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

- 姓名:陈文
- 别名:字安简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西庐陵人
- 出生日期:1405年9月16日
- 逝世日期:1468年5月19日
- 民族族群:
陈文(1405年9月16日—1468年5月19日),字安简,江西庐陵人。自幼聪颖好学,在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中,取得第一名。正统元年(1436),陈文考中进士,被授以翰林院编修的官职。明代,殿试一甲进士直接授翰林院官职。翰林院是朝廷专司笔札文翰之事的机构,翰林官皆为文学侍从之臣。编修是翰林院中掌修国史的官职,品秩为正七品。正统十二年(1447),英宗命陈文到东阁学习,毕业后,升为翰林院侍讲。侍讲是翰林院中掌讲读经史的官职,品秩为正六品。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英宗亲率明军数十万北征蒙古瓦剌部,土木堡一役,明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正统十四年九月,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由监国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景泰。景泰二年(1451),阁臣高榖欣赏陈文的才能,向朝廷加以推荐,于是被授以云南右布政使的官职。右布政使是明朝省一级最高行政机构承宣布政使司的长官,品秩从二品。布政使具体职事有五个方面:第一,主管考核本省官吏。第二,掌管本省户口、土田及贡赋。第三,调拨本省宗室、官吏、师生、军伍禄俸、廪粮。第四,主持一省礼仪祀典。第五,抚恤人民,赈济灾祲。陈文到云南担任右布政使后,从国家利益和老百姓利益出发,做出了很大成绩。
云南省的临省贵州,连年用兵,经常打仗,一切物资军饷都从云南送去,沉重的运输负担都压在当地的老百姓身上,老百姓难以应付。陈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让商贾代替老百姓运输,而老百姓加倍付给商贾运输费用。这种方法实行后,老百姓和商贾都满意,皆说方便。朝廷分派给云南的税收任务是每年70余万,官吏的俸禄都是从中提取,但是掌管税收的官吏(典吏)却侵占了不少税额,有些官吏连续几年都得不到俸禄。陈文得到这一情况后,对不法官吏进行了惩治,使云南的税收日益多起来。云南一带盛产白银,在民间用银进行买卖,比内地多三倍。明朝规定,在官府中服劳役的百姓只要交纳银两便可免除徭役。云南官府中服劳役的百姓,纳银免役比内地要多三倍,交纳者并不感到困难。陈文说:“虽然是这样,难道不是有损于廉洁吗?”于是便减少了纳银的数量,并命令官府减掉三分之一的服劳役名额。陈文的这些做法,得到云南当地人民的拥护,他的名声逐日增高,朝廷升他为广东左布政使。左布政使也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地位比右布政使高。升职的命令下达后,陈文因遇母亲丧事而没有赴任。
1450年,做了一年塞外俘虏的英宗,被迎回京城。他的弟弟朱祁钰怕英宗抢皇帝位,便把英宗禁闭在南宫整整7年。景泰八年(1457)正月,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为了邀功请赏,趁景帝朱祁钰病重,拥英宗复辟,改年号为天顺。英宗复位后,有一天对左右的侍臣说:“以前侍候在我身边的白皙而高大的编修在哪里?”侍臣听出皇帝指的是陈文,便把陈文的情况告诉了皇帝,英宗立即召回陈文,授以詹事的官职。詹事是明朝辅导太子的机构詹事府的长官,品秩正三品。陈文在任詹事期间,曾经乞请辞职,没有被批准,所以,陈文一直在东宫侍奉皇太子讲读经史。天顺六年(1462),翰林学士(翰林院长官)吕原去世,英宗问内阁首辅李贤谁可以代替吕原,李贤说:“柯潛可以。”李贤出宫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吏部尚书王翱,王翱说:“陈文依照次序正应当得到翰林学士的位子,为什么要压制他呢?”第二天,李贤入宫进见皇帝,把王翱的话转告了英宗。英宗特别信赖李贤,对李贤的话几乎是言无不从。天顺七年(1463)二月,英宗升詹事陈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
