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赞诚

- 姓名:吴赞诚
- 别名:字存甫,号春帆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省庐江县城关镇人
- 出生日期:1823年
- 逝世日期:1884年
- 民族族群:
吴赞诚(1823年—1884年),字存甫,号春帆,安徽省庐江县城关镇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咸丰元年(1851)以拔贡朝考知县分发广东,始令水安。以后,补德庆州、顺德、虎门同知,因镇压太平军升暑惠潮嘉道。同治(1862年)调天津制造局,补天津道,擢顺天府尹。光绪二年(1876年)任福建船政大臣,光绪四年(1878年)以光禄寺卿署福建巡抚兼理船政和台湾海防。他亲临台湾组织农耕、修路、设防,改善土著 生活;曾取道恒春,过红土嵌山,攀悬崖,越大溪,忍饥渴,径行三百里达卑南,恩泽和感化土著人;带病率部过瘴区越湿地,平定土著人叛乱;深入各地察民情,办防务,密切海岛与大陆的关系。光绪五年因病辞船政事务、巡抚开缺。光绪六年督办天津水师学堂。赞诚精通经史数理,思虑精密,办事坚韧耐劳,常自说:“天赋人以精神,原期有用,吾自分无安闲之福,苟有济于世,虽劳瘁奚辞。”他在赴台期间,积劳成疾,即患中风,回归后卧病三年,于光绪十年(1884)五月廿四日病逝。
吴赞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医学举要
内科著作。清徐玉台撰。六卷。玉台名镛,南汇(今属上海市)人,清代医家。撰有《儒门游艺》等。本书成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卷一六经合论,论述桂枝汤、麻黄汤、青龙汤、泻心汤、五苓散等方剂应用。卷二时邪合论,论述四时感症、时疫、霍乱等病。卷三杂证合论,论述偏枯、咳嗽、反胃等内科杂证。卷四治法合论,论述脏腑经络病的治则。卷五古今方补注,对苍术白虎汤、玉女煎等三十二方加以注解。卷六玉台医案,介绍常见病的治验。本书内容丰富,论证析理多采张仲景、李东垣等历代名家之说,并有徐氏卓见,所附医案且能发人深省,足资临床参考。有《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五八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生天经颂解
生天经颂解,金元时道士王吉昌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此书为《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之注解。注文以七绝颂诗体写成。逐句解说经义。大抵以性命双修为宗旨,宣扬清静修心,并涉及内丹惨炼。其说本于全真教义。
老君二十七戒
中国道教道德戒条。据《云笈七签》卷三八,分为上九戒、中九戒、下九戒。其内容为:勿费用精神;勿食含血之物、乐其美色;勿伤王气;勿贪宝货;勿忘道;勿为妄动;勿枝形名道;勿杀生;勿贪功名。此为上九戒。勿为耳目鼻口所娱;常当谦让;举百事详心勿惚恫;勿学邪文;勿资身好衣美食;勿求名誉,勿贫高荣强求;勿轻躁;勿盈溢等。
憩园词话
清杜文澜撰。凡六卷。卷一计三十则,为概论部分,专门发挥“词仍当以韵律为主”的宗旨,探讨词的音韵、平仄、曲调、格律等问题,力赞周济以周、辛、王、吴为冠及“还清真之浑化”诸说,“深得词中三昧”。二至六卷,“就同人所谱新词,或已刊行,或存稿本,均为摘录数阕,自遣吟怀。其人之字籍宦途及平时交谊,亦备书之。更有同辈商榷之词,及平生游历有涉于长短句者,附为记述。”为当代词人鼓吹和立传,杜氏最为自觉。此书向无刊本,唐圭璋《词话丛编》“例言”云:“原钞本尝经潘钟瑞、费念慈两家校订,兹并刊之。”
起信论疏记会阅
起信论疏记会阅,十卷,清续法会编并序。
佛为心王菩萨说投陀经
佛典注疏。惠辩注。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佛为心王菩萨说投陀经》(又名《心王菩萨说头陀经》)的注释书。正文大字写经文,小字双行夹注写疏释,疏通其“法体性空,空无所有”之理。未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