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材

赵玉材
  • 姓名:赵玉材
  • 别名:字九峰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代直隶省磁州(今河北省磁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赵玉材,字九峰,清代直隶省磁州(今河北省磁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其能文善画。尤其擅长花鸟,是当时地理风水的宗工哲匠,是中国古代堪舆界彪炳千秋的人物。他的作品《地理五诀》《阳宅三要》均被收录于《文渊阁四库全书》,是古代堪舆风水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


当时风水学门派众多,各持一家,鱼龙混杂,艰涩纷乱。在乾隆五十一年底(丙午年间),赵玉材先生的受业门徒兼学友四川彭县王梦亭(庸弼)先生、成都张应泰(合章)先生参与著述,整理参考诸多地理风水学书籍,撷其精华。费时七天,编著成《地理五诀》一书,对后世地理风水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赵玉材先生另著有《阳宅三要》一书,论述有关阳宅风水,对后人影响很大。


赵九峰先生在著述中自谓,《地理五诀》是“遵郭景纯《葬经》、杨救贫《青囊经》、刘秉忠《玉尺经》、卜则巍《雪心赋》、刘青田《披肝露胆》、谭仲简《一粒粟》,或祖其而为之发明,或直述其语。”并参阅了《玉髓经》、《天玉经》、《青乌经》、《黑囊经》、《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顶门针》、《天机会元》、《人子须知》、《一贯堪舆》、《三才发秘》、《司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弹子》等地理风水学书籍,“从流溯源”。


《地理五诀》这本书共八卷,卷一为五行基础和罗盘初步篇;卷二论龙脉生旺死绝形象;卷三论穴之阴阳富贵贫贱;卷四论砂形贵贱得位失位;卷五论水之吉凶进神退神;卷六论四局朝向龙水配合;卷七论二十四山向十二种水口吉凶判断法;卷八论平洋地理风水要诀。前七卷主要论山地风水,卷八论平洋风水;主要以山地风水为主。


在风水学著作中,《绘图地理五诀》诀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化繁为简,概括了在地理风水术中,要遵循的龙、穴、砂、水、向五大原则。作者还强调:龙、穴、砂、水在风水学中虽然都很重要,但最终决定风水吉凶好坏的还是向。所以,掌握立向是学习堪舆之术的关键所在。本书的最大好处就是图文并茂、论理精当,虽博杂艰深,但通俗易懂。此书一问世,就在堪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被后人当作学习风水堪舆的重要教材。


《阳宅三要》使得阳宅学说化繁为简,直指要害,峦头与理气并重,城市与山谷看法各异,对后世之人影响深远!古代风水学,由于其产生的年代久远,精华与糟粕共存。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审视的眼光去对待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这样,才能造福于社会。

赵玉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童年·少年·青年

童年·少年·青年

《童年·少年·青年》是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全面展示托尔斯泰的成长历程和精神历程。这个三部曲表现主人公如何在周围环境影响下成长。他不满自己,醉心于反省和自我分析,追求道德完善。作品洋溢着贵族庄园生活的牧歌情调,但也表现了一定的民主倾向,尽管作家晚年说这是不真诚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奥地利近代著名作家茨威格心理分析的代表作。小说用书信体,以第一人称内心剖白的叙述方式,描写了一个女子执著地追求爱情的坎坷经历和痛苦的人生。茨威格将自己的理想倾注在这个孤独的女性身上,塑造了一个完美动人的形象。这个纯真善良的女性,牺牲了荣华富贵、少女的贞操、社会的尊敬,一往情深地爱着作家R,这个作家的冷漠、不负责任地放纵,把她推上了绝路。茨威格通过自己的艺术形象,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心灵的摧残,热烈地渴望美好的灵魂给那个荒芜丑恶的社会带来热和美。茨威格是个人道主义者,他珍重人的感情,同情人的命运,强烈地向往真善美的境界。高尔基在致他的信中写道:“您的小说中的人物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您使他们比我们目睹的那些活人更高尚,更有人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细腻的心理分析方面显示了茨威格艺术刻画上的非凡才能。而第一人称的写法又使得人物的内心袒露无遗,真实动人。

药征

药征

《药征》,三卷,日本吉益为则撰,成书于日本明和八年(1771)。本书是吉益氏毕生研究《伤寒论》用药规律的一部著作。收药53种。每药先标明效用,后设考证、互考、辨误、品考四项。“考证”项选录《伤寒论》方证,作为药物效用依据;“互考”项辨别方证伪误;“辨误”项反映著者有别于其他本草著作之观点;“品考”项简述药物产地及品质优劣、真伪等。书中对药物功效认定,以《伤寒论》条文含义和著者实践经验为依据。

续结婚十年

续结婚十年

现代长篇小说。苏青著。上海四海出版社1947年2月初版。全书共21章。书前有《关于我——代序》,作者自叙写《续结婚十年》的“苏青就是在沦陷区中出版过《浣锦集》及《结婚十年》等书的苏青”。本书在内容上与《结婚十年》相衔接,写一对结婚十年的夫妇——“我”和崇贤——终于分离后的故事。此时上海已沦为“孤岛”,“我”不愿寄人篱下,从中国电影公司到大江报社,四出谋职而屡遭挫折。后来,“我”结识了权贵金世诚总理,他差人送来十万元支票。“我”靠这笔钱开始了自己的写作计划,又自办了一个刊物。不久,“我”为了照顾儿子元元、女儿菱菱,回到了崇贤家里。飞机整日在头上盘旋,“我”天天在家里守护孩子,崇贤却在外面又交上了女朋友。鬼子投降后,“我”也一度失去自由,由此感到痛苦和屈辱,卖文为生,内心里始终不明白,“我”的过失又在哪里?崇贤重新结婚后,把两个孩子交还“我”抚养。“我”下决心要尽量让孩子们幸福。整部小说在风格上同《结婚十年》颇为一致,描写细腻、大胆,善于从日常生活的描写中表现人生的悲喜剧。

沫沫集

沫沫集

文学评论集。沈从文著。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出版。该书收入的文章有:《论冯文炳》、《论朱湘的诗》、《论落花生》、《论焦菊隐的〈夜哭〉》、《论施蛰存与罗黑芷》、《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论闻一多的〈死水〉》、《论汪静之的〈蕙的风〉》、《论中国创作小说》、《论徐志摩的诗》、《论刘半农的〈扬鞭集〉》、《伟大的收获》等。作者以著名作家评论同时代人的创作,有不少独到之处,其中有些文章中的论述,至今仍为人们所引用。

静春堂集

静春堂集

诗别集。元袁易(堂名静春) 著,袁易殁后,其子袁泰所编。四卷。卷前有龚、陆文圭、杨载、汤弥昌诸序,钱仲鼎、郭麟孙 识语,虞集题辞以及陈绎曾后序等,序后是黄 溍撰《袁君墓志铭》。集中所收诗未按体裁类 编,卷末附录三则,收其子袁泰、孙袁养福诗十 三首及其他有关二人的诗文。附录后,还有三 组有关本集的题跋。《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元 作者绮缛居多,易诗虽所传无几,而风骨遒上, 固足以高步一时。”其集现存《四库全书》本,另 有《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本(均题 为《静春堂诗集》)。《元诗选》初集录其诗四十 五首,附其子袁泰诗四首,亦题为《静春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