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节

- 姓名:蔡节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蔡节,生卒年不详,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淳祐六年曾任朝散郎,集英殿修撰,后知婺州、庆元等地,堪称“出典辅藩、入登朝列”的地方要员,然其却能做到廉政寡求,奉公守正。蔡氏代表作《论语集说》。是书编撰体例清晰,采用各家之说,均于其后注明。其引证博而约,释文简赅,颇有裨于后学,足以说明此书价值之所在。南宋淳祐六年,文学掾姜文龙向蔡节请求刊于湖州頖宫。
蔡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向警予文集
戴绪恭、姚维斗编。湖南人民出 版社1985年出版。系从各种报纸杂志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等处收入向氏自1911年至1928年的文章132篇及作文、 日记、家书等编辑而成。内容包括向警予在青年求学时代的笔记、日记和作文;在溆浦办学时的文稿、信件和歌词;后期的部分书信;载于《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向导》《少年中国》《妇女杂志》《妇女周报》《妇女日报》等报刊上的作品。卷首载蔡和森所撰《向警予同志 传》,书末附《向警予年表》。是研究向警予思想及中国妇 女运动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益智录
《益智录》是一部模仿《聊斋》的短篇小说集。清解鉴撰。共十一卷,收短篇小说一百三十馀篇,约二十万字。各家书目均未见著录,仅见于(光绪)《山东通志·艺文志》。所引李佐贤《石泉书屋类稿》载《益智录序》称其“远绍《搜神》、《述异》、《齐谐》志怪之编,近仿《聊斋志异》之作,笔墨虽近游戏,而一以劝惩为主,殆主文谲谏之流欤”,可见当时《艺文志》编者也未见原书,因而据李佐贤《类稿》所载,仅列其名而已。作者标书名《益智录》,殆要借此益人神智,有裨世教也。
以美育代宗教说
蔡元培著。是作者1917年4月在北京神州学会上的演说词,先后载于《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1917年8月1日)及《学艺》杂志第一年第二号(1917年9月)。后修订辑入《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这是研究中国现代美学史的重要材料。作者认为,宗教之原始,不外因人们精神作用而构成。人们精神上之作用通常可分为知识、意志、感情等三种。最早之宗教常兼此三种作用而有之。但随着社会文化日渐进步,知识与意志作用离开宗教而独立,于是和宗教有最密切关系者惟有情感作用,即所谓美感。但是以美育论,已有与宗教分合之两派。此两派相较,依附于宗教的美育,常受宗教之累,失其陶养之作用。有鉴于此,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于其中。”美以普遍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也不能有利害之关系,因为美是超绝实际的。蔡元培的美学观,在当时是颇有影响的一家之言。
异鱼图赞
四卷。明杨慎撰。是书前有嘉靖甲辰 (1544) 年自序一篇,作者称《西州画史录》、《南朝异鱼图》,将补绘之。又称,自己读过这两本书,发现书中所载异鱼之名,杂乱谬误,文字也不雅驯,于是就比照万震、沈怀远的异物志,效仿郭璞、张骏之的赞体,记述原书比较成功的地方,有的重新改写,异鱼形态已现,完全可以代替绘画。书前三卷为鱼图,记载异鱼八十七种,有赞八十六首。第四卷,记载螺、贝、蜃、蚶、海错等海物三十五种,有赞三十四首。文字颇典雅,但不过只是诠释名义,对所记异鱼也只形容一下概貌,根本达不到作者自诩可以代图的效果。书中所提出的万震《南州异物志》一卷、沈怀远《南越志》五卷,仅见于《唐志》,《宋志》已不著录,作者恐未见其书,其说也恐怕出于依托。现存《函海》本、《秘笈》本、《艺海珠尘》本、明范汝梓刊本、《纷欣阁丛书》本、别本 《函海》本、《四库全书》本。
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
一名《济颠大师玩世奇迹》、《济公全传》、《济公传》、《皆大欢喜》、《度世金绳》。长篇小说。清“天花藏主人编次”,亦题“西湖墨浪子偶拈”。二十回。作者无考。书叙南宋高宗年间僧人济颠故事。天台府天台县春坊赞善李茂春之妻王氏生一子,本紫金罗汉转世, 国清寺高僧性空为取名修元。性空坐化之日嘱赞善曰:“汝子乃佛家根器,非宰官骨相,但可为僧,不宜出仕”。修元谈禅,皆不能胜。至十八岁,父母相继逝世,遂于灵隐寺出家,法名道济。因放浪无覊,屡遭责打,欲待还俗。经长老棒喝,顿悟佛性,遂撞翻长老及众僧,疯疯癫癫,以游戏方式吐露禅机,人皆称为“济颠”。济颠不戒酒肉,口唱山歌,与猴犬同游,与群童嬉戏,然语含禅机,无不灵验,为人治病,屡有奇效。日游息于西湖之上,往来于官宦人家,纵酒自乐,不贪钱财,不近女色,济颠以疯癫狂态,做了许多好事、奇事,人人敬仰,称为活佛。圆寂之后,亦常显灵。人间不平事济颠皆以嬉笑怒骂出之,颇具揭露意义。济公故事,渊远流长,宋时已见端倪。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亦载道济故事,晁瑮《宝文堂书目》子杂类著录《红倩难济颠》一本。明隆庆三年刊有《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短篇小说),于《醉菩提》影响尤深。有乾隆四十年(1775)、四十二年、四十三年金阊书业堂刊本,乾隆五十三年(1788)金阁古讲堂刻本,道光二十七年(1847)文聚堂刊本(四卷)、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等。一九八三年花城出版社出版《济公全传》标点本(上下册)。是书尚有多种国外译本,近年有澳大利亚的伊恩费尔威译本,名《醉佛》。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
15卷,清行泽说,宏怤等编(依驹本印)。卷之一,菩提上堂。卷之二,老祖上堂。卷之三,神鼎上堂。卷之四,普说二。卷之五,小参。卷之六,小参。卷之七,机缘。卷之八,机缘法语附。卷之九,拈颂。卷之十,书问。卷之十一,偈净土咏附。卷之十二,诗。卷之十三,杂着。卷之十四,散话。卷之十五,散话附传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