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醇

刘道醇
  • 姓名:刘道醇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刘道醇,北宋绘画史论家。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知画理,精鉴识。约在嘉祐二年(1057)著《圣朝名画评》,四年(1059)著《五代名画补遗》。在《圣朝名画评》中,刘道醇提出了品第绘画的“六要”与“六长”之说,对谢赫的“六法”之说有所发展。

刘道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美学理论

美学理论

德国阿多诺著。1970年出版。全书12章,分别为:“艺术,社会,美学”;“情境”;“丑、美与技术”;“自然美”;“艺术美:显现、精神化与直观性”;“幻象与表现”;“谜语特质、真理性内容与形而上学”;“连贯与意义”;“主体—客体”;“艺术作品理论断想”;“一般与特殊”;“社会”。该书依据文化批判主义方法,分析了古典美学理论的利弊,现代艺术的社会职能与真理内容,指示出当代美学的新生条件与发展途径。认为,文化产业消耗了人们从事更有价值和更充实的活动的潜能,它协同大众媒介,助长了一种精于包装的意识形态,使人们适应于习惯性的统治,把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导致了生活、消费、审美的平面化、时尚化和肤浅化;文化产业具有商品社会一切产业的基本特点,它以交换为目的的产品不能满足任何真正的精神需要。认为,人类要摆脱现代社会的困境和危机,还得从文化入手,培养和发展一种真理意志;真正的艺术是精神活动,是精神性和自律性的艺术;艺术的本质和社会职能在于它与世界的对立,激发真理意志的现代艺术抓住美与丑、善与恶之间的冲突,迫使人们认清自我和现实,进而得到解脱。认为,艺术总是一个“变数”,它期待一种尚无人知的审美形式来取消行政管理下的观念及其在艺术中的反映,预示着现代艺术和美学的发展前景。中译本由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琼英小录

琼英小录

一卷,成书于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俞樾闻知浙江布政使刘树堂藩署中有琼花,作绝句乞赠;收到所赠琼花,以为聚八仙,口占一绝;其实琼花与聚八仙实一物而异种,因而为刘树堂赋长歌;俞樾给诂经精舍诸生出考题“杭州琼花歌”,见到丁丙送来明人杨端《琼花谱》,于是作《杭州琼花歌》;且为辨别古今琼花差异而绘《琼花图》,又成二绝句,以写未尽之意。其中《闻浙藩署有琼花,戏作小诗,乞刘景韩方伯翦赠一枝》《越日琼花至,实即聚八仙也,口占一绝句》《景韩方伯索作琼花诗,为赋长歌》《杭州琼花歌》等四首又见于《春在堂诗编》十四《壬癸编》。

边塞双侠

边塞双侠

长篇武侠小说。郑证因著。1948年12月新华书局出版。还包括《天山四义》《五凤朝阳刀》两部作品。

燕闲录

燕闲录

《燕闲录》一卷,明陆深著。陆深,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本书是作者笔记丛谈,载录唐、宋及本朝史事、人物遗迹、地方掌故等,事迹言行多有为后人所取者。本书有《宝颜堂秘笈》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所选该本标点整理。

佛法概要

佛法概要

明旸撰。本书依据北传汉语系佛教资料来写佛陀的传记和言教。众所周知,我国是北传佛教的故乡。本书主要是宣扬大乘佛教,这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对尊重各族人民的信仰都有好处。 佛教是佛陀和他弟子共同创造的。因此本书在佛传后面,详细介绍十大声闻、五大菩萨的生平事迹和修学法门。我们从这些圣贤应化事迹中,能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特别对五大菩萨的系统介绍,在国内外读物中还是稀有的。如果五大菩萨的思想,能牢固地播种在读者的八识田中,可以预期,将来一定会鲜花簇簇,硕果累累,福慧具足,依正庄严。这对于世道人心、修身养性,都会起到一定的美好作用。

学菩萨戒法

学菩萨戒法

佛前自誓受戒。肇于梵网。详于地持璎珞等经。今参以诸经行法。总出十意。一严道场。二净三业。三结界。四修供养。五赞礼归依。六悔除恶罪。七启白请证。八正诵戒经。九发誓礼佛。十发愿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