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道

- 姓名:卢思道
- 别名:字子行
- 性别:男
- 朝代:隋代
- 出生地:范阳(河北涿州)人
- 出生日期:约531年
- 逝世日期:586年
- 民族族群:
卢思道(约531年-586年),隋代诗人。字子行。范阳(河北涿州)人。少时曾以北齐文学家邢劭为师,并向魏收借书,刻苦攻读。仕于北齐,为司空行参军、员外散骑侍郎等,因作诗敏捷,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历北周而入隋,为仕同三司、武阳太守等官,卒于京师。卢思道的诗作以《从军行》最为著名,诗中抒写了征人思妇互相思念的痛苦,并对追求功名的将军作了委婉的讽刺。语言清新流畅,句法多用对偶,具有早朝七言歌行的特色。他的《听蝉鸣篇》以五、七言错综构成,抒发客愁乡思,讥刺长安权贵“繁华轻薄”的生活,词气沉郁,音调清亮,庾信当时即“深叹美之”。卢思道的文章以《劳生论》为代表作。文以主客问答的方式设论、其中揭露世人之格“谄谀谗佞”,辞气激烈,痛快淋漓,如“居家则人面兽心,不孝不义;出门谄谀谗佞,无愧无耻”,“美言谄笑,助其愉乐,诈泣佞哀,恤其丧纪”,刻划尤为入木三分。故今人钱钟书称此为隋文的压卷之作。他的史论如《北齐兴亡论》、《后周兴亡论》等,通过亲身经历,论二代灭亡之原因,颇具史识。史载卢思道有集30卷,今佚。明张溥辑有《卢武阳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卢思道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风雅生活论
巴尔扎克在前言中证明,他在一个永不发生变化的社会里,自命为风雅教授是有道理的。伟大的文明产生的不朽、宏伟的艺术让位于风雅——这一全新的概念表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仪表和个人的虚荣。论文从原因谈到结果,从风雅生活的基础知识谈到服装款式,不要认为这样就丧失了力度和深度。因为一提起巴尔扎克,任何时尚爱好者都会想到他是哲学家、美学家。在简单一整洁一和谐三件套之上,论文的作者发现了作为风雅构成要素的必不可少的统一性。这个统一原则对巴尔扎克的作品体系影响深远。《风雅生活论》把转瞬即逝的时尚提升为有自己原则和规律的生活方式,创建了社交人的唯物主义——其理念等同于智者的唯物主义,初步推动一种风流雅士的时尚文学。这篇论文之后,诗人和小说家得以大谈服饰和饰物盒而不用担心有失身份。
饶氏皇朝经世文续编
清末饶玉成编辑,始自道光初年,止于同治朝,光绪八年(1882)成书。
诸师真诰
诸师真诰,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元末明初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书中罗列道教诸天尊神灵及真人祖师之名号、真诰,共四十一条。其中包括元始天尊号、上清号、泰清号、弥罗号、天皇号等神灵名号十七条。又有三官诰、祖天师诰、仙公诰、三茅真君诰、全真五祖诰等祖师真诰二十四条。名号真诰皆用于道门法事,唱诵神真师尊之名号以表达志心归礼之意。每位神真师尊名号之前,皆以骈体短文赞颂其道行德化和神功妙迹。由此书可知明代道教所尊奉之神灵真人。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题程昭撰,当出於宋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中国哲学小史
冯友兰著,商务印书馆1933年12月初版,1945年11月第二版。 该书主要分析和阐释了孔子、墨子、孟子、老子、惠施、公孙龙、庄子、荀子、周濂溪、张横渠、二程、朱子、陆象山、王阳明等的哲学思想。 关于朱熹,冯友兰认为,朱子之学乃是以周濂溪之太极图说为骨干,而以康节所讲之数、横渠所说之气,及程氏兄弟所说形上形下及理气之分融合之。在朱子看来,凡有形有象者,即是器;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是道。所谓道,即是指抽象的原理或概念;所谓器,即是指具体的事物。天下之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皆有其所以然之理;其理并且是在其物之先。一事物之理,即是该事物最完全的形式,也是该事物的最高的标准,这也就是极,是一事一物之极。而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它是天地万物的最高标准。
观心诵经法记
全一卷。又称观心诵经记。隋代智顗说,唐代湛然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本书乃宣说诵经须身、口、意三业清净,配合空、假、中三观而运慈、悲二法,以趋入第一义空为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