陈文入阁后,当时阁事皆处决于李贤,陈文心中颇怀不平,遇事阻格,并常常对李贤说:“我并不是你推荐的。”侍读学士钱溥和陈文居住的地方紧挨着,他二人平常交往频繁。钱溥曾经担任过内侍书,他的门徒有许多已飞黄腾达成为达官贵人,他们来拜访钱溥时,钱溥一定也邀请陈文去一起宴饮玩乐。天顺八年(1464)正月初二,英宗突然身体欠安,卧床不起。这时,东宫(皇太子宫)内侍王纶暗地里拜访钱溥商量事情,钱溥没有把陈文叫去。陈文知道他们有要事商量,便秘密地窥探他们。王纶说:“皇上病情严重,东宫又到了纳妃的年龄(皇太子朱见深年18岁),您看这事应该怎么办?”钱溥回答说:“应当依照遗诏上说的办事。”天顺八年正月十七日,英宗死。先一天英宗曾召见皇太子及太监牛玉等于榻前,发布遗命:皇太子即位,百日而婚。内阁大学士李贤等都未被召见,英宗的遗命是经太监牛玉传谕才知道的。李贤认为应当起草遗诏,拿起笔准备书写。陈文上前夺下李贤的笔大声说:“不用写了,已经有人起草了。”于是告诉李贤,王纶、钱溥定下计谋,想驱逐李贤让钱溥取而代之,让兵部侍郎(副长官)韩雍取代兵部尚书(长官)马昂。李贤听后大怒,便告发了这件事。当时,英宗的儿子宪宗朱见深刚刚即位,王纶自以为能得到司礼的职务,气焰非常嚣张。司礼是明代宦官机构的代表司礼监中的官职,负责宫廷礼节和内外奏章。给英宗送殡的时候,王纶外面穿着丧服而里面穿着华丽的貂裘,宪宗看到后非常厌恶他。太监牛玉害怕王纶得到司礼的职务后,权势过大倾轧自己,于是历数了王纶的罪过,宪宗下令将王纶驱逐出宫。钱溥贬为顺德县知县,韩雍贬为浙江参政。由供词所连累的有顺天府尹王福,通政参议赵昂,南宁伯毛荣,都督马良、冯宗、刘聚,锦衣都指挥佥事门达等,他们也都被连坐贬官。天顺八年二月十六日,宪宗升礼部右侍郎翰林学士陈文为吏部左侍郎,命他仍兼翰林院学士之职。六月十五日,宪宗诏补经筵官(辅导皇帝读书的官吏),命李贤等知经筵事,命陈文同知经筵事,也就是辅佐李贤辅导皇帝读书。
成化元年(1465)三月,宪宗升任陈文为礼部尚书兼职如旧。有个叫罗纶的人说李贤很薄情,陈文曾有愧于李贤,便暗地里帮助李贤驱逐了罗纶。陈文更为当时的评论所鄙视。成化三年(1467)春,宪宗命令户部尚书马昂、副都御史林聪及给事中潘礼、陈越清理京营(京军编制)。宪宗皇帝不召见大臣,凡事委政于内臣(太监)。陈文上奏说必须有内臣共同执行,才可以清除京营中的弊病,于是推荐太监怀恩。宪宗听从了陈文的意见。成化三年八月,宪宗以《英宗实录》修成,赐纂修总裁官阁臣陈文为太子少保(从一品)兼文渊阁大学士。成化四年(1468)四月二十八日,陈文去世。宪宗赐给他赠官“少傅”,谥号“庄靖”。
陈文平素以才自得,在京外为官时做出了很多的成绩,在士大夫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朝中大臣也愿意推荐他。等他回到京师居高官时,行事反而鄙俗猥狎。进入内阁,虽可以参与大政,却没有建树。退朝后就召集宾客、故友吃酒宴乐。陈文的性格暴躁,一点违逆他的事他必寻求报复。成化二年(1466)李贤死后,陈文主持阁事,他更加不顾大体,恣意径行,名节丧失,又纵子为恶,大事贿赂,贪声彰闻,贪污的风气因此更炽。陈文死后,礼部主事陆渊、监察御史谢文祥等都上书劾其生平,认为陈文不应当得到赞美的谥号。宪宗认为命令已经下达了,不再更改。
陈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裙钗之战
