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国

- 姓名:胡安国
- 别名:字康侯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074年
- 逝世日期:1138年
- 民族族群:
胡安国(1074年-1138年),南宋理学家。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字康侯,学者称武夷先生。绍圣四年(1097)进士。授太学博士,足不摄权门。提举湖南学事,为权臣蔡京恶为异己,除名,旋复职。政和元年(1111),除提举成都学官。后授官,屡辞。尝上书建议提拔名儒,认为儒学以正心为要,务明治国平天下之理,不阿附权贵。历中书舍人、右文殿修撰、知道州。南宋时为给事中、中书舍人兼侍讲,上《时政论》20篇,力陈恢复方略。不久兼侍读,专讲《春秋》。因羞与朱胜非、黄潜善等为伍,卧家不出,去职。后提举江州太平观,令纂修《春秋传》进览。安国与杨时、游酢、谢良佐为师友,虽不及二程之门,但杨、游、谢三人身为程门高足,都把发扬光大二程之学的期望寄托在他身上。他是武夷学派的创始人。其学宗于程氏,重在匡济时艰。长于《春秋》学,自称以三十余年之功学研《春秋》,“所习似益察,所造似益深,乃知圣人之旨益无穷,信非言论所能尽也”(《宋元学案·武夷学案》)。其所著《春秋传》,至年61始成,自谓“此传心要典也!”“盖于克己修德之方,尊君父、讨乱贼、攘外寇、存天理、正人心之术,未尝不书而致详焉”(同上)。他认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乃是《春秋》“纲领本原,不容有差”(同上),阐发《春秋》经世之说,常借经义议论时政。又以“义理”说《春秋》,认为孔子“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春秋传序》)。此书可说是他的代表作。他特别强调封建纲常,发挥《春秋》“尊王攘夷”的“大义”,认为尊王即尊周王而讨乱臣贼子,存天理,灭人欲。他极力反对“亲戎狄”,主张“攘夷”,这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他主张去利崇义,认为利就是人欲,义就是天理。把《春秋》宗旨归结为存天理去人欲。在学术上,他继承了二程的“格物致知”论,认为心是身之本,“正心之道,先知其知而诚意”(同上),从这一点上说,即使是人君,亦不可不学习。“心”既为身之本,“盖戡定祸乱,虽急于戎务,必本于方寸。不学以致知,则方寸乱矣,何以成帝王之业乎?”(同上)而学习当“以立志为先,以忠信为本,以致知为穷理之门,以主敬为持养之道”,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能变化气质为功”。其《春秋传》书成之后,备受统治阶级推崇。宋高宗即赞其“深得圣人之旨”。明、清两朝则将其作为科举取士的官方定本,明胡广等奉敕修《春秋大全》经义,也以《春秋传》为依据。安国学说上承二程,下接谢良佐、游酢、杨时,在理学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之功。全祖望尝谓:“私淑洛学而大成也,胡文定公(安国)其人也”,“南渡昌明洛学之功,文定几侔于龟山(杨时)”(同上)。著有《春秋传》30卷,《通旨》1卷、《通鉴举要补遗》120卷。
猜你喜欢的书
月牙集
现代中篇小说集。老舍著。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8年9月初版。为作者自选集。收《序》1篇,1935—1943年写作的中篇小说5篇:《月牙儿》(初载1935年《国闻周报》第12卷第12至14期);《新时代的旧悲剧》(初载1935年《文学》第5卷第4号);《我这一辈子》(初载1937年《文学》第9卷第1期);《且说屋里》(初载1936年《十年》,开明书店创业十周年纪念集);《不成问题的问题》(最初连载于1943年1月8、13、14、20日重庆《大公报》)。
万历福州府志
万历年间共修3部《福州府志》,分别为万历己卯志,潘颐龙、林镰修纂36卷,万历七年(1579年)刊本。袁表修纂24卷,万历三十年(1602年)抄本。万历癸丑志,喻政主修,林烃、谢肇制纂,76卷,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刊本。本书即万历《福州府志》是指万历癸丑志。
本草单方
明缪希雍撰。十九卷。希雍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已著录。缪氏著述颇丰,多行于世,唯此不轻易示人。谢世十余载后,由康文初与庄敛之搜讨诠次,分门别类,历二年而成书于崇祯六年(1633)。分内、外、妇、儿及杂病五科。卷中以病症为目,归纳诸方。伤寒方因有仲景《伤寒论》可稽,故不录; 药品价昂难求及药性峻烈者不收; 方中品味多者,虽效著,但难于制得者亦不载。卷一至卷九,为内科病证。载有卒中暴厥、疟疾、痰饮、反胃、胸痛、黄疸等八十九类病证。卷十至卷十一,为五官科病证。载有眼目、耳、鼻、口等十五类病证。卷十二至卷十三,为妇科病证。载有调经、经闭、产难等二十类病证。卷十四至卷十五,为儿科病证。载有初生、疳、滞颐等二十八类病证。卷十六至卷十八,为外科病证。载有痈疽、疔疮、手足皲裂、金疮等四十五类病证。卷十九,杂病。分奇病、服食、杂治、解中诸毒等七类病证。凡二百零四类。门类齐全,载方多,纲目清晰,易于查寻。其方以单方为主,药简易得、运用方便。尤可为基层医生临症参考。有崇祯六年刊本。
顾颉刚自传
史学家顾颉刚亲笔撰写的唯一一部激情四溢又理智反省的完整自传。顾颉刚出身于“江南第一读书人家”,纵有一腔才情,却一生背时,历尽磨难,终开创学术新纪元,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界的领袖。这个人那点事,其震撼力、感染力、启迪力、影响力,已到了让大众知道的时候啦!
春日莲华
对每一位在茫茫修行路上摸索的末法众生而言,「生不逢时」的最大悲哀,莫过于善知识难遇。众生渴盼善知识的教诲,犹如初萌根苗渴盼和煦春日照拂一般的殷切。何其幸运,我们竟能在这个黑暗的时代寻访到我们的大善知识﹣﹣宣化上人。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
胜德赤衣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