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仲勉

岑仲勉
  • 姓名:岑仲勉
  • 别名:学名铭恕,字仲勉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广东省顺德县桂洲乡人
  • 出生日期:1886年9月
  • 逝世日期:1961年10月7日
  • 民族族群:

岑仲勉(1886年9月-1961年10月7日)历史学家。学名铭恕,字仲勉,别名汝懋。广东省顺德县桂洲乡人。1903年考入两广大学堂,攻习经史与宋理学。1908年进两广游学预备科,1912年转读北京高等专门税务学校。毕业后曾任财政、税务、邮政等机关职员,工作之余,勤备研读史书,积累史料,发表专著《佛游天竺考释》及论文多篇。1937至1948年,在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干唐史研究和文献整理。1949年至1961年,在中山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任教授。1953年,人民政府提出根治黄河的规划后,曾先后发表有关治黄的论文及专著《黄河变迁史》,为治理黄河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借鉴。热心教学,勤于著书立说。主张中国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的分界线应在西周。所著《突厥集史》、《两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对我国突厥学的发展,有开拓性的贡献。《唐人行第录》对唐代名人的辈行、官职、经历等,进行了系统的考证,是有价值的唐代文学人名工具书。主要著述有《佛游天竺考释》(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元和姓纂四校记》(一、二、三册。194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西周社会制度问题》(1956年,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出版,195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黄河变迁史》(195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隋唐史》(195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府兵制度研究》(195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两周文史论丛》(1958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1958年,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出版)、《隋书求是》(1958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墨子城守各篇简注》(1958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突厥集史》(上、下册。1958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唐史余审》(1960年,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出版,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唐人行第录》(1962年,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出版,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中外史地考证》(上、下册。1962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1964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上、下册。1981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金石丛论》(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即将由出版的有《郎官石柱题名新订补》、《岑仲勉学术论文集》。论文近200篇。

猜你喜欢的书

柘轩集

柘轩集

元末明初诗文别集。凌云翰(宇彦 )著。据瞿佑《归田诗话》载,凌云翰因“坐贡举乏人,谪南荒以卒”。故所作诗文杂著,藏稿于家。至永乐中,其孙始编为4卷。现有多种清抄本传世,另附词1卷。收入《四库全书》者即以清抄本为底本。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云翰学于陈众仲(旅),故其诗华而不靡,驰骋而不离乎轨。此说有误。案,其集有宣德年间的王羽序云:“柘轩泛扫程门”,其师事对象为程以文,而非陈旅。但推重其诗,尚有识见。凌云翰在明初诗坛上的确卓然成家。四库馆臣也很同意朱彝尊对凌诗之评价:“至谓其五言如《陪祭作》、七言如《鬼猎图》,才情奔放,不可羁靮,直可搴郁离(刘基)之旗,麾青邱(高启)之垒,则评品颇当,于云翰非溢量也。”

千金裘

千金裘

清代著名的蒙学作品

宋真宗御制玉京集

宋真宗御制玉京集

宋真宗御制玉京集,简称《玉京集》。北宋真宗皇帝御制。南宋《中兴馆阁书目》着录此书二十卷。今《正统道藏》本仅残存六卷,收入洞真部表奏类。书中汇集宋真宗上奏三清、玉皇、圣祖(赵玄朗)、太祖皇帝等天神祖宗之表章、青词,共一百五十七篇。表奏内容有谢祥瑞、谢雨祈雨、谢秋成、谢偃兵、祈除虫蝗火灾、祈晴、谢道场、谢圣祖降临、奏上圣号、谢天书降,以及年节冬至谢表等。此书为研究宋真宗崇奉道教之重要史料。

梅花喜神谱

梅花喜神谱

木版画集。宋代宋伯仁编绘,刻工姓名不详。原刻于南宋嘉熙二年 (1238年) ; 后有景定二年 (1261年) 刊本。共分上下两卷,书为画梅花蓓蕾以至就实的各个程序。卷上计分蓓蕾四枝、小蕊一十六枝,大蕊八枝、欲开八枝、大开十四枝。卷下计烂熳二十八枝,欲谢一十六枝、就实六枝等一百个花品。每画梅花一态,即配以诗。作者以粗壮的笔毫,作了对梅花次第开放的描写,刀刻浑沦质朴,雕版精工。编绘者宋伯仁在画谱前作序文: “余于花放之时,满口清霜,满肩寒月,不厌细徘徊于竹篱茅屋边。嗅蕊吹英,捋香嚼粉,谛玩梅花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其态冷冷然清奇俊古。……余干是与其自甲而芳,由荣而悴,图写花之状貌,得二百余品。久而删其具体而微者,止留一百品。各其所肖,并题以古律,以梅花谱之……。” 足见作者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与体验,并加以意匠剪裁而创作。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杂剧。马致远作。简称《汉宫秋》。奸臣毛延寿怂恿汉元帝选天下美女以充后宫,王昭君之父不肯行贿,毛延寿画像时故意给王昭君像画上破绽,使其落入冷宫。一天夜里,元帝在居宫听到琵琶声而和王昭君相遇而相爱,王昭君得以揭穿毛延寿的奸谋,毛逃入番邦,献上画像,番王遂指名索取王昭君,元帝惧怕番兵之威,不得不忍痛割爱,王昭君大义凛然,愿以自己的青春解救国家危难,走到国界处投河而死,番王为之感动,献出毛延寿,与汉和好。夜深人静,元帝思念心切,梦见王昭君归来,忽然一声雁鸣,惊破残梦,只见萧萧落叶,灯暗长门。作者借历史题材,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实,成功地塑造了王昭君这个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坚贞妇女形象。作者不拘于史实,将元帝的爱情和王晤君的爱国交融在一起,结构紧凑,特别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突现人物性格,语言俊美。近人王国维说: “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

晦岳旭禅师语录

晦岳旭禅师语录

八卷,清 旭说,全琳等录(丁目作道辅录),徐嘉炎序,杜臻序。南岳下第三十六世,嗣山铎在。依驹本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