《裙钗之战》是以小说体栽描绘的法国一段内战史,是大仲马的一部鸿篇巨著。十七世纪中叶,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年幼当政,王太后安娜公主垂帘听政。由于前总理黎世留去世而指定马扎里尼红衣主教继任,加速了法国政经的内外交困,激起部分王家显贵和宫廷大臣们的反对,继而发生首都和外省区的武装叛乱。在反叛斗争中,国王和王太后们逮捕了王族孔代亲王为代表的反叛头面人物,而不屈服的孔代亲王夫人却联络外省叛党,据守波尔多,与王太后为首的宫廷展开了一场女人策划的裙钗之战。本书所描写的故事就是从王太后讨伐孔代亲王开始的。大仲马这位蜚声世界的小说家,一展他独特的叙述与描写技巧和超凡的艺术才情,在这一历史天幕下,绘声绘色地为我们导演了一出战争与阴谋,女人策划,男人打仗,同室操戈,两败俱伤的历史悲剧。然而,无情的战火并没有泯灭人世间的纯真爱情。王太后欣赏的绝代佳丽娜农和孔代亲王麾下的女顾问、美貌绝伦的康贝子爵夫人,却同时偷偷爱恋上王家军军官卡诺尔……然而,由于敌对双方的报复心理,卡诺尔被孔代亲王夫人判处绞刑。由于阴差阳错,两个年轻女人几乎得以成功的拯救计划反而落空……内战,击碎了两个女人的温凉情梦,留给读者们的是一片慨叹和惋惜……
春明梦余录
七十卷。明清之际孙承泽 (详见《尚书集注》)撰。是编属杂记,所记只限于明代北京。分四个层次,首记建置、形胜、城池、畿甸;次记城防、宫阙、坛庙;再记官署;终记名迹、寺庙、石刻、岩麓、川渠、陵园共计十四门,但叙述沿革的甚少。其中官署一门四十卷,居全书过半。体例庞杂,兼有政书、掌故、方志之特点,而以政书内容为详。内引实录、邸报、上谕、章疏、礼制、法律等古代文献资料极博,于明典章源流迁革,中央机构职掌和北京地理人文研究均有史料价值。为记载明代北京特为详瞻的著作之一。书中标目,以记明代为主,则不应泛及前代,即便泛及,也应遵其原貌,原原本本,丝牵绳贯。是书第一子目名礼制,首条朱子仪礼经传通解,次条吴澄三礼考注,三条朱子家礼,皆先儒著述之文,非朝庭典章,亦非明代新制,不应归于礼部。承泽受门派纷争余波影响,持论常有偏袒。周延儒持官纳贿,赐死不冤,承泽乃从内阁门中录其《直房记》一篇,大加赞誉,实为其袒护。惟于材料去取,时杂成见,叙次仍有挂漏。后作者又补撰《天府广记》一书,较侧重于北京史地和宫阙情况。版本有清康熙、乾隆间内府刊本,《四库全书》本,清同治、光绪间孙氏 《古香斋袖珍十种》 本。
西夏事略
西夏史著作。宋王称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称《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曹溶 《学海类编》 收有此书。按《四库全书存目著录》云:“考验其文,即王称《东都事略》中之‘西夏传’,作者抄出,别提此名,曹溶《学海类编》收之,失考甚矣。”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系摘咏《真语》、《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等书改编而成。有《西王母宝神起居经》、《西王母宝生无死玉经》、《西王母反胎按摩玉经》等篇。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摘自《真诰》卷9、卷10。述按摩、安枕、澡浴、喷嚏、服日月精诸养生法,与符咒存思等结合。
说文广义
清初王夫之撰。3卷。为《船山遗书》中治小学之唯一专著。此书主旨在于阐明汉字之正确书写,反对古人及时人书法之弊。内容则根据许慎六书的准则,解说《说文》中各字的本义,再广释其引申、假借各义,故书名《说文广义》。在释义中,同时指出汉儒经师传授之讹及后世杜撰、生造之误,目的在于匡谬正俗,纳书法于正轨。本书虽为研究文字的专著,然亦贯串着船山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与民族主义的爱国思想,妙语精言,触处可见,成为全书的一大特色。此书原无目录,系据南宋李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以《集韵》韵部为序。岳麓书社作为《船山全书》第九册整理出版时,重新编目,并注明大徐本《说文》部居,以便于读者查检。
般若心经贯义
般若心经贯义,一卷,附大般若经受持功德,明弘赞述,嘉附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