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汝谐

郑汝谐
  • 姓名:郑汝谐
  • 别名:字舜举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青田(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126
  • 逝世日期:1205
  • 民族族群:

郑汝谐(1126—1205),字舜举,号东谷居士,青田(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淳熙间,知武冈军,兴学校,建常平仓,有惠政(《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一六)。累迁知信州,十四年,为两浙转运判官(《嘉泰会稽志》卷二),迁转运副使(《咸淳临安志》卷五○)。除浙东安抚使,属沈焕条奏高宗山陵事(《宋史》卷四一○《沈焕传》)。绍熙元年,为大理少卿,陈亮被诬下狱,力言于光宗释其罪(《宋史》卷四三六《陈亮传》)。三年,使金贺正旦(《宋史》卷三六《光宗纪》)。累迁吏部侍郎,致仕。使金时过盱眙,题盱眙第一山云:“忍耻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记姓名。”周密极称之“知言”(《齐东野语》卷一二),潘德舆谓其“以劲直激昂为主,然忠义之色,使人起敬,未尝非诗之正声”(《养一斋诗话》卷五)。著有《东谷易翼传》二卷,今存《通志堂经解》本。《论语意原》四卷,存《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二三三八录其诗三首。《全宋文》卷五四一○收有其文。事迹见《嘉靖浙江通志》卷四二。

郑汝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撰,北宋林亿、高保衡、钱象先等奉敕校正,原书三十卷,唐宋公私书目多有著录。现存日本影宋本、影元本、明慎独斋刊本,皆为二十卷。《正统道藏》本分作九十三卷,别出目录二卷,凡九十五卷,收入太平部。此书为中国医药养生学名著,全书分二十六科,二百二十五类,辑录医药方论约五千三百首。凡脏腑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以及备急之方,养性之术,无所不包。其论病用药,前本古人,断以己意。古方用药不过数味,而《千金方》有一方用药多至数十味者,又兼取杂方单方,自成一家。孙思邈号称医圣,兼通三教而尤精道术。此书卷一论述医德、卷十一言治魃魅咒客忤法、卷二十九辟瘟方,卷三十五治症符,以及卷八十一至八十三论养性之方,专述摄生、调气、按摩、导引、服食、房中之术,皆深受道教影响。孙氏自序称:古之名医治疾无不愈者,「晋宋以来,虽复名医间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太甚,立心不常,淫放纵逸。有关摄养所致」是为医道与世太人生相关之至论。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三卷。宋谢守潮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节抄宋谢守灏《混元圣纪》而成。本书鲜见其他传本。

石田诗选

石田诗选

诗别集。一作《石田先生集》。十卷。明沈周撰。沈周集最早刻本当是明宪宗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刻本,当时周尚在世。此本前有章轩序,全书已不可见,亦未见清人著录。第二次刻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此时周亦在世,前有彭礼序,版心上书口正面刻“弘治癸亥”四字,背面刻“集义堂刊”四字,分二卷,录诗不分体,只以时代为序,存诗不多,此编曾见残本。三刻于武宗正德元年丙寅(1506),此时周已至垂暮之年,其友华汝德为之编选,次为十卷,按类编排,分作天文、时令等三十一类,前有吴宽序。全书所录诗超过集义堂本数倍,可能为接近全集之本。《四库全书》所收即此本。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陈仁锡刻其先人《白阳山人集》罢,又请钱允治编辑沈集。钱氏自称,他访之于旧家,获沈集一二善本,按体分类(见钱《序》),凡五古二卷,七古一卷,五排、七排共一卷,五律二卷,七律三卷,五绝一卷,七绝一卷,凡十一卷,由书贾翁氏刊刻出版。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瞿式耜又刻《石田先生诗钞》九卷。此为诗、词、文合编之选本,诗词八卷、文一卷,附事略一卷,据钱谦益序中称,此本乃他与程嘉燧互为评定、选录,按写作先后编排,可以见其诗境之变迁。此刻版心有瞿式耜书斋名“耕石斋”。此本入《四库全书》存目。沈集最常见者为《四库全书》所收十卷本。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劝报亲恩篇

劝报亲恩篇

这是一篇附在《中华传世名著经典丛书》中的《孝经》后面的文献,其主要内容是: “天下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生前尽孝亲心悦,死后尽孝子心酸。孝经孝文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为人能把祖先孝,这孝能使子孙贤,贤孝子孙钱难买,这孝买来不用钱。”“从来亲恩报当先,说起亲恩大如山,要知父母恩情大,听我从头说一番。”文献从十月怀胎说到结婚成家,父母对子女精心养育、培养成人。强调“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父子原是骨肉亲,爹娘不敬敬何人·养育之恩不投报,望子成龙白费心”。这是中国封建时代宣传孝道的重要文献。

玉眉亮禅师语录

玉眉亮禅师语录

一卷,清 亮說,空謐編,張廷勱序。南嶽下第三十一世,嗣耳庵嵩。依駒本印。

缁门世谱

缁门世谱

全一卷。详称终南山天龙会集缁门世谱。又称释氏源流五宗世谱定祖图。清代临济宗僧迅雷明喜等编,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内容叙述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等禅门五宗之正支旁出系谱、源流,以及特异之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