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廷堪

- 姓名:凌廷堪
- 别名:字仲子,次仲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歙县人
- 出生日期:1757年10月2日
- 逝世日期:1809年7月14日
- 民族族群:
凌廷堪(1757年10月2日—1809年7月14日),清曲论家、学者。字仲子,次仲,安徽歙县人。曾任宁国府学教援。去官后,主讲敬亭、紫阳书院。又侨居海州板浦荡,曾为修改词曲至扬州寄居,与黄文旸为忘年交。善属文,通诸经,兼好天文历算之学,与焦循并称于世。美学思想上,认为“律吕”之事,本是“纤儿学语亦能讴”,但作为演唱艺术,其本质却与宇宙精神相通:“区区竹肉寻常事,认取乾坤万里流。”(《论曲绝句》)揭示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在于真假、虚实融为一体,认为元人“杂剧事实”,多与“史传”乖迕,其“关目往往有极无理可笑者”,正是“明其为戏”的创作基本原则。批评“近之作者,乃以无隙可指为贵,于是弥缝愈工,去之愈远”。指出不明艺术特征而妄加修改的作者:“是真是戏妄参详,撼树蚍蜉不自量”。认为戏曲语言以合本色为美,赞扬徐渭和汤显祖的戏曲创作,开创了新的流派。对一些文人苦学汤显祖而不得其精神表示轻蔑的态度:“玉茗堂前暮复朝,葫芦怕仿昔人描。痴儿不识邯郸步,苦学王家雪里蕉。”(同上)其论曲绝句表现的民族戏曲美学思想,对尔后的评论家和鉴赏家有较明显的影响,其理论价值不亚于曲论专著。著有《校礼堂文集》三十六卷,诗集十四卷,《梅边吹笛谱》三卷,《充渠新书》二卷,《燕乐考原》六卷,《元遗山年谱》二卷,《礼经释例》十三卷及《魏书音义》。
凌廷堪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朝花夕拾
散文集。鲁迅著。原名《旧事重提》。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出版。收有1926年在北京和厦门写的散文十篇,曾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鲁迅在编集时作了《小引》和《后记》各一篇。这些作品都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从童年家庭生活和私塾生活的片断写到从家乡到南京、到日本留学和回国教书的种种经历,表现了他追随时代步伐,顽强奋进的革命精神,洋溢着对良师挚友的怀念,对黑暗世界的针砭和北洋军阀走狗文人的抨击。在艺术方法上,集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以记事为主,又有浓郁的抒情;既有逼真的描写,又有精辟深刻的议论;既有形象,又有哲理;语言朴素自然且富有文采。
X
民国推理小说,张天翼著,1923年12月8日,《半月》第3卷第6期(侦探小说号)
苍筤词钞
孙鼎臣撰,词集
诗史阁诗话
记录了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时期古典诗词的概况和一些重要的古体诗人,对研究当时的国学现状和创作情况具有较高的价值。
万柳溪边旧话
一卷。元尤玘撰。尤玘字君玉,号知非子,无锡(今属江苏)人。宋著名诗人尤袤之后,官至户部尚书。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尤氏先世事,其中所记尤袤事迹颇多,可补正史之缺误。有清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知不足斋丛书》(第十集)本、《学海类编》(集余一)本、《锡山尤氏丛刊》(甲集)本、《丛书集成初编》 (文学类) 本等。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类护摩之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有二本:一明藏所载,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智藏为不空原名)。一日本空海等请回本国者,不空译。载于明藏者,文有烂脱,无八天形像,又彼此之文互有详略。今藏经两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