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月牛山

- 姓名:香月牛山
- 别名:则实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656年
- 逝世日期:1740年3月16日
- 民族族群:
香月牛山(1656年-1740年3月16日),日本江户时代汉医学者。名则实(一说则真),字启益,号牛山、贞庵、被发翁,系丰前中津人,为香月家族第十六代六郎重贞之子。
则实,曾习医于藩医鹤玄益,攻儒于贝原益轩;及壮,为中津侯侍医,医术益精,以乳产而闻名医林,名播江户,名工、巨儒无不敬服之。居中津十四年,后移京师,卜居二条室町,其左右为幽斋清榻、图史,著书攻医,自得其乐。时引诸名士相乐茶棋,名重于辇下。后小仓客之,礼待甚优,声誉益高。殁于1740年(元文五年)三月十六日,享年85岁。则实终身未娶,无子,侄女则贯过继为养女,侍奉小仓侯之际,先牛山而病亡。后其门人则道为养子,冒以香月之姓,受其俸禄。
香月牛山是后世派的代表医家之一,是江户时代中期的著名医家。江户时代,正值后世派兴起,同时金元医学,特别是李东垣、朱丹溪学说盛行。香月牛山信奉金元学说,尤其信奉李东垣的学说。其《药笼本草》一书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作为最大的参考文献,省略了《本草纲目》的释名、集解部分,罗列了一百二十种常用药物,主要从气味归经、主治功效、炮制方法等方面采集众家药理之说,并将他自身的临床经验以“启益按”的按语附于后。牛山给每条引文都标注了出处,弄清了源流,并于许多条目后都加了“启益按”“启益曰”等自己的意见和心得。并通过校正(不同文献的互相参校判定正误)、品考(中日所产药物进行优劣对比,辨别真伪)、辨伪(根据前人记载,发现前人著录错误之处,或本邦庸医使用错误的中药)、引证(引证前人的说法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补足(补充本草书中某些中药功效未尽之处)等项,展现了《药笼本草》独特的学术价值。
牛山著《卷怀食镜》、《卷怀灸镜》、《上儿必用记》、《萤雪余话》、《运气算法》、《游丰司命录》、《医学钩玄》、《老人养草》、《国学医丛》、《习医先人》、《药笼本草》、《牛山活套》、《牛山方考》、及《妇人寿草》。
香月牛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英国19世纪上半叶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游记体长篇抒情诗。全诗共分四章,写于1809~1811年诗人游历西班牙、希腊等地期间。游历过程中,诗人目睹了人民不甘忍受“神圣同盟”实行的专制统治,为寻求自由和解放而进行的斗争,诗中通过贵族青年恰尔德·哈洛尔德的游历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政治见解。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诗人与英国统治者彻底决裂后被迫流亡时写的,借哈洛尔德这一形象,抒发了诗人孤寂苦闷的情怀。 诗的基调是忧郁的,在抒情的总情绪中,揉进了现实的内容,把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时而高歌为自由而战的英雄们,时而愤怒地揭露各国统治者的残暴,时而流露出对祖国的怀念,时而又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时而又悲叹前途的渺茫。诗人似乎有着倾吐不尽的炽热的情感之泉,那泉水喷涌而出,滔滔不绝,气势磅礴。那优美的语言,绮丽的意境,深刻的思想,都蕴含着迷人的魅力。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诗意更加明朗。西班牙、莱茵河、阿尔卑斯山等地的自然风光在诗人的笔下变得格外美好,以大自然的美,反衬出现实的丑恶;以人在自然天地中的自由感,反衬出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幸;以古希腊和意大利历史的荣耀,衬托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耻辱;以塞维拉城中的奢华欢乐的场面,衬托出农村人民惨遭战争蹂躏的情景。 在形式上,诗人严格地采用了斯宾塞诗体的格律,每节九行,前八行每行十步,第九行十二步,韵脚为“ababbcbcc”。这种韵律的采用给长诗增添了一种形式的美。
履斋遗稿
诗文别集。南宋吴潜(1196—1262)撰。四卷。潜字毅夫,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嘉定进士。授承事郎,签广德军判官。历迁江东安抚留守。累迁左丞相,封庆国公,又改封许国公。后谪建昌军,屡徙循州安置。此集为明末梅鼎祚编,冠梅氏撰。吴潜本传。收诗凡二十八首,词百十六阕,文二十四篇。词作抒发不慕功名,关心世事之情怀,亦写其壮志未酬之愁绪。词风豪迈激昂,凄切悲凉。其文所论国计民生,抨击贪利之官,言语切直,慷慨激昂。有《四库全书》本。
观音大士莲船经
《观音大士莲船经》一卷,底本出于《重刊道藏辑要》,作者韩湘子,字清夫,故号「清夫先生」。《道藏辑要》于嘉庆年间编篡,光绪年间增补十七本道经,是为《重刊道藏辑要》,《莲船经》即其一,编入《斗集》,为「续斗集一」,当是清朝道士托名韩湘子而创作。此经包括六节:叙二,《關聖帝君窮理盡性至命上品說》一,《文昌帝君烹煉抽添火候中品說》一,《川主大帝大藥鼎爐金丹下品說》一,正文一。经文主旨即修炼金丹,亦推崇三教合一。道教金丹派的祖师是钟离权和吕洞宾,分为南北二宗,南宗近道,北宗全真教近禅,又韩湘子受道于吕洞宾,又全真教提倡三教合一,作者疑似全真道士。「观音大士」仅为加持,无慈无悲,与经文无关,将其换成「赤脚大仙」、「齐天大圣」,对经文亦无半分曲解。
上清六甲祈祷秘法
上清六甲祈祷秘法,乃东华帝君所造,玄元老君授尹喜先生,盖为隋唐道书。原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合为一卷。内载醮祭招遣六丁六甲、那延五天女、天游十二溪女、三官、五方帝君及五方星君之法。谓得此书者能驱使鬼神,能召风云雷雨,能破军寨,能使木牛木马,能壁上画人走动,能令百草冬月开花,能追地下鬼神宝藏,能辟水火刀兵,能敌百万之众……「凡所欲之物,皆得如意也」。
道迹灵仙记
《道迹灵仙记》,原不著撰人。从其内容体例看,疑即南朝刘宋道士顾欢所撰《道迹经》(一名《真迹》)之一部分。原书卷数不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记传类。书分八节。前四节记叙酆都山鬼神六宫之名,天下山川鬼神之主及辟鬼方术。后四节记叙诸天曹仙官名称位业及历代学道成仙者事迹。书中所载鬼主仙官,多为历史人物,上至炎帝,下迄周秦汉魏晋历朝帝王将相,文人名士,皆称其死后位列仙班或隶名鬼宫。全书内容,多见于陶弘景《真诰》之《阐幽微》、《稽神枢》篇,体例亦近似《真诰》。
胡端敏奏议
十卷。胡世宁撰。胡世宁(1469—1530),字永清,号静庵,明代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弘治癸丑(1493)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上书极言时政缺失,与李承勋、魏校、余祜称“南都四君子”。迁江西副使,疏论宁王宸濠反状,系锦衣狱,后减死戍辽东,宸濠伏诛,起戍中。嘉靖 (1572—1566)中,累拜兵部尚书,陈兵政十事,又上备边三事,与张璁、桂萼不协,以疾乞归,卒谥“端敏”。此奏议原有二十卷,后刊印时仅汰存其半。此本所录奏议,皆有裨于世务,并可与史传相参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