守归义军。咸通十三年(872),议潮卒。

张议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狄更斯悬疑鬼魅故事集

狄更斯悬疑鬼魅故事集

收录的故事都是狄更斯最受赞扬的作品,读者可以从中一窥狄更斯恐怖小说的天份。尽管有些故事读来让人不寒而栗,但也有些故事带有喜剧色彩。狄更斯在故事中插入代表性的诡异喜剧情节,安排最难忘的角色登场,包括人和鬼,让这些故事跃然纸上,成为一幅幅独具诙谐风格的浮世绘。随着狄更斯的精彩描绘,时空转换为中古世纪,云游在狄更斯的鬼魅幻想世界中:精灵在圣诞夜游荡,鬼魂在阴暗角落里哭泣,疯子在街头狂笑,被害者来到谋杀案的审判现场……

难经古义

难经古义

二卷。日本滕万卿撰。成书于日本宝历十年(1760)。上卷载一至三十难,下卷载三十一至八十一难。滕氏有鉴于《难经》编残简缺,虽经吕广重为编次及历代医家注释考证,仍难副古圣意旨,遂部分调整《难经》编次;为使前后问难应答接续,对语句顺序亦作相应的变动。在此基础上,滕氏再加以注释与按语,以明其问难应答之由,旨在倡明古义。注文多以《内经》为本,融会各家之说,并附以己意,发明每多新意。如对五十六难“五积”之病由,原文固执时日得病,未免怪诞,强调应以正虚邪凑概括其受病传变之本义,而不可“以文害辞而以意逆志”。此外,全书以黑白字夹注于经文间,白字为弥缝正文之语路,使其辞意流畅,黑字则直释其义,俾读者一目了然。本书由日本学者所撰,对改易《难经》原文编次语序虽嫌轻擅,但论述简明,间有发挥,于《难经》研究不失参考价值。现有日本宝历刻本及上海中医书局1930年铅印本、《珍本医书集成》本等刊本流传。

脚气治法总要

脚气治法总要

二卷。宋董汲(生卒年不详)撰。董汲,字及之,东平 (今属山东)人,少时多病,立志务医。作者对内、儿诸科均有研究,尤擅治小儿痘疹等疾患,著有《小儿斑疹备急方》等。《脚气治法总要》撰成于北宋元祐八年 (1093),原书一卷,《宋史·艺文志》有著录,后散佚,《四库全书》从 《永乐大典》辑出,分为上、下二卷。上卷首先阐述脚气病研究历史,探究病因、病机、病状,论说证治原则。脚气之疾在黄帝时名为厥疾,两汉之间名为缓风,南北朝时称作脚弱,唐代始称脚气。此病皆由风毒湿气而致,但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治疗方式也应有别。接着分为十二篇论,详论上述内容。下卷列疗方四十六首,区分情况,内服外用,十分赅备。此书是一部论述周密、内容丰富的脚气病学专著,也是我国医籍中得以保存的此类著作中最早一部。有《四库全书》本,振绮堂抄本,1958年商务印书馆铅印 《董汲医学论著三种》 (包括本书)本。

终身大事

终身大事

作者胡适。1919年3月发表于《新青年》6卷3号,附有作者的序和跋。作者说原是应朋友之约用英文写成,后译成中文。是中国最早的话剧作品之一。剧本描写一个中产家庭的独生女田亚梅为争取婚姻自主而离家出走的故事。亚梅留学归来,自主选中了多年在一起的朋友陈先生。田太太却求签算命,说命相不合、八字相克,因此反对。最后亚梅趁父母离屋吃饭,留下字条出走。留言说“这是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该自己决断,孩儿现在坐了陈先生的汽车去了,暂时告辞了。”此剧是在五四运动前后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剧情比较简单。但反封建的主题鲜明,被公认为明显受易卜生的影响,它的出现对以后的社会问题剧的创作和演出有推动意义。

馥芬居日记

馥芬居日记

王汝润撰,1926年印本,1册。记咸丰三年太平军在嘉定上海作战及人民响应事。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一卷,唐不空译,日本无等题记,略云观自在菩萨薰真如香印法,又云观自在妙香印法,极略妙香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