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麦卡锡

- 姓名:玛丽·麦卡锡
- 别名:
- 性别:女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西雅图
- 出生日期:1912年6月21日
- 逝世日期:1989年10月25日
- 民族族群:
玛丽·特蕾莎·麦卡锡(Mary Therese McCarthy,1912年6月21日-1989年10月25日)女小说家、评论家。生于西雅图。她六岁时成为孤儿,靠亲戚抚养成人。她童年的崎岖不平的生活道路在《一个信天主教的姑娘对童年的回忆》(1957)一书中有详细的描写。她曾为《民族》、《新共和》和《党派评论》等刊物写过评论文章。她政治思想上波动较大,在三十年代是激进派,但后来又对托洛茨基顶礼膜拜,六十年代越南战争打得最激烈的时候访问过河内,现在侨居巴黎。
玛丽·麦卡锡194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她所结识的人》探索了一个女人的自我意识,从此逐渐步入文坛。她的作品以擅长讽喻著称。《绿洲》(1949)讽刺了一些空想家。《学术界》(1952)透辟地剖析了一个左派学者乐于献身的精神。《令人迷恋的生活》(1955)和短篇小说集《冷眼相看》(1952)写当代世俗题材,特别写了在对待知识分子上的不公正做法。长篇小说《毕业班》(1963)以辛辣的笔锋讽刺并戳穿了所谓妇女教育取得了进展的宣传。《美国鸟》(1971)也是一部有魅力的长篇小说,写母子关系。
玛丽·麦卡锡是一位评论家。《完全相反》(1962)是一部论文集,其中包括对一些经典作家的评论文章。《大祸临头》(1970)是她的一部文学评论专著。《越南》(1967)和《河内》(1968)等书对美国干预越南战争的做法进行了抨击。她的目光敏锐,笔锋犀利,但她的小说没能达到她的评论文章所要求的水平。
玛丽·麦卡锡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古希腊罗马奴隶制
《古希腊罗马奴隶制》阐述了从荷马时代直至罗马帝国晚期的奴隶制度,展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奴隶制兴起、发展、衰落的全过程。具体到每段历史时期,作者都尽可能全面地分析奴隶的来源、数量、使用情况、社会和法律地位等问题。在史料的收集和运用上,《古希腊罗马奴隶制》使用的史料包括古典作家作品、碑铭、纸草文献等,在这方面作者所下的功夫尤其突出,这也使得《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成为研究古代奴隶制度的重要作品。
情欲之网
本书是“殉色三部曲”的核心作品,被认为是自卢梭以来最优秀的忏悔作品之一。书中,米勒试图以原始的性爱方式,寻回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失去的自由。它最为全面地表现了亨利·米勒在共“殉色”时期以及三部曲创作时期的根本价值观、信仰、观念及判断。它阐述了关于20世纪的人与社会的激情、思想、憧憬与噩梦,试图以原始的性爱方式,找回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失去的自由。当亨利·米勒作为讲述者独自叙述时,他是无与伦比的。他以粗俗的方式,尽其所能地嘲笑维多利亚时代,直至其无地自容。本书语言大胆、直白,同时不乏幽默,堪称亨利·米勒的杰作。
天口篇
先民有言:“圣为天口。”愚非圣,安能代天立言?特以维皇上帝,阴骘下民。发聩振聋,本照临之美意!劝善规过,亦普度之良因。舌端艾艾期期,不辞根钝;天下林林总总,恳听吾言。爱作训体文若干篇,名曰《天口》,盖以报碧翁崇褒之意云尔。洞玄真人臣张三丰书。
孝经学
七卷。曹元弼撰。是书分七卷:一,明例;二,要旨;三,图表; 四. 会通;五.解纷;六.缺疑;七. 流别。明例卷又分三目:一、孝经脉络次第说;二、孝经微言大义略例;三、陈氏澧说孝经要略。要旨卷述《中庸》、《史记》、《汉书·艺文志》、郑玄《六艺论》以及陶渊明、黄道周、阮元诸家孝经说,另就书中某句某节加以阐释。图表卷分今文各本表、古文各本表,认为日本所传郑注孔传为伪本。会通卷以群经证本经,而见其相通。解纷卷为孝经述典礼部分,认为阮元据《周诰》说《郊祀》“后稷宗祀文王”一事间有语病,由陈澧删节而成。缺疑卷、流别卷只是虚立其目。关于孝经注、解、传、述人考正,认为“闺门”一章出自刘炫伪本,此说难以成立。证郑注确为郑玄所作,最为详尽,可息群疑。述孝经各家撰述所举过于简略,唐玄宗注疏后,仅举阮福《孝经义疏补》。是书体例较为完备。现存光绪三十四年(1908) 江苏存古学堂刊本。
成佛捷径
我们信佛学佛念佛的人,先要明了佛字的意义,这佛字的意义无穷,今且略说:佛是梵语佛陀音译的简称,意译为觉者,即大觉悟的人。觉有本觉、始觉、究竟觉,佛是究竟觉悟的人。又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佛是觉行圆满的人。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六卷,宋怀远录并序。全称《首楞严义疏注经释要钞》,简称《楞严经义疏释要钞》。佛典注疏。宋嘉祐六年(1061)怀远录。是宋子璿撰《首楞严义疏注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义疏》虽流通已久,然缺钞,故应子璿之弟子所请,集成钞文,释疏之要义。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