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觌

孙觌
  • 姓名:孙觌
  • 别名:字仲益,号鸿庆居士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 出生日期:1081
  • 逝世日期:1169
  • 民族族群: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大观三年进士,政和四年,又中词科(《重修毗陵志》卷一一),为秘书省校书郎。宣和末,蔡攸荐为侍御史。金人围汴梁,李纲罢御营使,太学生伏阙上书请留李纲,孙觌劾纲要君,以言不实责知和州。李纲去国,复召为御史,试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专附和议。汴京攻破,为钦宗草降表,曲意谄媚金军。建炎初,以草降表事贬峡州,再谪岭外。二年,起知平江府。黄潜善等举荐之,复掌诰命,试给事中、吏部侍郎,权直学士院。绍兴元年,知临安府。二年,以盗取官钱除名,编管象州。四年,放还,居太湖二十馀年,致仕。孝宗时,受命编蔡京、王黼事实,奏上史馆。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周必大《鸿庆居士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守,但博学工文辞,尤长于四六文,与汪藻、洪迈、周必大声名相埒。周必大称其“笔势翩翩,高出流辈”,制诰章表“明辨骏发,每一篇出,世争传诵”(《鸿庆居士集序》);《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其“名章隽句,晚而愈精”(卷一五七)。像《代高丽谢赐燕乐表》、《求退表》、《答子章启》、《谢复官启》等篇,都以用事切当,语意精工,而脍炙人口(《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墨庄漫录》卷四、《云庄四六馀话》)。其诗歌清峻秀丽,但境界不能开拓(《石洲诗话》卷四)。清人评其《崇仁县》诗“起极雄壮,收极悲凉,总由用笔变换,故而姿态横生”;称《三山寺》诗“古淡自如”;《龙隐岩》诗“精悍遒紧,无绽可寻”(均见《历代诗发》卷二六)。孙觌文集历来有多种版本传世:一为《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于南宋庆元间由其子孙介宗刊刻流行,有周必大序,今存《四库全书》本、《常州先哲遗书》本、振绮堂抄本等;一为《孙尚书大全文集》五十七卷(《读书附志》卷下),今存宋刻残本;一为《南兰陵孙尚书大全集》七十卷,今存明抄本、清顺治九年抄本等。南宋庆元间孙觌门人李祖尧尝辑其书简,编为《孙尚书内简尺牍》十卷,今存宋刊本残卷、元刊本、明嘉靖刊本、《常州先哲遗书》本。《全宋诗》卷一四八一至一四八九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三四一八至三五○○收其文八十三卷。事迹见周必大《鸿庆居士集序》(《周文忠公集》卷五二)、《乾道临安志》卷三、《咸淳临安志》卷四七,《宋诗纪事》卷三八。

孙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医医病书

医医病书

医论。清吴瑭撰。二卷。瑭有《温病条辨》已著录。是书系为医流俗之弊并补《温病条辨》一书所不及而撰。成书于道光十一年(1831),展转传抄,,至一九一九年刊行。载论凡七十六则,约万余言。其中医非上智不能、以明理为要、博而不精、多读无用等论,论述医德、医术及医者之弊病;中风、痿痹、午后发热、虚劳、吐血等论,论述内科杂病诊治;无论三阴皆以胃气为要、治内伤须辨明阴阳三焦论、看病须察兼证等论,论述治疗原则与方法;肝郁用逍遥散、柴胡治痨病等,论述药物性能与治疗法则。结合个人经验心得,论述理论与临床实践中的部分重要问题。阐发经旨,批评偏弊,观点鲜明,可供研究吴氏学术思想参考。后经曹炳章重编,分为二卷,归类为学医总论、病理各论、证治要论、用药统论,并有所增补。有一九一五年、一九五一年绍兴育新书局石印本。

太上洞玄灵宝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经

灵宝天尊为法解真人述三涂五苦八难和三业五毒八行,劝人注想、称扬寻声救苦天尊尊容、名号,燃灯树旙,济贫散经,先度九玄七祖父母亡灵。

参同直指

参同直指

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一自虚无质兆,两仪因一开根,四象不离二体,八卦互为子孙。万象生乎变动,吉凶悔吝兹分。百姓日用不知,圣人能究本源。顾易道妙尽乾坤之理,遂托象于斯文。否泰交,则阴阳或升或降;屯蒙作,则动静在朝在昏。坎离为男女水火,震兑乃龙虎魄魂。守中则黄裳元吉,遇亢则无位无尊。既未慎万物之终始,复姤昭二气之归奔。月亏盈,应精神之衰旺;日出没,合荣卫之寒温。本立言以明象,既得象以忘言。犹设象以指意,悟真意则象捐。达者惟简惟易,迷者愈惑愈繁。故之修真之士,读《参同契》者不在乎泥象执文。
 

金陵春梦之三:八年抗战

金陵春梦之三:八年抗战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五十年代初开始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修改后由香港致城出版社分卷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陆续翻印发行。这是一部以蒋介石一生为题材的长篇多卷现代历史小说,共二百多万字,分为八集:《郑三发子》、《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血肉长城》、《和谈前后》、《台湾风云》、《三大战役》、《大江东去》。作品从蒋介石出生、发迹写起,一直到南京政府垮台,逃退台湾。作者说,它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只是把蒋介石其人其事,象说书那样加以描绘而已。内容凭据史实和传闻,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许多人物形象鲜明逼真,对蒋介石的刻画更是力透纸背,文笔通俗生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作者续写了《草山残梦》,共八卷,三百余万字,描写蒋介石到台湾后直至老死的全过程。第三集《八年抗战》‌全景展现1937-1945年全面抗战期间,蒋介石领导国民政府的对日战略,涵盖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正面战场重大战役,同时剖析国共合作中的矛盾与皖南事变等事件,呈现抗战的复杂性与民族韧性。

西南联大哲学课

西南联大哲学课

《西南联大哲学课》收录了冯友兰、贺麟、汤用彤三位哲学大家的文章、演讲以及授课讲义,以时间为线,梳理出从子学时代到清末经学时代的中国古代哲学发展脉络,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读透中国哲学史。 书中所选文章均为时任西南联大教授所作,通过阅读书中的文章,也能使读者感受到西南联大高质量的通识教育以及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同时可以领略到大师们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

圣箭堂述古

圣箭堂述古

全一卷。明代僧为霖道霈(1615~1702)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内容收录行止殊异、履践严明,足为后世学人楷模之古圣先贤事迹,及理致精深、谆谆教诫,足以针砭末法时弊之经传著述,包括僧堂记、大般若经、宏智正觉、云门匡真、罗湖野录、菩提达磨、息心铭等三十二项,一一予以阐论比评。三十二项中,道霈以所获文献之先后编集成书,而未依时代古今之次序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