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献可

赵献可
  • 姓名:赵献可
  • 别名:字养葵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鄞县(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公元1573
  • 逝世日期:1664年
  • 民族族群:

赵献可(公元1573~1664年)明著名医学家。字养葵,号医巫闾子。鄞县(今属浙江)人。好学博览,曾游学陕西、山西等地。精医理而通《易经》。治学推崇薛已,于“命门”说颇有发挥。谓人身之主非心而为命门。命门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由是引起后世关于命门部位之争鸣与研究。赵氏以命门之火为性命之本,火强则生机由之而壮,火衰则生机由之而弱。而火之有余,乃真水不足。火之不足,为水之有余。故其治尤重推求水火阴阳二气之盛衰,于古方六味丸、八味丸运用颇有心得。其说存干所撰《医贯》六卷(1617年)。其水火阴阳之辨,于后世医家影响较大。其说每以理学“太极”释之,且以八味丸、六味丸通治各病,致招后世非议。徐大椿曾作《医贯砭》,逐段驳斥。赵氏另撰《邯郸遗稿》,为妇科专著。其治亦重水火,谓调经必以滋水为主,不须补血,滋水更当养火。阐理圆通,方治拘执。习以黄芩、白术安胎,后世亦有异议。据载尚有《内经抄》、《素问注》、《经络考》、《正脉论》、《二本一例》等,均佚。子贞观,亦精医。

赵献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红桃4

红桃4

红桃4本是一张普通的扑克牌,美国埃勒里·奎因所著小说《红桃4》悬疑小说,通过最普通的扑克牌,演绎最不寻常的谋杀,勾画了一场特殊,离奇的案件。这是一个以好莱坞为背景的故事。杰克·罗伊尔和布里斯·斯图尔特是声名显赫的电影明星,他们曾经相恋,却彼此仇视了二十余年。某天,复合的消息神秘地传了出来。终于,盛大的空中婚礼在万人瞩目之下举行。飞机载着新人对幸福的憧憬缓缓升空,然而,等待着他们的却是一条不归路——死亡。不仅如此,死亡的威胁还在逼近他们依然彼此仇视的明星子女…… 伴随威胁而来的,是一张张扑克牌,黑桃J,黑桃7,梅花9,红桃4……

别本东里文集

别本东里文集

二十五卷。明杨士奇(1365—1444)撰。士奇,初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泰和 (今属江西)人。建文初,以荐入翰林,累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历仕太宗、仁宗、宣宗、莫宗四朝,赠太师,谥文贞。著有《东里全集》、《别集》、《代言录》(已录著)。此集共二十五卷,有记二卷,序六卷,题跋四卷,碑铭十卷,杂文三卷。末一卷题为“方外”。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云 “杨文贞 《东里集》,手自选择,刻于广东”,因不及全集内容充实,所以《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录入别集类仅存其目。但全集为九十七卷,盖有后人窜入,因此不全是士奇所自选定者,因而四库编者怀疑此二十五卷文集可能就是杨文贞“自定”之本。此集今有明嘉靖间刻本及明刻清印本传世,分别藏之于北京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

鹿洲初集

鹿洲初集

文集。清蓝鼎元撰。二十卷。鼎元字云锦,号玉霖,又号鹿洲,福建漳浦人。雍正时以拔贡生授广州府知县,康熙、雍正时文学家,以古文见长。著有《平台纪略》、《东征集》、《棉阳学准》等。此集为其友人旷敏本所编,初编定于雍正四年(1726)。雍正十年又合其续稿重加选编,整理为20卷。全书按文章体裁分卷,各体文章之间按年排列。所收作品起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止于雍正十年。故前有旷敏本序,序后又有旷敏本纪,各述其始末。全书约二十万字。

洞玄灵宝河图仰谢三十六天斋仪

洞玄灵宝河图仰谢三十六天斋仪

洞玄灵宝河图仰谢三十六天斋仪,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疑即杜光庭之流编撰。原书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施行「三皇中元祈请大斋」之科仪。先列举建斋须知事项,如禁断、坛灯、旙文、斋官同异、宿集同异、正斋同异等等。其次列举行斋仪式,依次向东南西北四方三十六天(每方九天)帝君礼拜忏悔,启告祈求诸天帝超度先亡脱离幽苦,上升天堂,轮转成真;并上祝皇家道德日盛,四海灾消,祯祥云集,八节安和,一切群生咸蒙福庆,俱服正教,同归自然,得道之后与天帝合真。

襄阳耆旧记

襄阳耆旧记

五卷(习凿齿撰),是研究襄阳古代中国人文的重要历史文献。《襄阳耆旧记》又作《襄阳记》,《唐志》作《耆旧传》,《宋志》作《记》,《郡斋读书后志》曰“记五卷。前载襄阳人物,中载山川城邑,后载牧守。观其记录丛杂,非传体也,名当从《隋志》。”愚案《续汉·郡国志注》,蔡阳有松子亭,下有神陂,引《襄阳耆旧传》;《文选·南都赋注》同引之,则称《耆旧记》。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

全一卷。又作古今捷录。清代僧雪兆果性(1666~?)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系果性广阅藏典,编集宋代僧密庵咸杰以下,诸传灯录未载之元、明时代十七、八世之临济宗传灯祖师之事迹、朝代、法腊、谥号、法嗣等,并略述自达磨至密庵诸师之机缘、语要等,以明其法系。各传之后附拈颂一首。卷末附录曹洞、沩仰、云门、法眼四家之简要传承,以及汝州风穴延沼禅师塔铭并序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