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

李冶
  • 姓名:李冶
  • 别名:字仁卿,号敬斋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真定栾城(今河北栾城县)
  • 出生日期:1192年
  • 逝世日期:1279年
  • 民族族群:

李冶(1192年—1279年)金、元之际数学家。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栾城县)人。1192年生于大兴城,1230年(金哀宗正大七年)中进士,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1232年,蒙古军陷钧州,他弃职北走,流落在忻、崞间(今山西忻县、原平一带),以研究学问为主。后到元氏封龙山隐居讲学,与张德辉、元欲友善,号称“龙山三老”。1259年,忽必烈在大举进攻南宋前,曾在上都(内蒙多伦附近)召见并请教治天下之法,他主张立法度、正纪纲。忽必烈于1261年登位后,曾以高官厚禄聘他为官,其以老病为名,婉言拒绝。1265年(至元二年),被召为翰林学士,就职数月辞去,继续隐居讲学,从学者甚众。他从1232年放弃功名后,便终生从事数学研究。他不完全同意理学家的主张,认为朱熹著作不通之处亦很多,说“术数虽居六艺之末,而施之人事,则最为切务”。他反对象数(把物象符号化、数量化,用以推测事物关系与变化)的神秘主义,认为数学来自客观的自然界。这些思想十分可贵,是他在数学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1248年他著有《测圆海镜》12卷,对天元术(引用天元作未知数符号的代数方法列方程)、几何学(关于直角三角形和内接圆所造成的各线段间关系)有重要贡献,是符号代数学的开端,对传统数学有重大丰富和发展。1257年撰写《益古演段》三卷,用天元术解释蒋周所著的《益古》,意在普及天元术。他还著有《泛说》四十卷,《敬斋古黈(黈,tou)》四十卷、《文集》四十卷,《壁书从削》十二卷。其中《泛说》、《文集》和《壁书从削》已佚,现传残本《敬斋古黈》有《泛说》的引文。清代学者对他的著作曾给以高度的评价,称赞《测圆海镜》是“中士数学之宝书”,“中华算书实无有胜于此者”。

猜你喜欢的书

西游录

西游录

中外交通著作。元耶律楚材(1190—1244)撰。二卷。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辽东丹王突欲之后裔,金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世居燕京永安(今北京香山)。任金燕京行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太祖)十年(1215)取燕后,被召用,官至中书令。太祖时曾随征西域六年。是书为答里人所问异域事和驳斥长春真人(丘处机)而作,约成于拖雷元年(1228)。全书含序共五千余字。分两部分:一专记自北京出发,过居庸关,历武川,出云中(今大同),北渡天山(阴山),“涉大碛、逾沙漠”而达成吉思汗行在全程闻见,和西域回鹘、不刺、塔刺思、八普、寻思干、蒲华等诸城情况;二为专门批评道教著述。该书是我国最早记述天山以北楚河、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的城郭、物产、风俗之书。是我国十三世纪有关中亚地区的重要历史地理著作。原为家刻自印本。自楚材下世后,不再印行,故为罕见。旧有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节录本。1926年日本神田信畅在日宫内省图书寮发现旧钞完本,比《丛谈》本(地理部分)又多八百余字。1927年神田据图书寮本排印出版。后我国罗振玉又据神田本重印。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向达校注本。

易精蕴大义

易精蕴大义

十二卷,元解蒙著。解缙《春雨堂集》称其书名《易经精义》,朱彝尊《经义考》称为《周易精蕴》。《永乐大典》称《易精蕴大义》,解、朱所记皆偶误。其书早佚,唯存《永乐大典》,缺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与晋卦的后四爻,其他都首尾完备。元解蒙(生卒年不详)撰。解蒙,字求我 (《江西通志》作字来我,因形近而误),吉水 (今属江西)人。天历元年 (1328)举人。与其兄解子尚 (字观我)以善《易》名于当时。该书于彖爻之下,采辑先儒之说,而末发明以己意,各以“蒙谓”二字别之。

端平诗隽

端平诗隽

宋诗别集。四卷。宋周弼撰。周弼,字伯㢸,汶阳 (今山东汶上)人,周文璞之子,自幼博闻强记,嘉定十三年 (1220)进士,在浙东一带为官。嘉定十七年辞官而去,周游江湖。著有《端平诗隽》。此集为周弼诗选,凡四卷。乃其殁后李所选编。据集前李栻序称,“弼名振江湖。人皆争先求市,但卷帙中有晚学未能晓者,多恐有不行之蔽,兹摘其坦然者,兼集外所得者二百余首,目曰《端平诗隽》。”今观此集,其诗多为自抒性情之作。因此格调不高,不出宋末江湖一派,亦时有佳句。此集有 《四库全书》 本、《南宋群贤小集》本、汲古阁景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等存世。

新编佛教念诵集

新编佛教念诵集

《新编佛教念诵集》共7.6万字,300余页,篇幅适中。其内容的选编,囊括了广大佛教徒修行常备的经咒,同时,此念诵集特重实用性念诵集的编辑,以方便行人实修办道为原则,对于佛法修证中的重要学处,均遴选了相应的权威性经教,从而构成了一部成系统、有次第的、权威性的念诵、实修范本。 念诵集内容,包括了皈依、戒律、忏悔、发心、般若等教法,同时包括了末法时期应当高度重视的念佛、持咒之法门的经教。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

焭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二卷,明本瑞直注并序,道霖、性福编,清受登序,又云雪窦颂古直注。

缘生论

缘生论

一卷,圣者郁楞迦造。明十二因缘之义者。隋达摩笈多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