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汝懋

- 姓名:汪汝懋
- 别名:字以敬,号遯斋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浙江省淳安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汪汝懋, 元末淳安县(今浙江省淳安县)人,祖籍安徽歙县。字以敬,号遯斋。荐授丹阳县学教谕,升乡郡教授,调将仕佐郎、浙东帅府都事,不久,授登仕郎、庆元路定海县尹。著有《春秋大义》一百卷、《深衣图考》三卷,均不传。有《山居四要》。所谓“四要”,就是摄生、养生、卫生、治生之要。治生部分是讲农事的,体裁仿照月令,每月分标禳法、下子、扦插、栽种、移植、收藏以及杂事等目。书中另附有种花果、蔬菜法等。卫生部分后面,附有治六畜病方若干。(事迹见《宋元学案》卷七十四,《经义考》卷一百九十五,倪氏《玚辽金元艺文志》)
汪汝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沧洲尘缶编
宋代诗文别集。14卷。程公许著。程公许所著《尘缶文集》、《内外制》、《奏议》、《奉常拟谥》、《掖垣缴奏》、《金华讲义》等皆散佚。此集系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作者用陆士衡“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于鸣玉”(《文赋》)之句名编。卷1赋5篇;卷2拟骚2篇,古词4篇;卷3四言诗1篇,五古41篇;卷4、卷5五古85篇;卷6、卷7为七古57篇;卷8五律104篇;卷9、卷10为七律158篇;卷11为五言排律8篇,七言排律4篇,五绝14篇,六言绝句16篇,七绝46篇;卷12七绝206篇;卷13记、序11篇;卷14策问、箴、偈5篇。“大抵直抒胸臆、畅所欲言,虽不以锻炼为工,而词旨昌明,议论切实,终为有道之言,其格在雕章绘句上也。”(《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版本。
竟陵王集
南朝齐诗文别集。一名《萧竟陵集》。萧子良撰。萧子良字云英,齐武帝次子,封竟陵郡王。据《南齐书》本传,萧子良“所著内外文笔数十卷,虽无文采,多是劝诫”。《隋书·经籍志》著录《竟陵王子良集》40卷,两《唐书》著录《齐竟陵王集》30卷,宋代书目未见著录。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萧子良诗文较完备。
七十二候考
观象授时。起于上古。自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少皞有分至启闭之官。颛顼命南正重司天。尧有羲和之命。大约由四时分八节。由八节分二十四气。由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立法盖渐密也。候应之义。互见于夏小正诸书。尚未明分为七十二候。
杨树达讲文言修辞
20世纪是中国学术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时代,中国的现代学科都是在这一阶段建立起来的,中国的传统学术也在这一阶段实现了现代化转型,或者在现代学科中得到延续。读中国书,不可不知中国特色的修辞。不明中国特色的修辞,易犯事不明、物不显、犯人忌等毛病。中国修辞与西方修辞相异之处甚多,然知之者实少。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实为中国特色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如列改易、增益、删削、颠倒、改窜、嫌疑、参互、存真、合叙、错综等项,非今天普通修辞学教科书所能明示。
希叟绍昙禅师广录
凡七卷。又作希叟和尚广录。宋代僧希叟绍昙撰,侍者法澄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收录庆元府佛陇山进山语、平江府法华寺进山语、庆元府雪窦资圣寺进山语、小参、法语、拈古、题、跋、颂、赞、小佛事等。卷四之‘示日本平将军法语’,系日僧兰溪道隆遣使请希叟开示法语,以寄予当时之幕府将军北条时宗。卷六之‘俊侍者将别山四会语录归日本板行求予序引’,及‘日本澄上人’(最澄)、‘日本然上人’(法然)之颂等,皆显示希叟与来华日僧往来之密切。自悟等人编集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又作希叟绍昙和尚语录,亦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
一卷,不空译。文殊师利问经字母品之别译。