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福晙

阮福晙
  • 姓名:阮福晙
  • 别名:
  • 性别:
  • 国籍:越南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85年10月8日
  • 逝世日期:1925年11月6日
  • 民族族群:

阮福晙(Nguyễn Phúc Tuấn,1885年10月8日-1925年11月6日)原名阮福宝嶹(Nguyễn Phúc Bửu Đảo)。越南阮朝第12任皇帝,1916年-1925年在位。第九位皇帝同庆帝阮福昪长子,第十一位皇帝维新帝阮福晃堂叔,1916年维新帝被废后被拥立为帝,年号启定,在位期间仍然是法国人的傀儡,虽然心有雄心壮志,希望恢复越南主权和阮王朝专制统治,但没有条件和能力,1925年抑郁而死,终年40岁,在位9年,庙号弘宗,谥号宣皇帝。


1885年生于顺化紫禁城,越南皇帝同庆之子。1916年被法国殖民者立为越南皇帝,年号启定(Khải Định)。


即位后,他誓言要重建皇室的威望;然而就他与法国殖民政府之间的深厚关系来看,显然是不可能的。虽然启定帝并不满意其处境,但是他仍旧颁布了许多有利于法国人的法令。因此,阮福晙普遍不受越南人的欢迎。 民族主义 者 潘周桢 就批评当一般的越南人民遭受到法国的剥削时,他却过着奢华的生活;阮爱国(即胡志明)则是写了一出名为《竹龙》的戏剧,来嘲讽启定皇帝表面上看起来很威武,但充其量只是法国人的掌中傀儡。而他于1922年的法国之旅也饱受非议。1923年阮福晙为新建他的陵寝而下令增加农民的税赋时,更让这股声浪达到最高峰;同时,他又签署了许多律令,造成更多的异议人士被逮捕入狱。


1919年,印度支那总督沙罗迫使启定帝废除了儒学教育和科举考试。使顺化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丧失。


1922年,阮朝启定帝赴法参加马赛博览会,谋求法国政府支持其子继位。在法越侨和留学生举行抗议示威游行,并向启定递交措词激烈的《七斩书》。书中列举启定七项该斩的罪状:滥用君权,赏罚不明,奴颜婢膝,穷奢极欲,衣不如时,荒淫无度,阴谋访问。


启定帝自幼体弱多病,且患有 药瘾 ,最终在1925年11月6日因结核病去世,年仅四十岁。 庙号 弘宗(Hoằng Tông),谥号嗣天嘉运圣明神智仁孝诚敬贻谋承烈宣皇帝(Tự Thiên Gia Vận Thánh Minh Thần Trí Nhân Hiếu Thành Kính Di Mưu Thừa Liệt Tuyên Hoàng Đế)。


启定帝驾崩后葬于应陵(Ứng Lăng),该陵墓在1931年完工。位于 顺化 郊区。其结构同时融合中国及法国的建筑特色。整体来讲,陵墓的建筑式样却是欧式,尤其是两旁那尖耸入云的塔,体现了法国殖民时期的印记。但盘龙绕柱的雕刻是中国式的。陵墓分三层,主体颜色是灰色的,依山而建,一层比一层高。第二层最有气势,石象、石马和石群臣在两旁分立,中间是一座两层的石亭。亭中央放置着石碑,是 保大帝 (启定之子)为其父所作圣德神功碑。第三层是启定帝的陵寝,外面看是一座雕满龙的建筑,里面有一尊启定的铜像,是1922年在法国照启定的真人铸造的。


张氏静是阮福晙的元配,为维新朝辅政府长张如冈的女儿。1904年嫁给阮福晙为府妾。婚后生活不谐,1916年出家。同年,阮福晙被殖民政府立为皇帝,想册封张氏静为皇贵妃,但被张氏静拒绝。


黄氏菊于1913年嫁给阮福晙为府妾。1916年阮福晙继位后,黄氏先后被封为三阶惠嫔、二阶惠妃和一阶厚妃。儿子保大帝亲政后尊为端徽皇太后。


胡氏芷是阮福晙的继室,为启定朝重臣胡得忠的女儿。胡氏本为 维新帝 的青梅竹马,但在1915年朝廷为维新帝选妃时落选。1916年阮福晙继位后,胡氏芷被选入宫中,册封为一阶恩妃。


