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

- 姓名:吴宓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现代
- 出生地:陕西泾阳人
- 出生日期:1894年8月20日
- 逝世日期:1978年1月17日
- 民族族群:
吴宓( mì )(1894年8月20日—1978年1月17日)著名教授、学者和报刊编辑。陕西泾阳人。 原名玉衡,字雨僧,又作雨生,笔名余生。1911年就读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科。1917年留学美国,先后在费吉尼亚州立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西洋文学和比较文学,获硕士学位。1921年回国,主教东南大学,并先后在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校任教授、系主任。1922年,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时,曾与梅光迪、胡先骕等创办《学衡》杂志。《学衡》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刊,为月刊,1933年停刊,共出79期。他担任《学衡》总编辑达11年之久。因该刊宣传复古主义,反对新文化运动,其成员被称为学衡派。1925至1926年,他担任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在北方任教期间,曾兼任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主编。1930年至1933年,曾赴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研究文学。他通晓英文、法文、德文和拉丁文,擅长西方文学,翻译出版了不少西方名著,对《红楼梦》研究有较深的造诣,曾用中、英文发表过研究《红楼梦》的论著,是我国很有影响的“红学家”。1933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战爆发后,积极主张抗日,在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任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兼《武汉日报》文学副刊主编。1949年5月来到重庆,在湘辉学院和勉仁学院任教。同年9月,又兼任重庆大学外文系主任。重庆解放后,自1950年4月起在四川省教育学院任教。9月该院合并于西南师范学院,此后一直担任西师外语系教授。先后开设了“英国小说”、“欧洲文学史”、“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和“世界古代史”等课程,并为本院和兄弟院校培训外国文学研究生。他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编写了不少高等学校教材,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教学科研人才。在“文革”中,他以古稀之年被诬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在批斗中被打致残,受到残酷迫害。1977年1月,由其妹接回陕西泾阳治病养伤,1978年1月17日含冤逝世。1979年7月18日,西南师范学院召开平反昭雪大会,为其恢复政治名誉。著有《白璧德与人文主义》、《吴宓诗集》等书。
猜你喜欢的书
陈旉农书
中国最早专门总结江南水田耕作的小型综合性农书。陈旉撰。成书于绍兴十九年(1149),其时作者已七十四岁。共约12500字,分上、中、下3卷。上卷概括地论述了南方水稻等作物的栽培,并谈到农业经营管理的要点;中卷讲述水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下卷专谈桑蚕。该书具有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书中多引经史为证,所论确有独到之处。
医说
医史、医话著作。10卷。南宋·张杲撰辑。刊于1224年(嘉定17年),在同类著作中,此书出现是比较早的。张氏博览群书,寻觅见闻,锐意搜辑医事典故,凡涉于医者,则分类录载。及至晚年,犹搜访不辍,共历时30年,将“目览之文,耳听之说”编成此书。书中广泛集录了南宋以前各种医著及文史著作中有关医学典故,传说等史料,分为历代医家、医书、本草、针灸、诊法及多种病证、养生等49类。卷首为“历代名医姓氏”,共载自上古至五代唐慎微一百四十六位医家姓名、传略,按年代顺序排列,显示了较高的史学水平。书中汇聚了许多具有生动情节的医话、医案,发人深省,增长学识。如赵学敏《串雅·序》中提到的“欧阳修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的故事即卷六“车前止暴利”和卷四“治痰嗽”,成为盛赞民间医药的佳话。另外还记载了不少怪疾险证,奇方异治,增广读者见闻,并保存了民间医学和有关卫生保健健论述。全书以丰富的资料,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受到读者的赞赏,但其中也辑有一些佛、道宗教的迷信内容。现存有最早的宋刊本。明代刻本《四库全书》本。国外有日本、朝鲜版本。另外,明代俞弁仿此体例,写成《续医说》10卷。
鹤月瑶笙
散曲别集。明周履靖著。四卷。卷一“霞外清音”,皆为道词;卷二“闲云逸调”,写幽栖穴隐,闲云野鹤的生活;卷三“鸳湖渔唱”,写渔家水上生活之乐;卷四“梅里樵唱”,写采樵山木之趣,寄托了作者的生活理想,未必皆写实。又每卷十套,多为南曲,间有南北合套者。每套曲后各缀七绝一首。吕天成《曲品》评周履靖:“著述俱侈,吟咏颇饶。放乎葛天、无怀,解乎《南华》、《道德》,”指的当主要是其散曲。此集初收入周履靖编《夷门广牍》丛书,万历间刊本。卢前《饮虹簃所刻曲》收入此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散曲聚珍》亦收。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于凌波老居士撰,于凌波老,河南省洛阳县人,1927年出生。于老居士著作颇丰,有关佛学之著作,从早年的《向智识分子介绍佛教》以至最后完成的《现代佛教人物辞典》共有三十四种;世俗杂学方面之著作,有《健康长寿手册》、《古今艺文志趣》等十多种;其他散见各佛教杂志及一般报刊者则不计其数。唯识名词白话辞典,是一部初学唯识者手边备用的工具书。唯识学在佛学领域中,一向称为难治之学,它名相繁琐,辞意艰深,古人称此学‘文如钩锁,义若连环’,‘字包千训,辞含万象。’由此可知这是一门‘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难通达极难通达’的学问;但相对的,它也是一门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的理论,佛学中大部分的重要名词,都见之于唯识学中。果然能通达了唯识学,则再读其他经典,名相问题既已解决,自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笔画是以首字繁体排列】
金刚经略谈
金刚经略谈,一卷,明观衡撰,出颛愚和尚语录。
不会禅师语录
10卷,清法通说,性灵等编(依驹本印)。序开堂疏,卷第一,上堂,卷第二,上堂,卷第三,上堂,卷第四,小参,卷第五,小参法语,卷第六,示众开示问答机缘勘辩机缘,卷第七,颂古行实佛祖赞自赞参学吟十二时歌分灯,卷第八,指禅说和牧牛颂杂偈,卷第九,杂偈,卷第十,杂偈法派山居船居佛事后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