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

贾谊
  • 姓名:贾谊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西汉
  • 出生地: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 出生日期:前200年
  • 逝世日期:前168年
  • 民族族群:汉族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时称贾生。十八岁时以能诵诗书属文而闻名,后为河南守吴公召置门下,文帝即位之初,闻吴公治政为天下第一,又曾师事李斯,故征以为廷尉。经吴公推荐,贾谊得为博士。时年仅二十余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参议诏令,诸博士尚未能言,贾谊即尽为之对答,并得到众人的赞同,于是超迁为太中大夫。贾谊以为汉王朝建立已二十多年,天下安定,故应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并提出更定律令及诸侯悉就国等建议,得到文帝的赏识,欲以为公卿,但遭周勃、灌婴、张相如、冯敬等重臣的反对,他们指摘贾谊“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史记·本传》)。文帝只好疏远贾谊,让他去做长沙王太傅。贾谊在赴长沙途中过湘水作《吊屈原赋》,借凭吊先贤哀悼自己的不幸。在长沙时又作《服鸟赋》,表露自己内心的怨愤与悲伤。后来文帝思念贾谊,又特地召见他,问鬼神之事于宣室,君臣谈至夜半。贾谊随即被拜为梁怀王太傅。他先后多次上疏陈治安之道,他认为应该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驱民而归之农”,并力主抗击匈奴贵族的攻掠。这些主张对当时和整个汉代的政治都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史家称这些奏疏为《治安策》。贾谊还著有《过秦论》,深刻地揭示了秦王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文帝前十一年(前169)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伤失职,岁余也悲郁而死,年仅三十三岁。据《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的著作有《贾子》五十八篇、赋七篇。今传《新语》是后人纂辑的贾谊著作汇编。贾谊的思想博采异说,而折诸儒家。他的政论文章气势磅礴,感情深切,分析深透,文笔犀利、流畅。鲁迅曾称《治安策》和《过秦论》“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贾谊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永久的女性

永久的女性

现代长篇小说。叶灵凤著。上海大光书局1936年7月初版。作品叙述画家秦枫谷决意要画一幅朴素的少女的胸像。他要从这少女的容颜上,表现出女性不灭的纯洁,尊严和美丽,以及孕蓄着的母性的爱。为物色模特儿,他费尽了心机。巧遇朱娴,正是他理想中的人物。在朱娴的支持配合下,一幅题为“永久的女性”的画画成了,同时他们俩也产生了爱情。秋季展览会上,这幅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也引起了风波。秦枫谷屈服于朱娴父亲的反对,决计牺牲自己的爱情,违背了自己的心愿与第三者结合。作品通过画家秦枫谷和模特儿朱娴的爱情悲剧,描写艺术和人性的斗争,艺术家为了创作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揭示了在黑暗的旧社会男女婚姻的不自由,鞭挞了金钱主宰一切的罪恶。

绣云阁

绣云阁

神魔小说,近代魏文中著。八卷一百四十三回。这是一部讲述紫霞真人的两个弟子下凡托生向世人阐道的长篇神魔小说。世上多非道,紫霞真人受道祖之命遣弟子虚无子下凡问道,其门下虚心子因妒忌也同时下凡去扰乱闻道。本书的故事情节便由此而展开。虚无子投生为三缄,虚心子投生为七窍。三缄求道但为凡心所动,求取功名美妻,紫霞真人使他娶妻不成,仕途复遭挫折,被流放塞外,历尽磨难,方领悟到功名富贵的虚无本质,开始了云游天下“阐道”的使命。而七窍却被妖怪化成的美女所迷惑,又热衷于功名,高中巍科,官放南龙。三缄在阐道途中,收服了无数善善恶恶的山精水怪和市邑俗子,堵绝旁门邪道。紫霞真人的师弟灵它真人因妒恨师兄便纠集一批妖魔与三缄作对,迷惑七窍。然而邪不压正,三缄在众仙子的保护下,力战群妖,争取了七窍,使他断绝尘根,重返道门,终在万星台一起飞升上天,住进紫霞真人造就的绣云阁。

圭塘欸乃集

圭塘欸乃集

元代诗词总集。2卷。本集所收的是许有壬、许有孚兄弟及许有壬之子许桢的唱和之作。《四库全书》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总集类。至正八年(1348)许有壬在御史中丞任上,因一再受到权臣攻击,便称病辞归故里。他以赐金买了一座废园,重新扩建,因园中新挖的水池形如桓圭,便以圭塘作为园名。他终日与亲友觞咏其间,并将唱和之作汇集成帙,名为《圭塘欸乃集》,计收诗219首,词66首,除10首词为宾客马熙所作,全是许有壬、许有孚、许桢所作。后来许桢携本集到京师,马熙重阅唱和之作,又再次追和集中诸作,计有诗78首,词8首,别题为《圭塘补和》。附于本集之后。本集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艺海珠尘》丛书本(收入《丛书集成初编》)等。《四库全书》本卷首有元人周伯琦序。卷末有段天祐等8人的跋语,还有赵桓等2人的题诗。以上序跋皆作于元末。此后还有许有孚写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的跋语1则(署为“洹滨”,《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就是许有孚)。对于本集,《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其诗虽多 一时适兴之什,不必尽刻意求工。而一门之中,父子兄弟自相师友,其风流文雅之盛,犹有可以想见者焉”。

御制人臣儆心录

御制人臣儆心录

一卷。清顺治十二年(1655)世祖章皇帝撰。世祖以勋臣谭泰、石汉、大学士陈名夏等先后以骄怙伏法,乃推论古今之奸臣恶迹,以训诫群臣,俾其知炯鉴,故撰成本书。全书共八篇,即 《植党》、《好名》、《营私》、《徇利》、《骄志》、《作伪》、《附势》、《旷官》。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奸臣的恶迹,告诫群臣应以为鉴。同时强调,作为皇上,对此等恶迹早在洞察之中,以此示驾驭之权。本书之作,反映了清代皇权的加强自清初即已开始。而后来的几代皇帝也多有类似之作。有 《四库全书》本传世。

乙亥讲演录

乙亥讲演录

此讲演录都为三分,系主讲师王骧陆居士开示语录,初为启机分,以启发大心承当为因,次有正修分,以当机授法实修为缘,三为印证分,以修后开悟印心为果,谨择要记录付梓,以供同参。

二十八夜叉大军王名号

二十八夜叉大军王名号

二十八夜叉大军王名号,一卷,唐僧伽婆罗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