此外,他还拥有数位妾室。根据其中一位妾室的说法,“他对性并无多大兴趣”。


阮福晙只有一子,阮福永瑞,即末代皇帝 保大帝 ,由端徽皇太后黄氏菊所生。 


阮福晙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全蜀艺文志

全蜀艺文志

地方诗文总集。六十四卷。明周复浚编纂。周复浚字子吁,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副都御史。周氏曾官四川按察副使,以为宋代所编《成都文类》所收未备,故重编蜀中文献,广收博采有关当地之诗文,自汉魏以降,止于明。三至二十四卷为诗,其他为文。包括风谣、楚辞、都邑、城郭、楼阁、宫苑、江山、学校、陵庙、亭馆、寺观、怀古、纪行、时序、题咏、赠送、杂赋、道释、哀挽等类,分类极为不伦。所录并非全部为蜀人作品,其他流寓在蜀如杜甫等人有关蜀地诗作也在采录之列。此编本为《四川总志》艺文之部,故明嘉靖刊本附“总志”以行,前有巡按四川监察御史谢瑜重修《四川总志》序,又有嘉靖二十一年(1542)周复浚后序,后总志散佚不传,而艺文志则独自刊刻行世。嘉靖中有两种刊本,一为大字本,一为嘉靖谭言蔼所刊小字本。另有万历间刊本,题杨慎所编,杨慎序谓此书于嘉靖二十年(1541)受四川巡抚刘东阜(大谟)委托而编纂,仅用二十八日即完成,以详远略近,同时年近大老之作概不收录,有集盛行于世者(如杜甫、苏轼)百取其一。以杨氏所述体例,揆之此书亦大体相合。可知两者本为一书。因杨慎以待罪之身,故嘉靖时刊刻不便署名,至万历刊刻方恢复其编纂资格。

二程文集

二程文集

十三卷。《附录》二卷。宋程颢、程颐合撰。此集属名为明道程子、伊川程子。程颢字伯淳,自谓明道先生。程颐之兄。程颐字正叔,称伊川先生。程氏世居中山,后徙河南洛阳。二人曾就学于周敦颐,为北宋理学奠基者,世称 “二程”。其二人学说后为朱熹所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此集为颢、颐二人合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 《明道集》四卷、《遗文》一卷,《伊川集》一本二十卷,一本九卷。又 《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二程共为一集,为建宁刻本。是宋世所传已参错不同。此本出自胡安国家,刘珙、张栻尝刻于长沙。安国于原文颇有改削,如 《定性书》、《明道行述》、《上富公谢帅书》中,删落至数十字,又 《辞官表》颠倒次第,《易传序》改㳂为泝 《祭文》改侄为猶子。珙等所刻,一以安国为主。朱子深以为不可,尝以书汦珙及栻,盛气诟争,辩之甚力,具载《晦庵集》中。后又有临川谭善心重为校刊,始与蜀人虞槃商榷考订,悉从朱子所改。其定性书、富谢二书所删字,亦求得别本补足。又搜辑程子遗文十六篇,遗事十一条,并朱子论胡本错误诸书,别为二卷,附之于后。惟伊川诗仅有三章。《河南府志》载其《陆浑乐游诗》云:“东郊渐微绿,驱马欣独往。舟萦野渡时,水乐春山响。身间爱物处,趣逸谐心赏。归路逐樵歌,落日寒山上。集中无之。地志多假借名人以夸胜迹,或许是好事者所依托。收入 《四库全书》有目。

大日经开题

大日经开题

大日经开题,1卷,日本空海撰。编号二二一一。

礼忏文

礼忏文

礼忏作为一种佛教仪式,是礼拜与忏悔的简称。礼忏文则是记录佛教信徒礼忏仪式的文书。我国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中保存有一定数量的礼忏文文献。一,佚名,周辛愿题记,编号二八五四。二,首缺,编号二八五五。三,首尾缺,编号二八五六。

观音玄义记

观音玄义记

凡四卷。宋代四明知礼述。又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观音经玄义记、观音别行玄记、别行玄义记、别行玄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乃观音玄义之注释书。
依自序所载,系知礼六十二岁时所撰。知礼初投宝云义通,适逢义通讲观音普门品,经数番咨疑,遂得奥义,于宋天禧五年(1021)抄录之。以唐宋训诂主义之学风解释玄义之文句,强调性恶法门。天圣二年(1024),由遵式奏请收入大藏经。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二卷,一名伽耶山顶经论,天亲菩萨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有经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