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

- 姓名:全真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湖南省永兴县
- 出生日期:728年
- 逝世日期:867年
- 民族族群:
全真(公元728年-867年),唐代僧人。728年(开元十五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全真佛根灵慧,自幼出家,29岁时云游至广西湘源(今全州县),建寺湘山,弘法净土,禅理精微,道场兴盛。867年(咸通八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坐化于全州县湘山净土院,享年139岁,法腊133年。宋徽宗到湘山寺礼佛时,追封全真为“无量寿佛”化身。《明一统志》卷八三称其曾现四门各见其人等神变,因其神异,五代时改湘源名全州,封全真为慈佑寂照妙应禅师。当时永兴县建有丛标“福兴寺”纪念他,并建有“西方极乐世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题鉴“福兴寺”名。
全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舌鉴辨正
诊法著作。清梁玉瑜撰,陶保廉录。二卷。玉瑜有 《医学答问》 已著录。保廉侍亲宦游,足迹半中国,于新疆病心烦骨痛,求治于玉瑜。后深得其传,笔录成书于光绪二十年(1894)。卷上,列论白舌三十二条、黄舌二十五条、黑舌二十三条。卷下,列论灰舌十七条、红舌四十一条、霉酱舌三条、妊娠伤寒舌六条、蓝舌二条。凡百四十九条。每舌作总论,述其辨证大纲。每条均绘图,并叙其形象及具体辨证方法。书中旁参张登《伤寒舌鉴》、《薛氏医案》 诸书,条分缕析,言简意明,有证有方,图文并茂。对临证治疗及舌诊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有光绪二十三年兰州固本堂书局刊本,光绪三十一年云南高等学堂刊本,光绪三十二年石印本。
老君音诵诫经
北魏寇谦之撰。道教经书。一卷。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自称太上老君授予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命他清整道教, “除去三张伪法”。此书即《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的残余部分。书中称老君授其系天师正位,要他并教生民,佐国扶命,实行乐章诵诫新法,除去“伪诈经法科”。和《神咒经》一样,也提到“李弘”,说“称名李弘,岁岁有之”, “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并对此大加斥责。又描绘了老君出世之时种种神奇景象,说老君“更出新正”,赐给命应长生者神药,升仙度世云云。书中所立设治、署职、授箓、上章等项科仪,对三张之法皆有所更张,反映了寇谦之整顿天师道的主张,为研究北天师道重要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
救亡决论
近代严复所撰政治伦理论文。发表于1895年天津《直报》。指出八股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三大危害,是亡国之道;极言“华风之敝,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称创行君主专制制度的“赢政、李斯千秋祸首”,“赢,李以小人而陵轹苍生,六经五子以君子而束缚天下”,后世帝王“崇尚我法,劫持天下,使天下必从己”,“因其劫持,遂生作伪;以其作伪,而是非淆,谦耻丧,天下之敝乃至不可复振”。他认为救亡之法,在于“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只有“通知外国事”,“以西学为要图”,即向西方追求真理,进行变法,才能挽救中华民族。
摄大乘论释抄
佛典注疏。作者及原著卷数不详。原件出敦煌藏经洞,首尾俱残,今下落不明,现题据内容拟补。本文所释系南朝陈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先以四门总述:第一门残,似述缘起。第二明藏摄分齐,谓此论于经律论三藏中属论藏,由对根机之不同,可分别判为声闻藏、菩萨藏乃至显教、密教。第三明教下所诠宗旨,有二:二谛与佛性。第四解释《摄大乘论》题目的意义。然后从《摄大乘论释》卷一中摘取若干重要的名词和文句,一一加以解释。文章的重点在于说明如以俗谛,则以唯识为宗旨;如以真谛,则以二无我真如为宗旨。故一切法以识为相,以真如为体。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标题作《摄大乘论抄》,未交代收藏单位与编号。
六字神咒经
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文殊菩萨之六字咒,与陀罗尼经第六文殊师利菩萨法印咒同本异译。别为六字神咒王经,彼为观音之六字章句陀罗尼也。今之六字为唵(文殊六字功德经作闇)婆髻驮那莫。
阿那律八念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誓牧山求师树下。贤者阿那律。在彼禅空泽中坐思惟言:道法少欲多欲非道。道法知足无厌非道。道法隐处乐众非道。道法精进懈怠非道。道法制心放荡非道。道法定意多念非道。道法智慧愚闇非道。佛以圣心逆知其意。譬如力士屈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