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福

- 姓名:笛福
- 全名:丹尼尔·笛福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660年5月6日
- 逝世日期:1731年4月24日
- 民族族群:
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1660年5月6日—1731年4月24日),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小说家。他早年的创作以政论、小品文、讽刺诗为主,共写各种体裁的文章一千多篇,内容无所不包,中心思想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反对专制政体和等级制度,在当时有进步意义。笛福五十九岁时,写成第一部、也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小说《鲁滨逊飘流记》。小说以主人公的传记形式写成,赞美劳动,赞扬人对自然的斗争、不畏艰难的品质和用劳动创造财富的精神,反映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冒险进取的精神特征。作者以高度的创造精神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小说语言简洁明晰,朴实无华,引人深思,表达人物感情逼真动人。他善于用真实具体的行动和环境的细节描写来创作冒险故事,开辟了实现主义小说的道路,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因而,笛福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1660年9月30日丹尼尔·笛福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商人家庭。
1665年伦敦遭瘟疫袭击。后来笛福曾根据以往的印象把这场瘟疫流行的情况写入《瘟疫年纪事》。
1666年9月3日伦敦遭到严重火灾。五十年后,笛福曾对此作了描述。
1674年—1679年进入分离教派牧师查尔斯·莫顿主持的伊顿公学就读,习拉丁文,并对天文、地理、历史及其他科学都产生广泛的兴趣。
听到《天路历程》的作者约翰·班扬的演讲。
1679年从伊顿公学毕业。
1680年与伦敦的斯坦克利夫两兄弟——塞缪尔和詹姆斯合伙经营袜子批发业务和烟酒贸易,去欧洲大陆的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开阔了眼界。
1684年1月1日与一富商的女儿玛丽·塔夫利结婚。
1885年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继承王位,查理二世的私生子蒙默士公爵发动新教徒叛乱,笛福参加叛军,叛军失败后,笛福幸免于难。
1688年5月詹姆斯屈于政治压力,敦请他的女儿——信奉新教的玛丽归国当王后,把国王的宝座让给玛丽的丈夫——荷兰的执政威廉,称威廉第三。笛福投入威廉第三帐前效力,从事国际贸易。
1692年由于英法战争,笛福在经济上受到重大打击,宣告破产。为避免债权人的控告,化名马克·沃特金斯,逃到布里斯托尔。
1697年发表论文《计划论述》等,以一个启蒙主义作家的身分提出改革财政、商业和教育部门的意见,取得国王的欢心。
1700年由丹尼斯·福改称贵族姓氏丹尼斯·笛福。
1701年发表讽刺诗《纯血统的英国人》,驳斥塔钦在一本小册子中对威廉是一名荷兰人的指责,使威廉第三大为高兴,给以重赏,并使他进了威廉第三的顾问班子。
1702年3月8日威廉驾崩,已逝王后的妹妹安妮继承王位。女王热衷于国教,对讽刺过国教政策的笛福大为不满。
1703年1月3日国务大臣诺丁汉伯爵签发了对丹尼尔·笛福的逮捕令。
1703年5月20日笛福请求调停,未成,被逮捕。
1703年7月在伦敦带枷示众。事前他写出名篇《枷刑颂》作为抗议,示众时散发出来,在场者向他投以鲜花花瓣表示敬意,称赞他为信教自由而进行的斗争。
1703年11月由于大臣、托利党魁罗伯特·哈利的疏通,得到释放。
1704年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于距智利海岸约五百海里荒岛上遇救,出现记述他被遗弃后四年多的生活的游记和特写,成为笛福后来创作小说《鲁滨孙飘流记》的根据。
1704年2月19日在哈利授意下,笛福办《法兰西与全欧政事评论》报,并为该报大量撰稿,对社会舆论起很大作用。该报成为英国报刊之始祖,笛福成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和十八世纪英国政论文学的奠基人。
1706年奉政府之命前往爱丁堡执行策划苏格兰归并英国的秘密使命。
1712年罗吉斯写《环球巡航记》,记述了塞尔柯克的荒岛经历。
