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 姓名:李曾伯
- 别名:字长孺,号可斋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嘉兴(今属浙江)
- 出生日期:1198年
- 逝世日期:1268年
- 民族族群: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祖籍怀州(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邦彦曾孙。绍定三年,知襄阳县。历濠州通判、军器监主簿、鄂州通判。嘉熙元年,为沿江制置司参议官。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兼督视行府参议官。四年,除右司郎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太府少卿兼敕令所删修官。淳祐二年,为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进权兵部尚书。六年,以言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十年,除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为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进司夔路策应大使,赐同进士出身。以事奉祠。四年,为福建安抚使。五年,除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兼广南制置使,移司静江府。六年,再知静江府。景定元年,以岭南败绩落职解官。五年,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咸淳元年,以长于边事为贾似道所忌,以论褫职。咸淳四年卒,年七十一。曾伯天才卓越,儒而知兵,屡以疏陈军政获迁,所至得将士心。其《陈可斋文集序》谓文有以名世者,有以应世者。所为多应世之作,集中多奏、疏、表、状之文,大抵深明时势,究悉物情,多可以见诸施用。“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三)。其文学成就主要在词,虽多贺寿应酬之作,而风格粗豪,境界开阔。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风貌也似稼轩,而议论过多,不免流于粗豪。著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可斋续稿》八卷、《续稿后》十二卷,有影宋巾笥本、清初抄本、《四库全书》本。词集别行,又有《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本《可斋杂稿词》四卷、《续稿词》三卷;吴氏双照楼抄本《可斋词》六卷。《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二百馀首。《全宋诗》卷三二四三至三二五一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七八一一至七八六一收其文五十一卷。事迹见《宋史》卷四二○本传,参本集诗文及《宋史·理宗本纪》。
李曾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秋声集
又称《卫宗武诗》。诗文别集。六卷。宋卫宗武撰。其集,有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张之翰序,即刊行于此时。《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三册。《箓竹堂书目》卷三同。《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谓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著录,谓十卷。知其集明末清初犹存。清修《四库全书》时,已不见其集,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六卷:卷一收五古一百十二首,卷二收七古三十八首,卷三收五律八十首及五言排律一首,卷四收五绝十一首、七绝六十三首、词十一首;卷五至卷六,收序五篇、记三篇、墓志铭二篇、塔铭一篇、杂著十二篇。有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今人栾贵明复自《永乐大典》残卷辑得五古一首、七古一首、五律一首、题跋一篇,收入《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宋元人诗集八十二种》有《秋声诗集》四卷,《彊村丛书》有《秋声诗馀》一卷。
归藏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归藏》为三《易》之一,又名《坤乾》,《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记载。郑玄以为殷代之《易》。该《易》以重卦坤为首,乾次之,故名《坤乾》。又因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归藏》。《礼记·礼运》载孔子语:“我欲观殷道,是故知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孔子以《坤乾》之义可以观殷道,表现在《坤乾》的卦序上首坤次乾,反映殷代强调母系即“殷道亲亲”的特点。《太平御览·学部》引桓谭《新论》称: “《归藏》四千三百言”,又 《北堂书抄·艺文部》 引 《新论》:“《归藏》藏于太卜”。据此,该书汉时尚存,独不见于《汉书·艺文志》中。今传《三坟书》中有《归藏》,已证其伪。此《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未知作者,晋《中经簿》已见,说明成书较早。《隋书·经籍志》作三卷,晋薛贞注,后散佚。宋《中兴书目》仅存初经、齐母、本蓍三篇,宋以后此三篇亦佚。欧阳修以为宋时所存三篇疑非古经,马端临疑并出刘炫伪作。《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有《归藏》文一条,王国维据殷墟卜辞证其为殷代古《易》。马国翰辑本大体本之朱彝尊《经义考》,或有补遗。日本藏唐写本《秘府略》卷八百六十四及日本写本《释遍照文镜秘府论》中各引一条,不见于马氏辑本。据《丛书综录》知,清人王谟、洪颐煊、马国翰各有辑一卷。唐人司马膺亦注《归藏》十三卷,早佚。
报施
短篇小说。完成于1943年7月22日,最初发表于同年11月文艺阵地社出版的“文阵新辑之一”:《去国》,署名茅盾。后收入重庆建国书店1945年出版的《委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8卷、1980年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及1985年出版的《茅盾全集》9卷。作品通过军人张文安因病准予长假并得师长馈赠一千元医药费转赠重病在床的军人陈海清之妻的故事,揭示了国民党统治下民众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悲惨命运,赞扬了农民之间传统的互相救助的高尚品德,同时也表明了农民抗战到底的热情与决心。故事感人,作者巧妙地通过局部生活的描写,多方位地反映了旧社会的实质。
新水浒
清末民初小说家陆士谔所作的小说,是金圣叹“腰斩”的70回本《水浒传》的续书,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本书以略带科幻色彩的奇思妙想和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实质上是以水浒故事为背景,表现当时近代化中国的种种现象,并探讨了经济、科技与人性的关系。是《水浒传》续书中十分独特的一部。
霜红词
词集,近代胡士莹撰。胡士莹(1901—1979) 字宛春,室名霜红簃。平湖人。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范围主要为说唱文学、戏曲、小说三个方面,而以话本小说的研究成就最大。中华书局出版的《话本小说概论》,是他的代表作。善书法,亦能画,又善围棋。毕生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工作。 此集自选1921年至1929年间所填词84首,结集题名《霜红词》,在扬州出版。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邻尼经
元魏北天竺沙门佛陀扇多译,与《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华梵双具,止有四十八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