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节

蔡节
  • 姓名:蔡节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蔡节,生卒年不详,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淳祐六年曾任朝散郎,集英殿修撰,后知婺州、庆元等地,堪称“出典辅藩、入登朝列”的地方要员,然其却能做到廉政寡求,奉公守正。蔡氏代表作《论语集说》。是书编撰体例清晰,采用各家之说,均于其后注明。其引证博而约,释文简赅,颇有裨于后学,足以说明此书价值之所在。南宋淳祐六年,文学掾姜文龙向蔡节请求刊于湖州頖宫。

猜你喜欢的书

篁墩集

篁墩集

 明代诗文别集。程敏政(字克勤)著。其集之所以名篁墩,《四库全书》馆臣有过考证:“考新安有黄墩,为晋新安太守黄积所居,子孙世宅于此,故以黄为名。自罗愿《新安志》、《朱子文集》所载皆同。敏政乃称黄本篁字,因黄巢而改,遂称曰篁墩,为之作记,且以自号。其说杜撰无稽,然名从主人,实为古义。今亦仍其旧称焉。”程敏政的著述首刻于徽州,由他的门人摘录其稿而成,题名为《篁墩程先生文粹》,仅有25卷,论者以为未尽其选。正德二年(1507)徽州知府何歆和休宁知县张九逵、王锴从其子程埙处得其全稿而锓梓之,凡93卷,并有拾遗1卷。集前有何歆、李东阳序,末有门人李汛后序。《四库全书》收录本即以此刻本为底本。程敏政学问渊博,但思想也有偏激之处;诗文创作繁富,但率易之处也不少。四库馆臣曾作过较具体的分析:“敏政学问淹通,著作具有根柢,非游谈无根者比,特以生于朱子之乡,又自称为程子之裔,故于汉儒、宋儒判如冰炭,于蜀党、洛党亦争若寇雠。门户之见既深,徇其私心,遂往往伤于偏驳。如奏考正祀典,欲黜郑康成祀于其乡,作《苏氏梼杌》,以锻炼苏轼,复伊川九世之雠,至今为通人所诟厉。其文格亦颇颓唐,不出当时风气。诗歌多至数千篇,尤多率易,求其警策者殊稀。然明之中叶,士大夫侈谈性命,其病日流于空疏,敏政独以雄才博学,挺出一时。集中征引故实,恃其淹博,不加详检,舛误者固多,其考证精当者亦时有可取,要为一时之硕学,未可尽以芜杂废也。”(《四库全书总目》卷171)

佩文韵府

佩文韵府

《佩文韵府》于康熙十三年(1674)开始编纂,直到康熙五十年(1711)完成,耗时三十七年。是一部分韵编排的辞书。由张英等奉命编纂。“佩文”是清帝书斋名。该书分韵隶事。分韵隶事始于唐颜真卿的《韵镜源》,但该书已失传。元时作者颇多,而流传下来的有阴幼遇的《韵府群玉》,凌稚隆的《五车瑞韵》。《佩文韵府》以这两书书作为蓝本,作了较大的增补。《正集》及《拾遗》共二百十二卷。收入一万零二百五十七字,分一百零六韵,注明音训。词语按最下一字分韵排列,注明出处,不作解释。所引资料十分丰富。但引文错误较多。它主要是供在科举制度下作诗文辞赋时修饰词藻、采选典故之用。是韵文写作的参考书,作为韵书来讲,影响较为深远。

谢宣城集

谢宣城集

诗文集。南朝齐谢脁(464—499)撰。五卷。脁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著名诗人,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历竟陵王萧子良、随王萧子隆功曹、文学等职,深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后迁明帝中书郎,建武二年(495)出任宣城太守,累尚书吏部郎,为徐孝嗣构陷,狱死。少好学,以文辞清丽称著,是“永明体”新诗的主要作家。现存诗二百余首,优秀之作,多为山水诗,风格清新流丽,深受谢灵运、陶渊明影响。朓曾官宣城太守,故名。原集十二卷,至宋存十卷。南宋楼炤取其前五卷诗赋歌曲刻之,名《谢宣城诗集》,后五卷应用文屏而不取,已佚。今有影印明依宋钞本。别有明薛应旂、汪士贤刻本及张溥刻一卷本等。又有明正德间刘绍刻本,名《谢脁集》。

西伯利东偏纪要

西伯利东偏纪要

又名《伯利探路记》。边疆地理著作。清曹廷杰(1850—1916)撰。不分卷。廷杰有《东三省舆地图说》已著录。此书系光绪十一年(1885),作者奉召密访东西伯利亚原属清朝的领土,包括自海兰泡至黑龙江入海处,乌苏里江流域,绥芬河下游的广袤地区。五月九日至十一月六日,历时一百二十九天,行程一万六千余里,收集到一百一十八条重要资料,十二月成书,五万七千余字。前有作者《上希元禀文》,后附军机处、吉林将军奏折三件。均系清末中俄关系重要文献。正文所记一是军事地理,以俄军分布、武器、弹药、粮食储存、兵工厂、医院为主。二是经济地理,包括气候、水土、森林、农作物、工矿产品、水陆交通、电讯、城镇港湾、商业贸易等。三是民族地理,详载赫哲、尼夫赫、乌第改、鄂伦春、汉、朝鲜、俄罗斯等民族居住地域、人体特征、经济、文化、风俗、人口户籍数目等。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该地区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专著。不仅考察永宁寺碑,并有首次拓制碑文之举,十分重要。宋将牛皋、王贵和一些汉族名人后裔定居东西伯利亚的记载,首见此书。其学术价值和政治价值,深为国内外史学、地理学、民族学专家所推崇。有《皇朝藩属舆地丛书》本, 《辽海丛书》本。李文信批注(附1985年《辽海丛书》后)可供参考。又收入丛佩远等新编《曹廷杰集》1985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书斋夜话

书斋夜话

四卷,宋末元初俞琰撰。此书为俞琰读书论文时随手笔记而成,杂记经史及先儒之说,也有他本人的论文之语。第一卷主要辩论经义。如斥孔安国称洛书锡禹之非,确有见解。于诸经字训,正讹考异,颇有功夫,如谓《论语》“富与贵”章当就“不以其道”为句,《孟子》“则慕少艾”为慕爱少衰之意,“少”字当读为上声等,可供治学者参考。第二卷和第三卷,主要推阐先儒之说,对《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等加以研究,认为《丹诀》与《易》相通,原本出于道家。第四卷主要记录论诗评文之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版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宛委别藏》本等。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原不题撰人。据考应为金人时雍(道号逍遥)或其弟子「子明」编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篇首有唐明皇御制序,内称「上方开化无极太上灵宝天尊」居一气化均之天,九清自然之国,宣扬教范,命真仙之众传经化人。经文分三品:其一为本经,乃上方明皇开化天尊及太素清虚真人人讲论修行「大洞真元」之道。认为修道者应「先行孝悌,次也敬恭,增进玄功,事师教道」。 其二为〈洞真经原品〉,乃「神峰先生」所说。先泛论三坟、七部及道家诸子经书名目体要,然后概述《上方大洞经》旨要。其三为〈仙经神应品〉,乃「青云居士」所说,言持诵《真元经》之灵验,以及佩「消灾解厄玉符」之法。篇末附时雍弟子所撰《后序》,先言上方天尊所说四种经典品目,然后概述《上方大洞真元经》要旨,其说糅合儒家正心修身之说与道家虚静无为之道。本书对考察宋金之际道教上方真元派经典教义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