1713年4月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和自己言论的大胆,两次入狱。
1713年12月理查德·斯梯尔会见塞尔柯克后,在他自己主办的期刊《英国人》第二十六期上发表了关于塞尔柯克历险的特写。
1714年8月1日安妮女王驾崩。
笛福因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遭到逮捕,但不久就被交保释放。
1714年9月18日乔治一世正式登基。赞许新政,笛福继续办报。
1719年4月笛福以塞尔柯克飘流荒岛的题材虚构成故事出版,书名为《约克郡的水手鲁滨孙·克鲁孛的生平和奇遇》,深得中、下层读者的欢迎。同年又出版续集——《鲁滨孙历险记》。
1720年出版《鲁滨孙沉思集》。
发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
1722年出版小说《摩尔·佛兰德斯》、《杰克上校》和《瘟疫年纪事》。
1724年出版小说《罗克萨娜》和《骑士回忆录》。后者及《瘟疫年纪事》开了历史小说的先河。
1729年9月10日病重。
1731年4月24日贫病交加而死。
猜你喜欢的书
游戏的终结
作者是胡利奥·科塔萨尔。这是作者的早期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的故事延续了科塔萨尔早年的幻想小说特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精致的封闭结构,先驱性的主题,梦魇般的离奇画面,以及对存在主义及人性的初步探讨。正如科塔萨尔所说:“我知道,这样的故事没有人用西班牙语写过,至少在我国是这样。我国有另一类故事,博尔赫斯的故事是令人赞叹的。但是我写的是另一种。”《游戏的终结》中,科塔萨尔一如既往地继续着他那些令人着迷的幻想元素:身份的互换、秩序的失控、梦魇的实现、历史神话与现实社会的交错,同时交织着另一种风格的叙事:童年世界的细腻、柔美与多愁善感。所有这一切,共同组构成科塔萨尔迷人的游戏世界。
卍
《卍》是谷崎润一郎的中篇小说,讲述了四个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卍(读音wan,四声,同 “万”),在日语中为纵横交错之意,在本书中象征了两男两女、同性异性间纠缠不清的爱欲。故事中,主角柿内园子与丈夫孝太郎的婚姻关系乏善可陈,她在艺术学校认识了漂亮热情的德光光子后,重新点然对爱情的渴望。光子面对园子毫无理性的崇拜,成就感无法抑制地扩张,两人开始了亲密交往。光子的男友绵贯荣次郎为性无能者,他嫉妒园子拥有的光子的爱比他多,旋即展开报复。此后,孝太郎也介入三人恋情,并与光子发生关系。四人的丑闻曝光后,光子、园子与孝太郎集体殉情,三人承诺死后不再争夺爱情……作者在本书中再次以令人窒息疯狂的耽美恶魔主义表现丰饶的官能之美,即便败德,也要歌咏爱情。因为他认为,爱让死比生更幸福;为解放被束缚的灵魂而因爱殉道,是所有崇拜爱情之人最圣洁的皈依仪式。
郝太古真人语录
又名:广宁真人语录。既是出家,须要忘忧绝虑,知足常足。日二升之粮,积之何用。一年端布之装,身外何求。一日之闲,一日之仙。道冲而无欲,神定而气和。为造化之根源,穷阴阳之返复。道不远人,人自远道。日月不速,人自速之。勇猛刚强不肯而低心而下意。游历他方,不如独坐而守道。浮名浮利,不如逍遥而寂淡。
大六壬金铰剪
太阳加时布局,以时为地盘,隐于意中,再以太阳加时上,作天盘布成局,用天盘基础,始能发用。
轰天雷
中篇小说。孙景贤(署名藤谷古香)著。大同印书局1903年刊印。十四回。书叙常熟翰林荀北山事。北山迂傻,进京纳监,因友人之助,成就一名宦家之亲事。正筹备喜事,夫人以喉疾死,遂束装南归。回常熟,友人再为其介绍苏州贝太史之女为妻。然入赘之夜,又被贝女看作疯人,避而不出。后又经种种磨难,使之失去生活勇气,遂决心做一番轰轰烈的大事业后死去。到北京后, 见友人正拟上书请太后归政,杀荣禄、刚毅、李连英三凶。北山窃友人拟稿,易己名投《国闻报》发表。轰动全国,被诩为不怕死的忠臣。被官方拘禁后,又在狱中大作忠君爱国诗,名声益振。此时北山自知目的已经达到,死而无憾。未料辛丑六月,议和告成,竟被释放。故事并非虚构,乃叙当时沈北山事,实有所本。而第四至第九回又叙另外一故事:浙江衢州华府被罗姓霸占二百余年之经过。实乃影射清室入关直至戊戌政变之历史,暗示华氏子孙已在进行复仇,流露出作者宣传种族革命思想之倾向。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大同印书局本。1904年海虞文社本。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四卷(下)》,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四月版。
维摩经评注
维摩经评注,十四卷,明杨起元评注,前附谢康乐十譬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