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俊

周复俊
  • 姓名:周复俊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明太仓三家市人
  • 出生日期:1496
  • 逝世日期:1574
  • 民族族群:

周复俊(1496—1574),明代诗文作家。明太仓三家市人。原名复辰,字子吁,号泾林、木泾子等。周在次子,方鹏弟子。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历工部主事、员外郎、郎中,二十年出为四川提学副使,历山东副使、霸州兵备,改云南副使,平西洱海叛乱,迁左参政。升四川按察使、右布政使,转为云南左布政使。四十一年升南京太仆寺卿。清介有孝名。与杨慎研讨理学,不喜佛书,专好《左传》《史记》,以才学与王同祖、顾梦圭并称“昆山三俊”。祀吴郡名贤。


为提学副使,作《大益书院志叙》。次年在川辑刊《全蜀艺文志》64卷。嘉靖二十七年纂修《霸州志》10卷。嘉靖三十二年为云南布政使,为杨慎刻《南中集抄》。次年作《游鸡足山记》。嘉靖三十五年,作讽时文《苍蝇赋》。嘉靖三十八年,刊刻杨慎遗著《七十行戍稿》。嘉靖四十一年,自滇还官南太仆寺,自序《北征图诗》。隆庆元年(1567)他为顾存仁序《居庸山人诗》。隆庆六年,他编辑的《玉峰诗纂》6卷刊行。万历二年(1574),他仿《华阳国志》著《东吴名贤记》2卷,同年病卒。他还著有《泾林诗集》3卷、《泾林文集》5卷、《泾林杂记》3卷。他较善文、文笔清俊顺畅。诗非其所长,一些小诗略有情致。如《寒江》:“千林暝若空,遥峰隐还见。岚云冻不飞,江水明素练。”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评论说:“诸体多肤浅不足观。”辑有《玉峰诗纂》《太仓文略》,著有《东吴名贤记》《元史弼违》《泾林诗集》《泾林杂记》《泾林类记》《六梅馆集》等。

周复俊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绝笔

绝笔

《绝笔》一书中收录了芥川《罗生门》《竹丛中》《鼻子》《绝笔》等短篇小说,芥川的作品更多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长途

长途

在岭南的重山叠嶂中,有一农村,叫做归来乡。在村的南端雁飞峰下,有一列人家。其中外观上比较宏大的,要算是涂震南的一家了。快近正午时分,村中家家屋屋都起了炊烟,只有涂家还是冷森森的。进了初夏了,太阳烈烈地把这山中的一块洼地晒得十分郁热。只有涂家给山麓的参天的松杉拥抱着,虽在太阳晒得最烈的时分,住在这屋里的人穿着夹衫也不觉热。一个少女,约莫有十六七岁,系着围裙,穿着木屐由屋里走出来。她手中捧着一个黑色的瓦钵,里面盛的是糠粉和稀饭混成的喂鸡的食料。一群鸡儿叽叽格格地跟着她由里面出来。她把瓦钵搁在门首的一株大树脚下,群鸡便围着黑瓦钵抢啄糠饭。

六书缘起

六书缘起

印学论著,一卷,清孙光祖著。孙光祖, 字翼龙, 江苏昆山人。幼孤力学, 工书善写生, 尤长篆刻, 所作为时所重。著有 《六书缘起》、《古今印制》、《篆印发微》。是编论述古代书体之演变,间论印章文字,多所微言。全篇计二十三则,约成书于清雍正初期,道光二十年(一八四○)收入顾湘辑《篆学琐著》。

平闽纪

平闽纪

康熙戊中午之夏,海岛余孽盗弄兵于漳、泉之间,天威赫然震怒,爰命江南提督杨公以少保兼太子太保左都督充福建全省水陆提督总兵官,往彰天讨。寻又允公所请,令专统步骑诸将,进号为昭武将军。盖两蒙特恩异数云。
余时方承乏本兵,每睹公奏报章疏及规为措置之方,罔不精确明审,洞中窽要;私为贼不足平也。及公功成,旋师云间,于搜阅之暇,编辑当日入告嘉猷及军中往来咨启牌示,共成十三卷,名曰「平闽纪事」,千里见遗,属余弁一言于篇首。

春秋书法钩元

春秋书法钩元

四卷,明石光霁著。大旨本张大亨、吴澄之意,以《春秋》书法分属五礼。凡失礼的则书以示褒贬的。因以吉、凶、军、宾、嘉五礼条目,统属经传的记叙;有五礼所不能包括的,如年月日时、名称爵号一类,则别为杂书法冠于首。每条下面,采各传之辞,以讲大义者为纲,发挥其义者为目。主要依据三传及胡安国《春秋传》、张以宁(石光霁之师)之说为主,间采啖助、赵匡等说,总以己意折衷之。书前有无名氏所作的序,称啖(助)、赵(匡)的《春秋纂例》详于经略于传,《春秋案疏》、《春秋诸传会通》详于传而略于经,此书则能损益其未备。收入《四库全书》。

八识规矩论义

八识规矩论义

八识规矩论义,一卷,附冥合百法论义文,清性起论释并序(有阙文),善漳等录,源漳刊行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